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 黄土高原
我国分布着四大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根据形态分为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如下:
①气候:位于我国的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对地表的冲刷能力强;
②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斜坡较多;
③土壤:土质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
④植被:人们活动较多,毁林毁草,地表植被稀少。
图1 我国四大高原分布图
例题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沉积
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
B. 土壤
C. 地形
D. 光照
答案:B、C
精讲精析:(1)分析造成地表崎岖不平的外力作用。①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容易形成地表径流;②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表径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对地表进行较强的侵蚀(流水侵蚀),使得地表变得“千沟万壑”、崎岖不平,选项B正确。
(2)分析植被斑块状分布的原因。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植被覆盖率较低;②因此植被主要分布在水土保持较好的低洼处,因此植被呈斑块状的分布在低洼处,选项C正确。
总结
- 内力、外力作用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黄土高原的夏季降水特点,进而分析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千沟万壑);②根据黄土高原的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分析植被斑状分布的原因。
地球的内力与外力作用,同时进行,共同改变着地壳和地表形态:
①内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内部(热能),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高山、断崖、盆地);
②外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地球的重力能),主要通过风、流水、冰川等对地表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逐渐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图2 地球的内力、外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