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工业上楼主要针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 )
A.土地紧缺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劳动力不足问题
D.工业基础薄弱问题
2.20世纪50年代,中国香港的“工业上楼”主要的企业可能是( )
A.印染厂
B.旅行社
C.服装加工厂
D.计算机工厂
3.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上楼优先入驻企业不包括( )
A.生物医药制造企业
B.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C.光电显示制造企业
D.大飞机发动机制造企业
【答案】1.A2.C3.D
【解析】
1.工业上楼就是工业在“建筑高度超过24米且不超过100米的高层厂房”布局,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缓解了城市土地紧缺问题,A正确;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工农业生产与生活中排放污染物产生的,与工厂的位置无关,B错误;劳动力不足问题的缓解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程生产自动化水平、吸纳外来青壮年人口等方式解决,与工业上楼无关,C错误;工业上楼只是工厂的位置从地面搬迁到高层厂房,工业规模、工业发展水平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D错误。
2.印染厂污染严重,入住高层厂房不利于污染物的处理,A错误;旅行社不属于工业企业,B错误;服装加工厂耗能小、污染低、对空间要求较少,适合工业上楼,C正确;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还没有出现计算机产业,D错误。
3.深圳市宝安区在优先入驻企业及产业的选择上,“鼓励高端制造产业入驻,迎合城市未来重点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生物医药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光电显示制造、大飞机发动机制造均符合入驻企业的要求,但是大飞机发动机制造需要的厂房空间较大,不适合工业上楼,D正确。
【点睛】“工业上楼”是不同于传统模式下在单层工厂中进行生产,而是转为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工业上楼极大地提高工业空间利用效率,但同时也受限于高层楼宇的承重等,工业上楼企业一般为生产设备较轻,生产过程噪音与污染较小的高端制造业,例如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或大数据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
4.相比重庆产区,武鸣产区的沃柑口感更加甜,其主要原因是( )
①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
②地处小盆地,无大风
③光照丰富,挂果时间长
④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无污染病虫害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沃柑属于晚熟品种,其挂果期长有利于( )
A.降低果园管理成本
B.提高市场竞争力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
6.2019年以来,武鸣产区种植面积大幅上升产量随之增加,但果农收益并不理想。其原因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产量大,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低
B.受疫情影响,外地收购商减少,销量大幅下降
C.本地时令水果丰富,沃柑市场份额比较低
D.劳动力及生产成本提高,单产利润下降
【答案】4.D5.B6.C
【解析】
4.题干要求选择沃柑口感更甜的原因。风的大小影响的是沃柑的卖相,与“甜”关系不大,②错误;“无污染病虫害少”与“甜”无关,④错误;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①③正确。故选D。
5.沃柑属于晚熟品种,其挂果期长使沃柑与其它水果上市时间错开,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B正确;水果成熟的时间与降低果园管理成本、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6.果农收益并不理想可能与市场销量、种植成本、产量等因素有关。结合实际情况可判定ABD说法合理。由材料可知,沃柑属于晚熟品种,与其它水果上市时间错开,因此市场沃柑市场份额不是影响果农收益的原因,C说法不合理。故选C。
【点睛】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制约,重庆沃柑即使本地满足不了,但是也不可能大规模的扩种的。武鸣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富含稀土元素,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多雨,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是最适宜栽培沃柑的黄金纬度。成熟后的沃柑,果皮橙红艳丽,皮薄肉嫩沃柑口感甜,皮薄肉嫩,可食率高达74.62%,出汁率59.56%,含糖量高于同类柑桔,不仅味甜多汁,而且细嫩化渣,果皮好剥、颗粒均匀。
7.永定河北京段曾一直断流,主要是因为该河段及上游( )
A.含沙量大
B.位于非季风区
C.水资源过度开发
D.交通建设
8.永定河北京段河水由“黄”到“绿”的过程中( )
A.含沙量剧减,摆幅增大
B.侵蚀加强,流速减缓
C.水位上升,淤积增多
D.水质变好,河床加深
【答案】7.C8.D
【解析】
7.20世纪80年代,永定河流域经济迅速发展,沿岸工农业用水增加,上游河段修建众多水库,加之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差,导致永定河北京段一直断流,C选项正确;北京段及上游河流含沙量大,但不一定会导致河流断流,A选项错误;永定河北京段位于季风区,上游洋河段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B选项错误;交通设施建设对水资源紧张影响不大,D选项错误。故选C选项。
8.永定河北京段河水由“黄”到“绿”的过程,主要指生态补水后,径流量恢复并逐渐增大,同时水质变好、含沙量减少。由于水量增大、流速加快,因此水体自净能力增强,水质变好,同时对河床泥沙的侵蚀、搬运作用加强,河床加深,D选项正确;河流含沙量剧减,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减少,河流不易受沙洲阻挡而改道,河流摆幅减小,A选项错误;流水侵蚀加强,往往流速加快,B选项错误;河流水量增大,水位上升,但流速加快,泥沙淤积减少,C选项错误。故选D选项。
【点睛】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主要有:(1)河流补给类型;(2)流域面积大小;(3)支流多少;(4)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5)植被覆盖程度;(6)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
