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1.3 地球的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时间:2023-05-05 归属:人教地理必修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3 地球的历史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据图说出沉积岩地层、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表构建的关系。
2.通过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不同地质年代的时间尺度。
3.描述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及古生物特点。
【教材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重点落实“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这一内容,方法是“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
对于“地质年代表”和“地球的演化过程”,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解释地球的历史是地质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地质学家必须通过研究岩石及其特征,才能了解地球复杂的过去,明确地质历史演变的线索。地质事件只有从时间角度来考虑才有意义,因此,通过岩石信息建立有时间序列的地球历史信息是地质学的重要工作。地质学对人类认识的贡献就在于发现了地质年代表和超长的地球历史。
第二,地质年代分为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是科学家通过对岩石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并根据其衰变规律计算得出该岩石的年龄。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新老关系,主要通过地层的形成顺序、古生物化石证据以及构造运动来确定。放射性技术提供的绝对地质年代对地学而言主要是工具方面的意义,而相对地质年代所包含的学科逻辑和思维方式是教材需要重点传递的内容。因此,教材选择从化石和地层的角度来介绍地质年代表的构建方法。
第三,在地质年代表的构建过程中,地球的演化过程逐渐被科学家所认识。相对地质年代帮助确定地球演化历程的相对顺序和不同演化阶段的特点,不同地质年代岩层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数据帮助确定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因此通过地质年代表我们能够认识地球的演化历史。
综合上述分析,本节教材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该内容的逻辑特点,分为“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历程”两个标题。
“化石与地质年代表”这一标题在介绍化石和地层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生物的特征又能反映其生存的地理环境特点,而生物形成的化石包含在地层中。根据这一逻辑,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据此将漫长的地球历史进行了系统编年,于是就产生了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表可用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这一标题内容的逻辑如图1-4所示。

为了进一步说明地层和化石的时间属性,教材设计了一幅地层对比示意图(图1.23),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通过化石判断地层的时间顺序”的原理。对于地层差异的原因涉及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内容,教材只引导学生去猜测,不要求掌握,让学生体会地球还有很多科学奥秘。在介绍地层的层状结构时,教材选用了太行山王莽岭水平分布的红色砂岩地层照片(图1.22),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地层。
针对化石证据与地质年代划分之间的关系,教材设计了“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这则案例,具体介绍划分寒武纪的化石证据。此外,这则案例还担负着另一个任务,即为第二个标题中“前寒武纪”的出现提供背景知识。虽然在《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标出了“前寒武纪”,但“前寒武纪”并不是地质年代单位,因此教材在选取地质年代表内容时,考虑到地质年代单位的整齐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在教材图1.24中标出“前寒武纪”。在“案例”中介绍了“前寒武纪”后,第二个标题以及P16-19的页眉处的地质年代表中可以很自然地出现“前寒武纪”这一名词。
在阐释地质年代表的构建逻辑后,教材给出了地质年代表。教材中的地质年代表没有简单按照时间顺序列出表格,而是按照构建地质年代表的理论依据设计了更为直观的地质年代表:左侧为地层的示意,从上至下地层越来越古老,包含的化石生命形式越来越简单;右侧为按照宙、代、纪列出的地质历史年代及对应的时间。对于这些标注的时间,学生难以有尺度概念,因此图侧的“思考”让学生比照一天24小时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换算,算出不同的地质历史年代对应一天的时刻。学生有了时间尺度概念后,接下来在进行地质历史时期内容的学习时,就会有感性认识。“思考”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做具体计算,而是大致估算后感受不同地质历史年代时间的相对长短即可。简单起见,可大致按照将2亿年压缩为1小时进行估算。
第二个标题“地球的演化历程”介绍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由前面的“案例”可知,寒武纪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生命形态简单,被统称为“前寒武纪”,地质学界也普遍使用这一说法。因此,教材列出“前寒武纪”作为一级标题,与“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并列。教材对这些地质年代的介绍都尽量做到简单扼要。首先给出了划分这些地质年代的时间分界点和所包含的次一级单位,再概括地介绍该时期的板块运动或者海陆格局情况。因为生物的演化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教材行文中将地球环境的变化和生命的演化综合描述。联合古陆在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经历了聚合、解体、漂移,这也是一条线索。为了方便在阅读时进行对应,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页面上方设计了一个时间轴,学生在读到每一个时期的相关内容时都能方便地找出这一时期在地球历史中所处的位置,清楚地把握地球演化的时间脉络。
