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考地理知识归纳-大气的受热过程、温室效应、工业区位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1-07-24 

知识点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热量来源。大气的受热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①太阳暖大地: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另一部分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使得地面温度升高;

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升温后,将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长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得大气温度升高;

③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一部分射向宇宙,另一部分射向(长波辐射),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会使近地表温度升高,即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

当温室气体增多时,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化较小,但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加(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加(近地表增温)。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温室效应、工业区位)

图1 大气的受热过程


例题

13、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是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温室效应、工业区位)

(1)二氧化碳的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2)我国北方的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是_____。

(3)北京计划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社会经济方面的区位条件为_____。

答案:

(1)更多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增强大气逆辐射

(2)充分利用冬季的太阳光照;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和调节土壤水分。

(3)市场需求量大、科技力量强、资金充足、政策支持

精讲精析:(1)分析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增加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使得大气温度升高;②大气温度升高后,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加,因此近地面的温度升高。

(2)分析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①太阳辐射可以轻松穿过塑料、玻璃大棚,使得地表温度升高;地表温度升高后,产生的长波辐射却很少可以透过大棚(即大棚内的热量很少散失出去),因此大部分射向地面,使得大棚内的温度升高;②北方的冬季气温较低,不适宜种植蔬菜等作物,而大棚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并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使得蔬菜等作物可以正常生长;③大棚内的湿度较高,可以保持和调节大棚内空气、土壤的水分,有利于作物生长。

(3)分析太阳能发电站的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方面)。①北京为我国的首都,对大气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尽量减少污染的产生和排放,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因此北京的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②北京的经济发达,资金充足,科学技术先进,有利于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行。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分析二氧化碳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进而分析温度的变化(大气温度、近地表温度);②分析大棚技术的原理(吸收更多的地面长波辐射,升高温度),进而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光照、热量、水分的影响;③从政策、市场、科学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北京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区位优势(社会经济方面)。

影响工厂选址(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分为两类:

①自然因素(8个):原料充足、燃料充足(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地块面积较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地质稳定(自然灾害较少)。

②社会经济因素(7个):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廉价)、交通运输便利、土地价格较低、政策支持、资金充足、科学技术先进。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温室效应、工业区位)

图2 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大气 高考地理知识 受热过程 工业区位
  •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日本、人口老龄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河流的流向、我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