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情境:浙江地理选考试题多以当前社会背景为依托,紧密结合时下社会热点和国家发展战略,创设丰富多彩的真实情境,充分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命题·大预测:新高考试题趋向于情境材料新、问题切口小、思维含量高,要求学生在理解地理原理、规律的基础上,对地理事象进行深度思考和变式迁移。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丹霞地貌是在红色沉积地层的基础上侵蚀形成的地貌。陕北丹霞地貌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如多发育在风成红色地层、有黄土覆盖等,其形成过程及景观如下表、下图所示。完成1-3题。
地质年代 | 早白垩纪 | 晚白垩纪 | 古近纪 | 新近纪 | 第四纪 |
地质事件 | 堆积形成红色地层 | 发育丹霞地貌及多级河流阶地 | 先黄土层覆盖,后丹霞地貌出露 |
A.砂岩 B.页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2.早白垩纪—新近纪,陕北构造运动的大背景是( )
A.先持续性抬升,后坳陷 B.先坳陷,后间歇性抬升
C.先间歇性抬升,后坳陷 D.先坳陷,后持续性抬升
3.图示黄土层下覆面形成及丹霞地貌出露的主要外力作用( )
A.分别为侵蚀、堆积 B.均为堆积
C.分别为堆积、侵蚀 D.均为侵蚀
【答案】1.A 2.B 3.D
【解析】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丹霞地貌是在红色沉积地层的基础上侵蚀形成的地貌,陕北早白垩纪时期堆积形成红色地层,因此红色底层属沉积岩,主要是砂岩或砾岩,A正确。页岩是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的岩石,多呈黑色、灰色等,B错误。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D错误。石灰岩由镁石灰岩与碳酸钙复合构成,其质地细密纯白,C错误。故选A。
2.砂岩属河湖相沉积,以及根据表格“早白垩纪堆积形成红色地层”可知,这一时期陕北地区发生坳陷。晚白垩纪到新近纪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可推测这期时期地壳间歇性抬升,因此早白垩纪—新近纪,陕北构造运动的大背景是先坳陷,后间歇性抬升,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白垩纪时期在陕北形成了大型风成红色砂岩堆积地层,随着地壳抬升,流水侵蚀砂岩形成众多沟谷。之后在第四纪,陕北被黄土所覆盖,砂岩侵蚀地貌发育受到限制。直到陕北地区缓慢抬升,地表水对黄土冲刷,在沟谷处被流水剥蚀,丹霞地貌出露。因此黄土层下覆面的形成及丹霞地貌出露的主要外力作用均是侵蚀,ABC错误,D正确。故选D。

钦州湾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以南,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盐度空间分布不均且季节差异明显。下图示意钦州湾夏季(a)和冬季(b)海水表层盐度空间分布(单位:‰)。完成4-5题。

4.图中四地夏季和冬季盐度差异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丙附近海域各季节盐度均较高主要是由于( )
A.温度高蒸发量大 B.海洋影响降水多
C.与外海交换频繁 D.纬度低光照较强
【答案】4.A 5.C
【解析】4.对比两图的盐度分布可知,甲夏季盐度(不到2‰)较冬季(接近16‰)低得多,而乙(夏季约21‰,冬季约23‰)、丙(夏季约30‰,冬季约27.5‰)、丁(夏季约20‰,冬季约26‰)冬夏盐度差异均较甲小得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读图可知,丙靠近外海,与外海海水交换频繁,盐度较高,而其它点与外海盐度交换更少,受入海径流影响更大,因此丙附近海域各季节盐度均较高,C正确;四地温度均较高,A错误;降水多会使海水盐度降低,B错误;丙丁纬度差异小,D错误。故选C。
宁夏回族自治区从南向北,植被类型从草甸草原转变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某课题组在三种草地设1立方米样方,分别采集不同深度土壤,得到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每平方米面积土壤有机碳的质量)。下图为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示意图。完成6-8题。