通过上一标题的“案例”,学生对前寒武纪已有所了解,再通过“思考”中时间的计算,体会这一时期的漫长。教材对这一时期的描述主要抓住了以下特征:海洋和陆地的形成,大气层中出现了氧气。对于氧气的形成,课文给了较多的篇幅,因为氧气是生物进一步演化和地球环境变化的物质基础。由于蓝细菌及其形成的叠层石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图1.25)介绍了叠层石的形成,目的是在介绍有代表意义的古生物信息的同时增强教材的趣味性。
因时间跨度大,古生代被划分为六个纪,每个纪在地球环境和生命的演化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信息量繁杂。教材采用了一种常用的简化方式:将古生代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分别概括描述,其中前三个纪为早古生代,后三个纪为晚古生代。教材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简单描述古生代地球生物特征和海陆格局状况,帮助学生厘清主线。中生代包括三个纪,描述方法同古生代。
新生代是“最近的生物时代”。教材主要讲述了新生代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呈现现代动植物面貌等内容。考虑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重要课题,教材重点介绍了与现代地球环境更为密切的第四纪冰期的相关内容。而对其他地质年代,教材没有介绍气候冷暖变化情况。
本节“活动”要求学生分别按照生命现象和地球环境梳理地球的历史。该设计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地球历史演变序列。
教材的情境设计通过梁龙的灭绝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么庞大的生物为什么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地球的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地球都经历过什么样的演化历程?由此引发感慨:不管是体积多么庞大的生物在大自然面前都是脆弱的。这些生物存在的绝对时间或许很长,但相对地球历史而言,却很短暂。
考虑地球的历史与古生物学的密切联系,教材安排了题为“古生物学研究”的“自学窗”。“自学窗”通过介绍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帮助学生在自学后能够了解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并认识古生物学的魅力。该内容也可起到职业生涯教育的作用。
本节内容结构如图1-5所示。

【内容要点说明】
情境设计
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期的北美洲西部。19世纪末卡耐基组织发掘了梁龙骨骼化石,并组装成了完整的梁龙化石骨架,随后复制了多个样本赠送给欧洲一些国家。教材图1.21显示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梁龙化石骨架就是该批复制品之一。此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恐龙热潮,梁龙也由此成为恐龙界的明星之一。我国四川发掘的马门溪龙和梁龙外形很像,同属蜥脚类的巨型恐龙,但缺乏较好的骨骼化石照片,因此教材没有选用。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通过化石、地层等手段确定不同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分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单位。这些地球历史单位共同组成了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表中的主要时间单位由19世纪的欧洲科学家所确定。当时无法确定岩石的具体年龄,只停留在新老关系的描述上,所呈现的是相对地质年代。而且地层和生物化石的方法主要针对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大多不是以地层形式产出,要确定新老关系更为困难。20世纪初,放射性测年法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得知地层和化石的具体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表上才加上了绝对年代。随着化石证据的不断发现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地质年代表也在不断调整。教材里的地质年代表以国际地层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国际年代地层表》为依据。
2.新生代初期的新构造运动使得太行山隆起,王莽岭地区出露多个地质年代的地层,最古老可见太古宙地层。教材中图1.24展示的是王莽岭出露的元古宙砂岩地层。选用此图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地层的形态,尤其是沉积岩的水平层理。
地球的演化历程
1.地球的历史被分成了大小不同的时间单位,宙的时间跨度最大,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所代表的地质年代在1977年之前称为隐生宙,划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与显生宙对应。后来在隐生宙晚期不断发现软躯体动物化石,为部分地层的划分提供了化石依据,“隐身”已逐渐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隐生宙被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1977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第四次会议确定了“太古宙”,并将其上界定为距今25亿年。1979年,中国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提出的中国地层指南仍将其称为太古代;而1989年全国地层委员会晚前寒武纪专业组开会的纪要中,已明确建议改称为太古宙,上界定在距今25亿年。虽然目前一些文献中仍有太古代的说法,教材按照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全国地层委员会的标准,将其称为太古宙。元古宙的处理方式同太古宙一样。
2.宙分为不同的代。为了简化内容、突出重点,教材的地质年代表只表示了显生宙划分的三个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略去了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划分的代。显生宙的代又分为不同的纪:古生代有6个纪,中生代和新生代各有3个纪。纪又可划分为更小的单元世,教材出于简化的目的没有涉及。