9.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种间竞争力最强的树种是( )
A.川滇柳、冬瓜杨
B.云冷杉、沙棘
C.冬瓜杨、云冷杉
D.沙棘、川滇柳
10.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
A.植被郁闭度升高
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
C.气温日较差增大
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
11.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
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
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
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
【答案】9.C10.D11.B
【解析】
9.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指原来是 冰川后来冰川融化的区域。退缩时间和成熟的 关系,退缩的越早,被风化的越久,植被也就 越成熟。比如今年2018年,2015年冰川退缩 的地方,只有三年的风化期。1890 年冰川退缩 的地方,已经有了128年的风化期。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川退缩的时间越早,植物越成熟, 越接近顶级群落。刚开始由冰川融化而演化为裸地以后,只有一些适应能力强的物种生存, 中间有些时间段,植被种类比较多,可以说是杂草丛生,各种植被种类在相互的竞争,都没 有达到一种垄断的地位,慢慢的竞争能力最强的物种占据了主流,成为了云冷杉顶级群落,在此过程中,冬瓜杨很早就开始生长,一直到云冷杉顶级群落之前,云冷杉也开始的比较早,最终成为该区域的王者,达到了顶级群落的位置,C正确。故选C。
10.在植被演替过程中,冰川退缩的越早,裸地被风化的越严重,经过植被的不断生长、死亡,土壤中的有机质越来越多,土壤越成熟,D正确;植被的郁闭度不是一直在升高,A错误;同样由于植被的增多,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增强,地表径流会减慢,B错误;由于植被的增多,气温日较差在减小,C错误。故选D。
11. 同一演替阶段指的是,同样的时间段,相同的演替阶段才有可比性。材料中给出了海螺沟的纬度较低,所以植被生物量比较大。有些地方生物群落结构虽然稳定,但是生物量不一定大,比如华北地区,经过多年的演化,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物群落,但是植被量相比南方要小得多。一定要关注重点词,生物量大,就是枝繁叶茂。比如,分析热带雨林地区生物量大的原因,更多的是从气候角度去分析。植物的种类多,也可以归结到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特别是热量条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应该影响不大。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种的演替过程,考查物种对环境适应性,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进入深入分析,提取有效信息作答。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国东部沼泽分布广的原因。
(2)判断尼加拉瓜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并推测其自然原因。
(3)尼加拉瓜地热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分析阻碍该国地热资源开发的原因,并对该国地热资源开发的利用方式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地表水资源丰富;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多积水洼地;临近海洋,海平面较高,顶托作用明显,河流外流速度慢;丛林分布广,涵养水源能力强,地表水流失少。
(2)分布差异:东侧人口稀少,西侧人口较稠密。
依据: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气候湿热,沼泽丛林分布广,人口分布少。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于东侧,同时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人口分布较多。
(3)原因:西部地区地热丰富,但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探测难度大;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资金及技术缺乏;能源需求少,缺乏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建议;开发地热能发电;发展地热温泉,发展疗养保健和休闲旅游等。
【解析】【分析】本题以尼加拉瓜为背景,考查沼泽的成因、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以及资源开发条件的分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建议等。题目考查的知识较多,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较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提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考查沼泽的成因,根据经纬度进行判断,该国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充足,河流径流量大,为沼泽区域带来丰富的雨水;从地形来看,该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积水形成洼地;同时,该地区靠近海洋,海平面较高,受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降低了河流的流速,导致排水不畅;加下该地区地下水位高,水分下渗少,以及丛林分布广,涵养水源能力强,地表水流失少,进而形成了沼泽地。
(2)考查人口的分布以及影响因素,结合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由于气候炎热,人口一般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地区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气候湿热,沼泽广布,不利于人的居住,因此人口稀少;而西部地区海拔较高,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少雨东部的热带雨林地区,且海拔较高,气候较东部凉爽,适宜人口居住,因此人口密度大。