6.相同单位(10cm)厚度下,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都最大的土层深度是( )
A.0~10cm B.20~40cm C.40~60cm D.60~100cm
7.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场最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气候条件是( )
A.气温高,降水多 B.气温高,降水少
C.气温低,降水多 D.气温低,降水少
8.近二十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地碳储存功能显著改善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载畜量提高 B.全球气候变暖 C.增施有机肥 D.人类干扰减少
【答案】6.A 7.C 8.D
【解析】6.读图中数据并计算,以草甸草原为例,10cm为单位,土壤有机碳密度0~10cm约为3.8kg/m2,10~20cm约为3.6kg/m2,20~40cm约为3.3kg/m2,40~60cm约为2.5kg/m2,60~100cm约为1.8kg/m2;同理可计算出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单位厚度土壤碳密度都是自表层向下减少,表层单位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综上所述,A对,排除BCD。故选A。
7.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地为半干旱草地,在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中,降水少且温度高会增加蒸发量,导致土壤水分损失,抑制植物生长,植被生物量降低,同时增强微生物分解作用,从而使有机碳含量降低。年降水量较大且温度较低,草地生物量大,利于草地有机碳的积累。综上所述,C对,排除ABD。故选C。
8.近些年,随着对草场管理保护力度增大,人类活动干扰减少,天然草场资源恢复,碳储存功能增强,D对;载畜量提高不利于天然草场资源恢复,碳储存功能不会显著改善,A错;天然草场资源恢复,碳储存功能增强,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全球气候变暖不是近二十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地碳储存功能显著改善的原因,B错;增施有机肥可减少工业化肥的使用,减少工业化肥的使用进而减少工业上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增施有机肥不是近二十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地碳储存功能显著改善的原因,C错。故选D。
虚拟电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是指利用软件系统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智能电网技术。虚拟电厂平台可直接调度分散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使电力资源再分配,实现削峰填谷。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下图示意该城市季风电与光伏发电量日变化预测示意图”。完成9-10题。

9.虚拟电厂获取发电装置位置信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D.虚拟现实技术、遥感技术
10.图中的曲线②代表( )
A.冬季光伏 B.夏季光伏 C.冬季风电 D.夏季风电
【答案】9.A 10.B
【解析】9.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发电装置在地球上是一个一个的点,不是大范围的“面”,用遥感不能准确定位具体的发电装置位置,BCD错误;在地球上的地物准确位置包括经纬度和海拔位置,这需要对具体地物准确的定位,需要用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虚拟电厂利用软件系统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智能电网技术,本身会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功能,所以虚拟电厂获取发电装置位置信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A正确。故选A。
10.曲线②反映的是只有在白天时间才会工作,而风在一天的24小时内都会有,夜间也有风,也会有风力发电,CD错误;②曲线的发电量高于④曲线,而且发电时间也长于④曲线,我国夏季比冬季的昼更长,太阳高度更大,所以夏季光伏发电量更大,发电时间更长,②曲线应代表夏季光伏,B正确,A错误。故选B。
丹麦西海岸某海上风电场,海面上出现了一层薄薄的“海烟”。近200米高的风车徐徐转动,风车下风向形成了条带状的浓雾,图示意当时场景。完成11-12题。

11.图中“海烟”的形成原因是( )
A.冷湿空气经过暖流影响的暖海面 B.暖湿空气经过寒流影响的冷海面
C.海面辐射冷却后近海面空气降温D.冷锋过境时暖空气被抬升后降温
12.图中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春季午后 B.夏季黄昏 C.秋季傍晚 D.冬季早晨
【答案】11.C 12.D
【解析】11.暧湿空气经过、冷湿空气经过、冷锋过境时海面风力均较大,而薄薄的“海烟”容易被风吹散,即“海烟"出现时大气应比较稳定,海面风力较小,ABD错误;海洋水汽蒸发量大,海面附近的大气湿度高,当海面辐射冷却近海面空气遇冷凝结形成雾(海烟), C正确。故选C。
1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海烟"的形成原因是海面辐射冷却后近海面空气降温。冬季的早晨海面温度最低,水汽遇冷条件最好,最容易出现海雾,而春季午后、夏季黄昏、秋季傍晚温度均较高,不利于海雾的形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河北省容城县拥有8个村城尺度的淘宝村,其中高家庄村是以拆解电梯和网销二手电梯配件为主。家庭网店模式的淘宝网店占据高家庄村淘宝网店总数量的90%以上,有夫妻创业经营型(图a)和青年人合作经营型(图b)两种类型。完成13-14题。

