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8(上海专用)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4-07-20 
一.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俱下,长江三角洲因此不断长大(见下图),上海土地面积的62%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沿海滩涂,不仅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上海生态环境保护伞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长江三角洲卫星照片
材料一 据统计,1949年至1984年,长江水年均携带4.86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1985年至1999年的年均输沙量为3.35亿吨,随着包括三峡在内的干流、支流上游地区若涵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
1.根据材料一数据资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2分)
【答案】31
【解析】考点:地理计算。本题是较简单的地理计算,用数学方法计算:(4.86-3.35)&pide;4.86=0.31。
2.近年来长江输沙量不断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双项选择)(2分)
A.长江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B.长江中上游山区植被恢复后,水土流失减轻
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D.长江下游地区退田还湖
【答案】BC
【解析】考点:流域开发与整治,河流水文特征因素。水库大坝直接拦截泥沙,山区植被覆盖率上升,流水侵蚀力下降,水土得以保持,河流含沙量减少,都导致河流输沙量减少,故BC正确。长江流域的暴雨频次,由大气运动状况决定,多年平均频次大体不变,故A不正确。退田还湖,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对河流含沙量影响有限。
3.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会(选填:提高/降低)河口的通航能力,会(选填:加剧/减轻)咸潮灾害。(4分)
【答案】提高 加剧
【解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减弱,可以提高河口的通航能力;但会加剧海水倒灌,进而加剧冬季咸潮,水质恶化。
材料二 沿海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可供开垦耕地、修建厂房、机场等。据专家预测,因全球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sc
4.据图判断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双向选择)(2分)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AB
【解析】考点: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水倒灌、淹没滩涂,地下水矿化度增加,导致土壤盐碱化,故AB正确。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cm,而且耕地在海拔5米以上,而且农田与滩涂之间修有海堤,因此海水不会淹没部分耕地,故C不正确。海平面上升高度有限,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小,故D不正确。
材料三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包括沿海滩涂在内的湿地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湿地碳循环示意图。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以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5.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沿海滩涂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单项选择)(2分)
A. 土壤碳含量降低  B. 根系吸碳量减少      C. 碳净排放量降低      D. 微生物活性减弱
【答案】 C
【解析】考点:碳循环。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
6. 下列对沿海滩涂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单项选择)(2分)
A. 减少海滨植物,清除入海污染物           B. 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 修建拦海大坝,重建微生物群落           D. 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答案】D
【解析】考点: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海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海滨植物不利于滩涂湿地生态修复,A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修建拦海大坝,阻碍海水交换,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滩涂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改变湿地地形,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
材料四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为崇明东滩候鸟图。
https://img0.baidu.com/it/u=2146910182,3335173920&fm=253&fmt=auto&app=138&f=JPEG?w=410&h=273
崇明东滩候鸟图
7.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游客可以赏鸟、垂钓、捉蟹的活动区隶属于(选择填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功能区。(2分)
【答案】实验区
【解析】考点: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自然保护区通常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
个功能区。核心区是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物和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在核心区外围,主要功能是防止或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干扰。在缓冲区内可以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但不能从事旅游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外围。实验区内可以驯化和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旅游等活动,还可以按规定从事一些生产活动,保留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实验区内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和旅游项目。游客的赏鸟、垂钓、捉蟹的活动,属于于湿地保护方向一致的旅游项目,故选填“试验区”。
8.崇明岛某高中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课题,一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二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功能研究”。请你在上述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4分)
    请在括号内打“√”选择课题: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功能研究(    )
内容:
途径:
【答案】“生物多样性”课题举例:
    内容:植物(或水生生物、鸟类等)的类型、数量;鸟类及数量的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
    途径:观察(或文献查阅)
    “旅游观光”课题举例:
    内容:游客数量(或游客构成等)的时间变化;游客数量与湿地生态变化的关系
途径:访问 (或:问卷调查)
