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位于雨水径流过程的下游,对雨水有终端处理的作用,因此将沟谷绿地中的自然洼地或水塘与调蓄水塘、人工湿地和多功能调蓄水池等人工的雨水终端处理构筑物建设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入渗场地,接纳山地城市其他海绵绿地及城市用地中的雨水径流。根据功能不同,设置边缘区、缓冲区和蓄水区(见下图)。读图,回答1~2题。
A.防止前池水分蒸发
B.削减雨水径流量
C.沉降径流污染物质
D.净化雨水有机质
答案▶ C
解析▶ 审题时注意“降雨初期”。底部布置大卵石不能防止前池水分蒸发;降雨初期雨量小,底部布置大卵石,对削减雨水径流量的意义不大;降雨初期径流挟带大量地表污染物,需要将其沉降后再经过缓冲带将比较清洁的径流汇入蓄水池;雨水有机质颗粒较小,易被径流挟带至蓄水区,主要目的不是净化雨水有机质。
2.与相等区域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蓄水区( )。
A.面积和深度增加
B.面积减小、深度增加
C.面积和深度减小
D.面积增加、深度减小
答案▶ A
解析▶ 平原城市地表平坦,汇水速度慢,下渗多,地表径流较少。山地城市坡度大,汇水速度快,下渗少、地表径流量大,流水侵蚀力强,挟带泥沙等污染物多,因此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蓄水区面积增大、深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