13.与夫妻创业经营型相比,青年人合作经营型的家庭网店( )
A.经营成本低 B.运营效率低 C.电商技能较差 D.资源共享充分
14.推测高家庄村青年人合作经营型家庭网店未来发展趋势是( )
①人工成本降低②规模更大③打破村庄地域限制④连锁合作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3.D 14.B
【解析】13.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与夫妻创业经营型相比,青年人合作经营型的家庭网店之间相互联系,资源共享更加充分,D正确;不能反映两者的经营成本,排除A;青年人合作经营型的家庭网店运营效率会更高,不能反映其电商技能较差,排除BC。故选D。
14.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高家庄村青年人合作经营型家庭网站未来会使其规模更大,促进网店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会打破村庄地域限制形成连锁合作式家庭网店发展模式,②③④正确;人工成本并不一定降低,排除①。故选B。
公元946年,长白山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岩浆和火山灰几乎毁灭了长白山主峰及周围半径约50千米范围内的森林植被,形成大面积裸地。位于50千米外的森林未受到火山喷发的影响,是促进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直到公元1710年前后,长白山主峰东坡树种才得以建群,先锋树种是长白落叶松。据考察,东坡的火山灰厚度最大,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下图示意长白山主峰东坡植被在火山喷发后的林分演化模式。完成15-17题。

15.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主体最可能是(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16.长白山东坡先锋树种——长白落叶松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耐旱 B.喜阴喜湿 C.喜干耐寒 D.喜光喜湿
17.长白山东坡植被定殖容易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壤贫瘠 B.火山灰厚C.人类干扰 D.气候条件差
【答案】15.D 16.A 17.B
【解析】15.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基带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而火山喷发后,火山灰覆盖,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土壤贫瘠,不利于阔叶林生长,而针叶林对土壤肥力要求低,能够在这种土壤贫瘠的土壤环境下生存下来,成为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故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主体最可能是针叶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结合材料分析,长白落叶松是长白山东坡的先锋树种,先锋树种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火山喷发后,火山灰覆盖,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水分条件较差,因此落叶松应具有耐旱的特征;东坡光照充足,落叶松应具有喜光的特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结合材料分析,由于强烈的火山喷发,长白山东坡覆盖了厚厚的火山灰,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含有丰富的磷、钾等营养成分,但因火山灰厚度较大,土质疏松,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火山灰的覆盖还可能导致水分保持能力差,使得植被的定殖和生长面临更大的困难,D正确,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A错误;气候条件与东坡其他地区差别不大,D错误;海拔高,人类活动干扰小,C错误。故选B。
斯曼通湖是位于北美某封闭盆地的山地湖泊,补给水源来自降水和地下水。该湖湖岸陡峭,西侧有较多崩积物,其上部生长着茂盛的草本和灌木植物。某研究团队以斯曼通湖为样地研究气候变化,认为在该地能够找到沉积物证据反映千年来气候的变化。下图示意斯曼通湖周边地形及崩积物的位置。完成18-20题。