【解析】考点:自然保护区,地理实践研究。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自然保护区研学之旅”,活动程序依次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与过程----活动评价与思考”。“确定课题、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属于“活动内容与过程”环节。若选择“生物多样性”,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研学,参考崇明东滩候鸟图和第7题设问,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若选择“旅游观光”,则属于人文地理现象的研学,和游客有关,统计数据可以访问东滩管理人员,或者向游客、市民发起问卷调查,以获得相应的资料。
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总长达504.6千米,最深处达到6000多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图1中的C处)。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流经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的多数河段河道宽阔、沙洲众多(图3),为当地农民种植水稻提供了珍贵的土地资源。人们往往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冬半年种植)。近年来,印度政府提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实施水库大坝网建设计划。
材料二 图1为南亚东北部及周边地区简图,图2为某城市气候统计图,图3为阿萨姆地区河谷沙洲示意图。

1.图2所示气候统计资料与图1中______(选填:A/B)城对应,该地区相应的地带性植被是(选填:高寒草甸/热带季雨林)。(2分)
【答案】B热带季雨林
【解析】考点:气候,植被。图2显示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为海拔低的热带季风气候,图1显示,A地海拔高,气候寒冷,B地海拔低,故和B城对应。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形成的植被是热带季雨林。A地海拔高,气候寒冷,出现高寒草甸。
2.印度在修建水库大坝时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有、。下列属于修建水库大坝获得的经济效益的是( )。(双项选择)(4分)
A.发电                              B.调节气候
C.可能引发水库地震                  D.缓解旱涝灾害,保障农业稳产
【答案】地震、滑坡、泥石流(任填二个,共2分)  AD
【解析】考点:地貌与工程建设,板块学说,水库综合功能。图1显示大坝主要修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支流的中、上游地带,地表起伏大;结合图2,这些地区雨季多大雨、暴雨天气,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灾害;该地区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売运动活跃,多地震。这些灾害都会损毁水库大坝,需加强防范。
3.阿萨姆地区河谷沙洲是在流水的______(选填: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分析“人们往往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的原因。(6分)
【答案】沉积 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全年都可以种植水稻;高沙洲地势较高,冬半年为河流枯水期,水位低,沙洲出露面积大,水稻可以种植的面积大;洲头以下地区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水稻田不易被冲毁。
【解析】考点:流水地貌,农业区位。高沙洲地势较高,冬季正处于旱季,河流处于枯水期,种稻水位低,沙洲出露面积大,水稻可以种植的面积大; 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水流缓慢,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水稻田不易被冲毁。该地为热带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三熟,在有灌溉水源的情况下,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水稻播种。
4.某高中学生利用暑假到A城旅行,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指出此次旅行需要注意的事项。(4分)
【答案】A城海拔高,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抗缺氧药品,以应对高原反应;地势高,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带足保暖防寒衣物等。
【解析】考点:中国三大地域差异——高原自然环境特征。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干洁空气的比例相应少,图1显示,A城海拔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抗缺氧药品,以应对高原反应;因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避免皮肤晒伤;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需带足保暖防寒衣物等。
5.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生物物种宝库”“地质博物馆”,参考科学家们拍摄的一张照片,分别说明理由。(4分)

(1)生物物种宝库的理由:
(2)地质博物馆的理由:
【答案】(1)该峡谷水热充足,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生物资源种类多。(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类型、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种类多;在雅鲁藏布江和高山冰川作用下,流水地貌、现代冰川地貌典型;峡谷相对高度大,两侧垂直岩层多。
【解析】考点:生物的地形因素,地质作用与板块、地质构造、地貌、岩石。结合照片中的一些自然要素,如河流、植被、雪山地貌、陡崖、峡谷地貌等信息、材料一中关于大峡谷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推测。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低纬热带地区、最大高差达6000多米,故热量、水分垂直差异显著,从热带到寒带的生物资源均有分布,种类多,所以称生物物种宝库。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碰撞,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多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多岩浆岩、变质岩;该地曾经是海洋沉积环境,因板块碰撞隆起,故多沉积岩露出地表,峡谷相对差大,两侧垂直岩层多。在雅鲁藏布江和高山冰川作用下,流水地貌、现代冰川地貌发育典型。在各类地质作用下,留下了“地质足迹”多样,所以称为地质博物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
材料二 非洲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图1示意某中资企业采矿区及其所在区域。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以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图1某中资企业采矿区及其所在区域简图
材料三 乙地气候统计图,印度洋热带气旋源地分布图

1.甲、乙、丙、丁四地的岩石,有片理构造的是地,可能有恐龙化石的是地。(2分)
【答案】乙 丁
【解析】考点:岩石,地球演化史。根据图1图例,判断甲、乙、丙、丁四地各自的岩石类型。有片理构造的岩石是变质岩,有恐龙化石的是中生代的沉积岩。甲、丙均是太古代的侵入岩,属于岩浆岩,晶粒粗,是其主要特征。
2.甲、乙、丙、丁四地中,地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含锆砂矿物的来源地,说明理由。(6分)
【答案】丙丙地有太古宙侵入岩(火成岩),太古宙属前寒武纪,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临近河流,成矿物质被流水侵蚀、搬运到入海口时,又受海水顶托作用,沉积在采矿区。
【解析】考点:图文信息提取能力,流水、海水作用与地貌。材料二“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结合图1,可知只有甲地、丙地有该类岩层,故乙地、丁地;图1显示,采矿区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为现代沉积岩区,应该是流水沉积和海水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甲处无河流流经,故排除甲地,丙地正确。丙地位于河流上游,流水侵蚀、搬运成矿物质到河流入海口,又受海水顶托作用,在海岸带沉积,成为采矿区。
