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1.教师查找阅读资料:世界“雨极”、世界“旱极”、驾驭天气(一~四)
2.Flash动画《地形雨》
3.Flash动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结合教材“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找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阅读扩展资料“世界雨极与旱极”,说一说世界降水的分布的特点。
教师:上述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乞拉朋齐降水多,阿塔卡马沙漠降水量少,说明了世界降水量的分布是不均衡。
教师:世界降水究竟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规律呢?学过“降水的分布”,我们就可以知道了!
讲授新课:三、降水的分布(空间变化)
1.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
教师:不同的地区降水量不同,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等温线都是等值线,具有相类似的特点,那么什么叫等降水量线呢?
学生:在地图上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点连成的光滑曲线,叫等降水量线。
教师强调: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教材的“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就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2.影响降水的因素
教师:阅读教材的“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可以发现:为什么有的地方降水量大,有的地方降水量少?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活动1:请同学们《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一说世界降水随纬度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学生: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少。
教师归纳:赤道附近降水多,由赤道向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越来越少。
活动2:在教材“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中找到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西岸,找到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东部、内部、西部,并结合《七年级地图册》(上册)的“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图,说一说它们的降水量有什么差异?
学生: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较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陆降水较少,沿海多。
教师归纳: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降水较多。
活动3:请同学们观看Flash动画《地形雨》,说一说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学生:向坡上吹的湿润的风,遇到山脉的阻挡,上升冷却凝结降水;而在另一坡,空气下沉增温,比较干燥。
教师归纳:山地迎着风吹来的一坡叫迎风坡,另一坡叫背风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们通常把这种雨叫做地形雨。
教师:实际上乞拉朋齐就是大量地形雨形成的“雨极”。下面的“阅读资料“可以让你更清楚地了解乞拉朋齐的雨。
学生阅读资料: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山屏障,这种簸箕形的地形,特别是北面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迫使来自海洋、饱含水汽的西南季风抬升,形成大量的地形雨。
非洲的几内亚的利卡年降雨量10450毫米,喀麦隆的第彭沙年降雨量10091毫米,都是在迎风坡上测到的。
教师:实际上,影响降水的因素还有洋流,洋流是怎样影响降水的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继续探究。
3.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师: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世界各地的降水量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世界降水的分布。
学生活动1: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降水多,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年降水量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降水有什么差别?(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降水较多。)
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它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即迎风坡,属于地形雨);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教师归纳后,请同学们填写下表格: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度(温带)地区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内陆地区
大陆东岸
活动2: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四地降水量》,说一说中国东部季风区南北降水的地区差异。
学生:北方的哈尔滨、北京降水比南方的武汉、广州少。
教师:从北向南,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逐渐增多。
活动3: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或上“中国气象在线”网站(http://www.nmc.gov.cn)查询,记录以下几个城市在上一年中的降水量,并填入下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
城市 长春
北京
上海
福州
广州
西安
昆明
重庆
兰州
乌鲁木齐
年降水量(毫米)
4.人类对降水的影响
教师:降水与人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降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资料,了解人类对降水的影响的发展。
学生阅读资料:
驾驭天气(一)
《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段神话故事:姜子牙施展法术,使几天内天气发生几度变化:三伏天里,先是下起鹅毛般的大雪,冻死了商朝军队的大批人马;接着又是烈日炎炎,那融化了的冰雪,又把商军营地变成一片汪洋;随后又是一场暴风雨,商军全部覆灭,这就是著名的“冰冻岐山”战役。
驾驭天气(二)
1968年8月,美国等国家进行了一次风暴“黛比”的试验。以加勒比海东部巴巴多斯做基地,话了3个月时间,动用了一艘一端插入海水的专用船,10艘工作船,24架飞机,数以千计的气球和浮标,7颗人造卫星,由7所联合机构以及美、加的大学和独立研究实验室等人员1500人,对云型、温度、风速、洋流以及海水盐分等等,分别做了数百万次的测量,测量资料全部输入电脑。
在“黛比”飓风眼墙外围撒播碘化银,由于催化作用,使飓风眼扩大,能量分散,最大风速降低了30%,受灾害的程度相应地减轻了许多。这个重要的成就是动用了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才获得的,是人类驾驭天气的起步。
科学的发展,使气象观测和预报技术日益自动化。一个由电脑控制的“天气控制中心”开始形成,经常接受由两组不同的人造卫星所供应的资料。
驾驭天气(三)
英国在人工控制天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调节大气中静电屏蔽层”的方法,可以在大范围内控制天气的晴雨。1981年7月29日,英国查尔斯王子同戴安娜举行婚礼。从事天气控制研究的英国气象学家别出心裁地拟定了一个代号为“晴——雨行动”的计划,为婚礼增添新奇色彩。婚礼开始了,气象学家们果然创造了大自然的奇观:在伦敦先用人工降下一场倾盆大雨,然后又在天空中人造出两道巨型彩虹。当婚礼进入高潮时,在教堂镀金圆顶上空有一道明亮的光柱垂直悬挂着,光辉灿烂,而伦敦上空的天气风和日丽。1982年4月1日,英国科学家首次使用激光催雨的方法,制造了一场大雨。
日本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人造山脉”降雨的办法,它适用于沙漠地带。人造山脉用玻璃纤维制成,外面涂上聚四氟乙烯,利用湿润空气遇“山”后沿坡爬升,遇冷凝结成雨。以色列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细菌具有催云化雨的作用,如果能够大量培育这种细菌,用来制造大雨,将是最经济的。
本世纪,人们驾驭天气的能力将会极大提高,如果有什么地方发生干旱,急需播雨时,电脑接到信息后,就会做出决定,建议在指定的海域上,加速蒸发海水。人们发射火箭到选定的海域,在水面散布一层能由生物分解的无害染料或油质分子层,加快蒸发的速度;几小时后,雨水就会在干旱的地方降落。风调雨顺的日子定将来到。
驾驭天气(四)——我国人工增雨
我国最早的人工增雨试验是在1958年。因为这年夏季吉林省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增雨获得了成功。我国的人工增雨工作还曾在扑灭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开展了人工增雨试验和研究。
【板书设计】
三、降水的分布(空间变化)
1. 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
2. 影响降水的因素
3.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4. 人类对降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