18.该湖周边崩积物主要来自( )
A.就地风化 B.冰川搬运 C.滑坡、坍塌 D.湖水搬运
19.与该湖能较好反映千年来气候变化关系较小的因素是( )
A.沉积层较为深厚 B.周边有次生植被
C.周边环境较封闭 D.沉积层保存完整
20.该湖周边崩积物上生长着较茂盛的草木,说明( )
A.原生有机质高 B.崩积物粒径小 C.年降水量丰富 D.崩积时间较久
【答案】18.C 19.B 20.D
【解析】18.本题考查斯曼通湖周边崩积物的主要来源,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由图可知,湖泊周边崩积物多,且位于等高线密集处,结合该地地理位置和主要补给水源来自降水可知,崩积物主要来自滑坡、坍塌,C正确;根据“崩积物”的概念可知,“崩积物”应在崩塌的作用下形成,故风化、冰川和湖水搬运作用不是导致湖泊周边“崩积物”形成的主要作用,ABD排除。故选C。
19.本题考查与斯曼通湖能反映千年来气候变化关系较小的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沉积层较为深厚,说明沉积年代久远,能反映较长时间的气候变化,A不符合题意;周边的次生植被是近代由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形成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B符合题意;周边环境较封闭,沉积层保存完整,说明沉积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少,能反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本题考查斯曼通湖周边崩积物上生长着较茂盛的草木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根据材料“湖岸陡峭”可知,崩积物主要为周边岩石,原生有机质含量低,A错误;崩积物由于较少受到长时间的侵蚀和搬运,一般粒径较大,B错误;该地位于美国西部内陆地区,年降水量较少,C错误;崩积时间较久,经过生物对土壤的不断改造,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导致湖周边崩积物上生长着较茂盛的草木,D正确。故选D。
暖气团、较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形成两个锋面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或迎面遇上另一个锋面,则形成锢囚锋。常见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锋面附近天气恶劣,多雨雪。如果锢囚锋锋后冷气团比锋前冷气团温度高,即为暖式锢囚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次暖式锢囚锋的形成过程。完成21-23题。

21.根据冷暖气团的活跃度,推测华北地区锢囚锋多发月份最可能是( )
A.3月 B.6月 C.10月 D.1月
22.符合图示时刻M、N沿线天气系统剖面结构的是( )
A.


C.


