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扇是山麓地带常见的典型河流堆积地貌,因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为内陆山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下图示意“1810-2010年天山南麓某冲积扇耕地面积及耕地平均海拔变化柱状图”。
(2)从土壤角度分析1850年之前该冲积扇耕地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区的原因。(4分)
(3)说出1960-1995年耕地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4)为改善该冲积扇的生态环境,当地逐步实施生态退耕。据图判断该冲积扇实施生态退耕的最可能时期,并说明理由。(6分)
[解析]本题主要以1810-2010年天山南麓某冲积扇耕地面积及耕地平均海拔变化柱状图为载体,通过对冲积扇的形成、耕地的变化状况的分析,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水平及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天山南麓的神积扇主要是融水性洪水在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水流搬运能力降低,自上游携带下来的砾石和泥沙等屑碎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而形成扇形堆积体。
(2)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为作物提供生长过程中所必要的水、养分以及空气,其肥力的的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1850年之前该冲积扇耕地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区,是因为海拔较低地区为冲积扇的扇缘,地形最为平缓,水流缓慢,以漫流沉积为主,沉积物较细,土壤肥力更高,地下水埋藏浅,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3)由图可知,1960-1995年期间耕地面积减小,耕地平均海拔上升。这-变化的原因主要从人为方面分析:天山南麓是我国干旱地区,耕地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水源的多少,人口的增长及工农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上游地区的过度用水,导致下游地区来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所以在冲积扇前缘海拔较低的耕地因水源短缺发生荒漠化被弃耕,只能往上游神积扇上部海拔较高、距水源更近地方去开垦农耕。
(4)据图分析,1995--2010年期间,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耕地的平均海拔也有明显的下降,故可推测该地在1995--2010年期间是冲积扇实施生态退耕的最可能时期。
答案:(22分)(1)在河流上游(或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砾石和泥沙等物质在出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每点2分,共4分)
(2)冲积扇海拔较低的地区位于冲积扇边缘地带,沉积物粒径较小,以泥沙为主,土壤疏松肥沃,适宜耕作。(4分)
(3)特点:耕地面积减小;耕地平均海拔上升。(每点2分,共4分)原因:水资源利用过度,冲积扇前沿(河流末端)海拔较低的耕地发生荒漠化被弃耕;人口增加,耕地需求量增大,冲积扇上部海拔较高的土地被开垦成耕地。(每点2分,共4分)
(4)时期:1995—2010年。(2分)理由:生态退耕说明耕地面积减小,1995—2010年耕地面积明显减小,耕地平均海拔也显著下降,说明冲积扇较高海拔处实施了生态退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