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全球盛行风带和洋流运动的角度考虑,渔船从舟山出发到甲海域,主要历经()
A.顺风顺水—逆风逆水 B.顺风逆水—逆风顺水
C.逆风顺水—顺风逆水 D.顺风顺水—逆风顺水
2.该海域气旋形成过程中,等压线图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I II III B.II III I C.III I II D.II I III
3.在此次气旋形成过程中,甲乙丙丁四地风向变化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意大利当地时间2020年3月12日22时31分,我国政府派建医疗专家组,携带31吨医疗物资,自上海历经11个小时的飞行,抵达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12°E),支援意大利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据此完成4-6题。
4.我国医疗专家组成员抵达上海机场的最合理时间是( )
A.12日17时31分 B.12日18时31分
C.12日15时31分 D.12日4时31分
5.罗马与上海气候最大的差异是()
A.夏季平均气温 B.夏季平均降水
C.冬季平均气温 D.冬季平均降水
6.从2020年3月12日至同年我国高考期间()
A.罗马白昼逐渐增长,且昼长夜短 B.上海日落方位逐渐向西南移动
C.比萨斜塔影长日变化先大后小 D.崇明岛上觅食的候鸟逐渐增加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北坡某谷地上游微观地貌(海拔约5000米)示意。该侧谷地由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冰碛陇坡面上分布着成群的冰碛土柱,这些冰碛土柱的形成发育存在多种外力的综合作用,其相对高度在生命周期中经历先增大后降低直至消失的过程。据此完成7-9题。
7.冰碛土柱的形成发育存在多种外力的综合作用,其中存在显著日变化的是()
①山谷风 ②重力崩塌③坡面径流 ④冻融风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冰碛土柱相对高度增大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
A.坡面草甸覆盖率上升 B.冰碛土柱顶部的沉积物增多
C.坡面径流量不断减少 D.披面冲沟的深度和规模增大
9.冰碛土柱相对高度降低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其所在坡面()
A.倾角保持不变 B.底部堆积物趋于减少
C.形态趋于稳定 D.重力崩塌现象会加剧
光合作用是植物维持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但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下,很多绿色植物通过关闭气孔来抑制光合作用进行,以便更好的适应生存条件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光合午休”。因此,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于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提高植物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某植物晴天和阴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下列关于图中表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a--晴天午间蒸腾强,植物净光合速率弱B.a--阴天白天光照弱,植物净光合速率弱
C.b--晴天白天光照强,植物净光合速率强D.b--阴天午间气温高,植物净光合速率强
11.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断影响植物光合速率最主要的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CO2
12.能有效缓解a曲线午间净光合速率低的措施是
A.地膜覆盖 B.修筑梯田 C.增施有机肥 D.喷灌
某研学小组对我国西南M山展开研究。M山面积约1.5km²,只有一个峰顶。他们以经过峰顶的纬线为界,将山地划分为南坡和北坡,对比其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下图表示M山南坡和北坡部分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下图),各要素数值以北坡为1,柱状图为南坡相应要素的比值。据此完成13-14题。
13.M南坡与北坡比值相差最大的地理要素是
A.茶园比例 B.土层厚度 C.人口密度 D.区域面积
14.M山南坡与北坡针叶林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坡度 B.坡向 C.纬度 D.海拔
热反射涂层材料是指能够涂覆在物体外表面,对太阳短波辐射具有高反射率,自身具有高红外线发射率,从而降低物体表面及内部温度的一种功能性材料。目前热反射涂层材料多用于覆盖沥青路面。下图示意沥青路表面热反射涂层。据此完成15-16题。
15.车辆长期行驶后路面变得粗糙,沥青路表面和热反射涂层的变化分别是
A.孔隙变大,太阳辐射反射率减弱 B.孔隙变小,太阳辐射反射率增强
C.孔隙变大,红外线的发射率增强 D.孔隙变小,红外线的发射率减弱
16.目前热反射涂层沥青道路推广运用较少的原因是
①维护成本偏高②影响行驶安全③加剧热岛效应④增大城市温差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