23.本次暖式锢囚锋给华北局部地区带来了暴雪,属于本次暴雪原因的是( )
①气流性质暖湿,水汽充足②暖湿气团受两支冷气团影响强烈抬升
③锢囚锋移动速度快,降水持续时间长④降雪强度大且集中,主要位于冷锋锋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21.A 22.C 23.D
【解析】21.3月华北地区太阳高度角变大,气温回升较快,暖气团势力增强,南北方向的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增大,冷暖气团于此频繁交汇,易形成锢囚锋,A正确;6月和10月华北地区气温较高,冷气团势力弱,不易形成锢囚锋,BC错误;我国华北地区1月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影响强,华北地区常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出现锢囚锋的机率小,D错误。故选A。
22.类比冷锋、暖锋等概念,在锢囚锋垂直剖面图中,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因较重、密度大,在锋面下方,而暖气团因较轻、密度小,在锋面上方;又因更冷气团的密度比较冷气团的大,故更冷气团在所有锋面以下,AD错误;此次华北地区某次暖式锢囚锋影响,暖式锢囚锋锋后冷气团比锋前冷气团温度高,据MN剖面线处的锋面符号可知M位于锋前,N位于锋后,所以N是较冷气团,M是更冷气团,结合图中方位M位于N偏东侧可知锢囚锋以东的是更冷气团M,以西的是较冷气团N,C正确,B错误。故选C。
23.据上题分析得知本次暖式锢囚锋是两支冷气团影响强烈抬升暖湿气团,暖湿气团在被强烈抬升过程中产生的暴雪,②正确;暖式锢囚锋并非是单一的暖湿气团影响下形成的降水,①错误;锢囚锋移动速度较慢,且暴雪持续时间较短,③错误;暴雪反映出锋面降水强度大,由于是两支冷气团影响强烈抬升暖湿气团而导致的暴雪,其形成原理类似于冷锋导致的降水,所以降水区域主要在冷锋锋后,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D。
某科考队员在科考站同一地点每隔4小时对太阳拍摄照片,下图为连续三张照片的合成示意图(图示时间为世界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该科考站为( )
A.黄河站,(78°55^'Nⓜ,11°56^'E) B.中山站,(62°12^'Sⓜ,58°57^'W)
C.泰山站,(73°51^'Sⓜ,76°58^'E) D.中一冰站,(65°43^'Nⓜ,17°22^'W)
25.该科考队员在次日1时(Ⅰ)之后,继续每间隔8小时对太阳拍摄了两张照片(Ⅱ、Ⅲ),则合成图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24.C 25.A
【解析】24.结合图中信息可知,17时和21时太阳高度一致,说明世界时17时和21时关于当地时间12时或24时对称,同时,世界时次日1时太阳高度升高,因此,世界时17时和21时关于当地时间24时对称,由此可知,该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或接近极昼现象,根据地方时推测,世界时17时和21时中间时刻为19时,对应当地时间24时,因此,经度相差75度,该地经度约为75°E,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结合上题可知,该地经度约为75°E,因此,世界时次日1时对应当地时间6时,接下来继续每间隔8小时拍摄两张照片,对应当地时间14时和22时,6时和18时关于12时对称,太阳高度同样,且12时太阳高度最高,因此22时太阳高度要比6时小,所以Ⅰ高于Ⅲ,14时距离12时较6时和18时都近,所以14时太阳高度较这两个时刻高,即Ⅱ高于Ⅰ和Ⅲ,且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右移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矿资源较为贫乏。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地处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南部科卢韦齐市郊外,是非洲最大的高品位铜矿,资源储量超过4300万吨。早期,该铜矿产能小,以原矿采掘为主。2015年,我国某企业与该国合作,部分收购卡莫阿-卡库拉铜矿进行开采与冶炼,并在矿区为其配建水电站。从一期项目开始,我国企业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方案”全方位引入施工现场,刷新了当时该国矿山建成投产的最快记录。图示意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的位置。

(1)推测早期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产能小的原因。(4分)
(2)分析我国企业为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在矿区配建水电站的原因。(5分)
(3)简述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合作项目对中国资源安全的意义。(6分)
【答案】(1)当地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电力等条件较差,难以支持大规模开采;相关市场开发有限;经济技术落后,资金和技术投入有限;政治环境和投资环境较不稳定,外部资本进入不足。(4分)
(2)配建水电站可保障矿山建设和运营电力供应稳定,保障生产稳定;通过就近开发水力资源,可显著降低运输和能源成本;当地水能资源丰富,建水电站的条件好;水电清洁可再生,环境影响相对较小。(5分)
(3)拓展海外铜资源供应来源,增加国内铜原料供给渠道,缓解资源短缺压力;分散进口风险,减少对单一或少数铜产地的依赖;通过“走出去”积累海外开发矿产资源的经验和技术,提升在全球资源开发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6分)
【详解】(1)早期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产能小的原因应从产业技撑区位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交通状况不佳,电力等供应条件差,无法为大规模开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相关市场的开发程度有限,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都较为狭窄。在经济技术方面,当地相对落后,资金和技术的投入都非常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的产能建设。此外,政治环境和投资环境不够稳定,这使得外部资本进入的意愿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支持,从而导致早期该铜矿难以实现大规模开采,产能较小。
(2)我国企业为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在矿区配建水电站的原因应从当地条件和生产经营需要等是方面进行分析。配建水电站能够为矿山的建设和运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避免因电力问题影响生产进度,保障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就近开发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可以显著降低运输和能源成本。相比于从其他地区运输能源,就地取材大大减少了运输环节的费用和损耗。当地水能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建水电站条件,如合适的地形、充沛的水量等,为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天然优势。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其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减少矿山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压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
(3)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合作项目对于中国资源安全的意义应从资源保障、供给风险、开发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叙述。在资源供应方面,它有效地拓展了海外铜资源的供应来源,为国内增添了新的铜原料供给渠道。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该项目有助于增加供应,从而缓解国内铜资源短缺的压力。从进口风险的角度来看,以往我国可能较为依赖单一或少数铜产地的进口,这容易受到国际形势、产地政策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的合作,使我国铜资源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降低了因个别产地出现问题而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 此外,通过积极参与这一 “走出去” 的项目,我国企业能够积累丰富的海外开发矿产资源的经验和技术。在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资源开发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为未来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保障我国的资源安全。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某校学生到韩江流域开展研学活动。主要任务为考察流域地形、走访水文站、探究海上风电站。
材料一:韩江上游1958年、1968年和1978年三次遭到大规模的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1985年韩江流域开始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表为潮安水文站各年代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表。表:
年代 | 1960-1969 | 1970-1979 | 1980-1989 | 1990-1999 | 2000-2009 | 2010-2019 |
径流量均值//10⁸m³ | 228.4 | 252.8 | 266.9 | 261.7 | 229.4 | 235.2 |
输沙量均值/10⁴t | 683 | 769 | 843 | 573 | 275 | 175 |
材料二:汕头市海岸线长289公里,海域风速达9—10米每秒,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时数3800小时以上,一大批风电企业乘“风”而来、因“风”而聚。
材料三:图左为韩江流域图,图右为同学拍摄的海上风电站照片。