3.含锆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结合图2、图3,作出合理解释。(6分)
【答案】该国位于南半球,1~3月正值夏季,也是雨季和热带气旋(飓风)季,多暴雨,河水暴涨,成矿物质的来源地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河水中的含锆重砂矿物多;热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导致海浪向海岸的搬运能力强,低潮附近的含锆重砂矿物容易被搬运至高潮线以上的海域沉积。
【解析】考点:图文信息提取能力,流水、海水作用与地貌。材料二材料显示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说明锆砂矿主要是由海水沉积作用形成,若“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锆重砂矿物来源多,即从河流上游侵蚀、搬运到海岸要多,因地势短期内几乎不变化,因此这种状况只在河流水量大才会发生,图2显示1-3月为雨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进入汛期;图3显示该国位于热带气旋移动路径上,1~3月也是南半球的热带气旋季,热带气旋(飓风)带来的暴雨,会使得河水水量迅猛增加,加大河流的侵蚀、搬运力,因此有更多的含锆重砂矿物被搬运到海岸沉积。二是海水水位高,海水运动能够达到高潮线,才能把含锆重砂矿物搬到高潮线以上区域,这在飓风引发风暴潮时才可以做到。
4.下列关于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风险大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2分)
A.锆资源世界分布极不均匀,我国缺乏该类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高
B.锆资源进口来源地集中,全球锆资源被国外供应商垄断
C.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但目前我国对锆资源需求量不大
D.锆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答案】AB
【解析】考点:图文信息提取能力,资源安全。材料一显示,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因此锆资源世界分布极不均匀,我国缺乏该类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高,而锆资源的开发和供应主要把持在发达国家少数供应商手中,垄断性强,我国进口的来源集中,从而构成严重的供应安全问题,故AB正确。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快,对锆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大,故C不正确。锆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不是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风险大的原因,故D不正确。
5.中资企业与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我国积极推进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战略意义。(4分)
【答案】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紧缺压力,维护我国资源安全;符合“一带一路”的倡议,推进矿产资源国际合作;促进国内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与转移;推进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全球化进程。
【解析】考点:资源安全,“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自然资源的地区生产与消费的不均匀性,更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双赢”。对于我国国内缺少的矿产资源,我国企业直接到国外合作勘探、开采、就地初加工后,通过国际贸易,出口到我国,以缓解我国资源紧缺压力,维护我国资源供应安全;这一做法,符合“一带一路”的倡议,推进矿产资源国际合作;还可以促进国内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与转移出国门,推进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全球化进程。
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休斯敦市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沿海、墨西哥平原北部,海拔14.93米。该市创立于1836年,自休斯顿建城时起,休斯敦人一直认为,湿地肮脏不堪,是蚊子滋生的温床,需要把湿地的水排干。即使在湿地能够吸收大量洪水成为广为认可的科学事实后,这座城市还是继续把湿地填平。2017年8月25日,飓风“哈维”登陆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成为此次暴雨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
figure
 
           图1休斯顿位置示意图               图2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飓风"哈维"
1.按气流运动状况,飓风“哈维”属于(选填:气旋/反气旋)。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飓风"哈维"照片,采用的是(选填: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2分)
【答案】气旋 遥感
【解析】考点:天气系统——气旋,气象灾害——飓风,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是利用传感器等探测设备,对远距离、非接触目标进行 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宇航员拍摄飓风"哈维",就是采用了该技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技术,实时提供全天候、全球性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服务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获取、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北半球的台风(飓风)是典型的气旋系统,其水平气流运动状况是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图2照片中云的运动方向符合此特征,故为气旋。北半球反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状况是中心向四周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且为晴天,不会出现厚度很大的云层。
2.下列关于休斯敦建城伊始雨涝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多项选择)(2分)
A.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多暴雨
B.夏秋多飓风经过,受其引发的暴雨和风暴潮影响大
C.湿地减少,蓄洪能力下降
D.绿地增加,排水不畅
【答案】ABC
【解析】考点:气象灾害——雨涝。产生雨涝的自然因素是“暴雨+排水不畅”。休斯顿位于美国东南沿海,因海陆热力差异,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多暴雨;位于飓风移动路径上,受其引发的暴雨和风暴潮影响大,海水倒灌,陆地水难以入海;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多洼地,排水不畅;城市湿地被大幅度填埋,蓄洪能力下降,故多洪涝,ABC正确。绿地增加后,地表水下渗增加,会缓解雨涝,故D不正确。
材料二1850年休斯敦人口2000多人,棉花是当时主要的经济作物。1901年该市附近油井喷出石油,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至该市,成为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下滑,该市在进一步延伸石油工业产业链的基础上,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并获联邦国防开支。同时,与航天相关的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精密机械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休斯敦现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人口接近200万,是美国石油、天然气以及化学与金属制品的最大集中地、著名航天中心。
3.与1850年相比,休斯敦市城郊农产品结构变化表现为(填数字代码)比重下降,比重上升。(2分)
