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地理实践力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教育部推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各学科通过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化,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整合了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育人目标,其培育有助于发挥地理学科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2.古代游学——地理实践力的传统文化基础
“游学”发轫于春秋战国时期,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游学就是要求学习者离开自己所熟知的环境,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游历和学习。许多中国古代先哲热衷于游学,在游学中投身自然和社会实践,留下了不少基于实践总结的至理名言、重要著作和宝贵思想,这是地理实践力提出的传统文化基础。在孔子游学过程中,逐渐确立起他的游学观。一是游学的“比德观”。以自然物象作为人类道德品格的象征,激发人的情志,称之为比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二是游学的“求知观”。《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把置身于六艺的学习过程叫作“游”,在游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三是游学的“近游观”。《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的近游观使其在出行前对路线和所需的各种物品都做好精心的考察和安排,体现了其游必有方的思想。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经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游历我国华北的广大地区,亲自去野外考察,与地图、文献对照,还与当地人交谈,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野外考察方法,撰成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水经注》。
3.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地理实践力在地理素养体系中的定位
这一轮新的高中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将各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引入课程标准,首先是凝练各门学科在高中学段适用的学科核心素养,而后以学科核心素养来规范学科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水平及其评价。尤其是近期的高考改革,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已取代沿用30多年的学科高考考纲,成为学科高考的唯一依据,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成为高考命题和高校录取的依据。比较高中各门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虽然或多或少涉及实践环节,但只有地理课程标准明确将“地理实践力”作为四个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这当然出自地理课程强烈的实践性,也与地理课程对世界探索的较强需求有关。
早在2011年版的现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就将“实践性”引入初中地理课程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比只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的2003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前进了一大步,且在初中地理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从初、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进程来看,现行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各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并列关系,而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素养系统(见图2)。人地协调观引领其他素养沿着正确的方向培育,综合思维是其他素养培育过程的关键,区域认知是形成其他素养的基础,而地理实践力不但是其他素养的实践应用,更是对其他素养形成的唯一检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两个本质属性,一是“后天性”,即“可教育性”,可以通过教育而形成;二是“实践性”,即不只是看学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用得怎么样。
图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系统
4.做中学——地理实践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地位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举措是“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理论的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体制向综合课程体制转型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正在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学段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经留出10%的课时实行跨学科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高中的学分已远远超过各学科课程的学分,体现综合教育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名称和内涵也明确了实践与综合教育的关系,即实践是综合实践不可或缺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四项,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三项表现高度契合(见图3)。由此可见,地理实践力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图3 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与地理实践力表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