(1)概述该流域地形特征。(4分)
(2)绘制潮安水文站径流量和输沙量折线图,并说出该水文站输沙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7分)
(3)评价汕头市建设海上风力发电站的自然条件。(4分)
【答案】(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大致北高南低,起伏较大。(4分)
(2)绘图

特点:从1960-1969年到1980-1989年(60年代到80年代)输沙量逐渐增加;1980-1989年输沙量最大,之后迅速降低。
主要影响因素:径流量;修建水利工程;植被覆盖率。(7分)
(3)有利条件:海域风速大,达9—10米每秒,可利用时间长,年均3800小时以上,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岸线长,海域广阔,利于风电场的建设。
不利条件:风向、风速变化大,风能不稳定;海水盐度高,对机械设备腐蚀性强等。(4分)
【详解】(1)本题要求概述该流域地形特征,可从地形、地势角度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该流域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以山地、丘陵为主。
(2) 本题要求绘制统计图,并说出该水文站输沙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即可,注意绘图时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图像要有区分,如下图:

读表可知,输沙量1960-1969年为683万吨,1970—1979年输沙量为769万吨,1980—1989年输沙量为843万吨,说明1960—1989年输沙量逐渐增加,1980-1989年输沙量最大,1990—2019年逐渐减少;影响河流输沙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上游修建水库、植被覆盖度提高、径流量等。
(3)本题要求评价汕头市建设海上风力发电站的自然条件,可从有利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其自然区位条件包括风力、海域面积、海水性质等。有利自然条件:根据材料可知,海域风速达9—10米每秒,说明风速大;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时数3800小时以上,说明可利用时间长,风能资源丰富;海岸线长289公里,说明海域广阔,利于建设风电场。不利自然条件:风向、风速不稳定;海水盐度高,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等。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的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左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降水梳头图。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4分)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6分)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4)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4分)
【答案】(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4分)
(2)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6分)
(3)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
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6分)
(4)提供工业原料;发展旅游;开发科学研究;改善环境。(4分)
【详解】(1)根据材料,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读图,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东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2)读图7,根据图中分布状况,原生海岸红杉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3)读图8分析,根据图中气温、降水资料,杭州夏季降水较多,有利于海岸红杉的生长。阿克塔气温变化小,气候温和。杭州是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不太适合海岸红杉生长。
(4)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可以提供工业原料。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适宜发展旅游业。可以用来开发科学研究。可以改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