①棉花②乳畜、蔬菜、花卉园艺
【答案】① ②
【解析】考点:农业区位。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规模。材料二显示“1850年休斯敦人口2000多人,棉花是当时主要的经济作物”,当时城市人口少,对蔬菜等需求少,故郊区农业的农产品以棉花为主。目前人口接近200万,对乳畜产品、蔬菜、花卉需求量大,故郊区农业生产这些不宜长途运输的农产品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
4.休斯敦市成为“石油城”最主要的原因是。(2分)
【答案】休斯敦市附近及近海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和加工成为该市主导产业。
【解析】考点:工业区位。图1显示休斯敦市附近及近海石油资源丰富,发展石油工业的原料丰富,该市也就发展成为资源型城市。
5.从纬度位置、地球自转运动特征角度,简析休斯敦市成为“航天城”的区位优势条件。(4分)
【答案】休斯敦市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快,火箭发射初始速度快,节约燃料。
【解析】考点:宇航区位。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快,火箭发射时,可以直接获得初始速度,节约燃料,航天器可以携带更多的实验器材。
6.下列关于休斯敦市由“石油城”向“航天城”转型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多项选择)(2分)
A.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B.科技水平高,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大
C.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劳动力价格低
D.城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答案】ABD
【解析】考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工业区位。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加工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重。休斯顿作为石油城市,重化工业问题突出,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航天工业发展区位主要从交通、纬度、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二和已学知识可知,休斯敦有发展航天工业区位优势。是美国南部重要海港,交通运输便利。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大,便于火箭发射。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工业等高技术导向型产业的发展成为必然。获联邦国防开支,有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美国是发达国家,该地的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故ABD正确。休斯顿经济水平高,劳动力价格也高,这不是产业转型的有利条件,故C不正确。
7.简述休斯敦市的转型发展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6分)
【答案】借鉴休斯敦市的转型发展成功经验,我国资源型城市也应该发挥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使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宣,发展符合本地经济区位条件的产业:政府给予正确引导与政策支持。
【解析】考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休斯顿在进一步延伸石油工业产链的基础上,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并获联邦国防开支。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从产业结构、科技、政策等方面考虑。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地制宣,发展符合本地发展条件的产业:政府正确引导,政策有力支持。
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4分)
【答案】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任答一点,2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必答点,2分)
【解析】考点:交通运输,地图信息提取能力。对比两图中交通“港口、飞机场、铁路、国道、高度公路”图例,从类型、数量、密度、布局、“点、线、网的构建组合”角度,归纳变化状况。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4分)
【答案】交通条件改善,加强了福建省内与省外联系,推动工业、商贸、文化等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2分)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城市等级体系日趋完善。任答一点,2分)
【解析】考点:城市化,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交通运输完善,加大福建省对外开放程度,带动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关就业岗位增加,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对比两图中四个等级城市数量、密度、布局的变化,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城市等级体系日趋完善,这也是附近城市快速发展的表现之一。
材料二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3.福建省1982年到2005年期间沿海地区赤潮发生的频率(选填:增加/减少),主要原因是( )(4分)
A.风力加大                          B.年均温升高
C.沿海城市增加,污水排放量增加      D.光照增强
【答案】增加 C
【解析】考点:海洋生态问题——赤潮。图示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中,自然环境要素年际变化小,“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中海水富营养化,往往是由于陆地污水排放导致的。根据第2题,沿海城市增加,污水排放量增加,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营养盐等,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加剧。
材料三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下图为台湾海峡两岸简图。

4.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4分)
【答案】两岸地域文化相同;距离近,海洋运输成本低;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解析】考点:产业转移。从材料中“台湾省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说明两岸地域文化相同,距离近,海洋运输成本低,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导致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
5.福建省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被尊为“海上保护神”。世界上有30多个临海国家和地区受“妈祖文化”影响,建有上万座妈祖庙。当地政府应如何利用“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发展旅游业?(4分)
【答案】开发与“妈祖文化”相关的主题文化旅游活动;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国内外联系与宣传,吸引海内外游客。
【解析】考点:地域文化景观。根据“福建省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被尊为‘海上保护神’。世界上有30多个临海国家和地区受‘妈祖文化’影响”,从设计开展相关主题的文旅游活动、加强宣传以扩大主题旅游市场等角度来回答。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理模拟卷
  • 上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7(上海
  • 下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1(天津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