(3)原因:考查资源开发条件以及资源开发措施分析,首先针对该国地热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据图分析,该国西部地区虽然地热资源丰富,但是地形崎岖,且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探测和开采难度大;社会经济方面,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户,技术水平和资金水平较低,限制了地热的开发;同时,该国人口少(人口662.4万),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大;还可能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低的方面。
建议:可以考虑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发电;利用地热发展温泉;休闲以及疗养一体的旅游业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M站和N站土壤最大冻结深度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2)分析N站土壤冻结时间长的气候条件。
(3)推测气候变暖引起的当地季节冻土变化及对水循环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差异:M站比N站土壤最大冻结深度深(或N站比M站土壤最大冻结深度浅)。原因:N站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植被覆盖率较高,腐殖质厚度较大,季节冻土最大厚度较浅;N站海拔高,气温低,积雪厚,对土壤保温作用明显,导致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较浅。
(2)海拔较高,气温低,土壤结冻时间早,融化时间晚,冻结期长;积雪时间长,反射太阳辐射,且积雪导热作用差,土壤得到的热量少,导致土壤冻结时间长。
(3)季节冻土的变化:土壤结冻时间推迟,融化时间提前,冻结期缩短;最大冻结深度减小,导致(冻土变浅,甚至消失)冻土退化。
对水循环的影响:(土壤冻结期缩短,冻土退化,冻土对水分蒸发抑制作用减弱,)土壤水分蒸发量加大;(减少了冻土层的阻挡,)地表水下渗量加大,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增多。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新疆伊犁季节冻土地区5个主要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为材料,涉及土壤最大冻结深度的差异、影响季节性冻土深度的因素及季节冻土变化及对水循环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冻土深度最大的是M站,M、N两站比较,M站比N站最大冻结深度深。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和冻结日数与当地积雪覆盖厚度、历时相关性强,和植被覆盖度、腐殖质厚度呈负相关。图中N站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植被覆盖率较高,腐殖质厚度较大,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较浅;而图中M站为温带荒漠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低,腐殖质厚度较小,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较深;此外由图可知,N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积雪融化少,积雪厚度大,对土壤保温作用明显,导致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较浅。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N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温低于0℃时间长,土壤冻结时间早,融化时间晚,冻结期长;其次是N站是温带草原,降雪量较大,积雪厚度大,积雪时间长,反射太阳辐射,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少;且积雪导热作用差,土壤得到的热量少,导致土壤冻结时间长。
(3)季节冻土的变化:气候变暖,导致进入气温低于0℃时间推迟,从而造成土壤冻结时间推迟,而高于0℃时间提前,较早融化,冻结时间缩短;气候变暖会导致积雪融化提前,融雪速度加快,积雪时间变短,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减小,导致冻土退化,冻土变浅,甚至消失。对水循环的影响:气候变暖会导致土壤冻结期缩短,冻土退化,土壤含水量增加,冻土能有效抑制水分蒸发,冻土融化后,土壤水分蒸发量加大;冻土还能减少水分下渗,冻土融化后,地下减少了冻土层的阻挡,地表水下渗量加大,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点睛】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答案】
受欢迎;符合年轻人追求刺激、猎奇心理;盲盒价格低+不满意可退,满足用户低风险需求;疫情常态化的爆发式旅游。退款率高;出行时间、目的地不好;返程费用昂贵;退款繁琐,锁定机票后不能修改、退票以及改签。
【解析】【分析】本题以“机票盲盒”为背景材料,涉及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据材料“98元盲盒随机飞,不想去全额退”可知,低价、全额退,可满足用户低风险的需求,受欢迎;材料显示“90后”是机票盲盒产品的主要受众人群,据此可知,盲盒符合年轻人追求刺激、猎奇心理;时间点在2021年4月,此时疫情常态化,出现爆发式旅游,出行需求大;据材料“一旦选择确定航班后就无法退换或改签退款率高”可知,如果出行时间、目的地不合适,退款繁琐,锁定机票后不能修改、退票以及改签;返程不享受优惠,费用昂贵。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答案】
原因:物价上涨、汇率变化,城市建筑以及照明的增多。
问题:能源的浪费;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光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如人类身体健康和动物繁殖沟通,栖息迁移等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以日本“百万美元夜景”为背景材料设问,涉及城市化产生的问题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详解】原因:据材料““百万美元夜景”说法源自20世纪50年代,当时,一个月所需的电费大约为4.29亿日元,按当时的汇率换算约合100多万美元。”如今,已过去几十年,随着日本物价上涨、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化以及日本城市建筑以及照明的增多,使得“百万美元夜景”现在涨为4800万美元。
问题:据材料,“大阪、尼崎、芦屋和神户的电灯数量约有496.7万个”电灯数量过多,会造成城市能源的浪费;电灯在发光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夜晚灯光过亮产生光污染,会影响生态环境,如影响人类的正常休息以及身体健康和动物繁殖沟通,使得动物栖息地迁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