3.前寒武纪不是一个地质历史单位,但对它的使用已经成为国际惯例。具体来说,前寒武纪指代了寒武纪以前的漫长地球历史阶段,教材将其与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并列作为一个标题。前寒武纪时间跨度巨大,代表了地球88%的历史,因化石证据不充足,时间单元划分较为概括。
4.从地球上出现岩石到25亿年前大气氧化这一阶段称为太古宙。最早的化石出现在太古宙,太古宙的生物主要是以蓝细菌为代表的原核生物。叠层石是蓝细菌形成的化石,也是最早生命存在的证据之一。研究认为,这些蓝细菌改变了大气的成分,使得大气中出现了氧气,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为其他复杂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因此,教材设置了叠层石的相关图文介绍。
5.从自然环境的视角来看,联合古陆的聚合、分解使得海陆位置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古地理环境的变化。例如,古生代晚期联合古陆形成,海岸线变短,距海远的地区增加,导致气候干旱、水源稀少。但这些内容需要很多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因此教材在呈现方式上仅限于事实描述。
6.从1868年英国科学家赫胥黎提出鸟类源于恐龙的假说,科学界一直努力寻找证据。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陆续发现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1996年,我国辽宁朝阳的一位农民发现了一件小恐龙化石,后来被命名为“中华龙鸟”。这是世界上第一件带羽毛的恐龙化石。一开始有科学家提出中华龙鸟是鸟类的祖先。后来经研究发现中华龙鸟不是鸟类,是一类小型的兽脚类恐龙,它拥有最原始的羽毛,和鸟类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某些恐龙,如奔龙、窃蛋龙等,和鸟类的关系都比中华龙鸟更为接近。中华龙鸟虽然不是鸟类的直接祖先,但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它的发现为恐龙到鸟类的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因此,中华龙鸟在古生物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教学建议】
教学思路及方法建议
本节教学可遵循“情境设疑-概念获得-过程描述-方法掌握”的总体思路。首先从梁龙化石引出“地球环境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这一核心问题;而后通过地层与化石等概念的获得,建构地质年代表,并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地球主要地质时期的环境特点;最终学习和掌握研究地球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体教学过程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诠释概念和原理
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出现很多概念、专属名词,且地质年代表以地球的46亿年历史为背景进行划分,漫长的时间概念和划分的标准都不好理解。教学中倡导用图示、视频等可视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原理。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图片等引导学生对地层和化石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思考与探究,强调人类认识地球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质年代表也处于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中。
二、强化研究地质演变的过程意识
以梁龙化石入题后,要先引导学生思考化石与地层的对应关系,引出地质年代表,对地球46亿年的演化历史进行简要划分。而后据此依次描述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球的海陆格局、大气(气候)状况、生物特征等古地理环境特点。最后通过活动强化学生对地球整体演化历程的认识。
对“地质年代表”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年代识记上,而要运用地质年代表,围绕“地球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历程”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过程分析。地质年代表的建立和运用,目的是为描述地球演化历程提供时间刻度和演化线索。因而,教学上要始终强化学生的“过程”意识:在明确各地质年代地球“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概括性认识地球演化的“系统性”,即演化是有序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逐步使学生明确地球历史即是一部演化史。这一演化过程伴随着生物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进化历程,且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突出了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动态过程,以及各地理事物之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这也是我们研究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观。教学中要避免过多分析各地质年代地质现象的成因,也不能过于偏重分析某一自然要素(如生物)的演化过程。
三、突出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时要充分领会教科书内容的展开暗含了地质学“以今论古”的基本方法。要充分考虑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可引导学生阅读“古生物学研究”,了解科学家通过目前发现的“化石种类及特点”复原古生物,再结合对应地层特征复原相应的古地理环境。要充分运用教科书呈现的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复原景观等图片,为学生“描述地球演化过程”提供资料和“证据”。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提供典型化石标本,并结合相关科教纪录片,帮助学生展开基于这些“证据”的推理与想象。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学校可以呈现典型化石、地层剖面照片,结合相关地质考察、调查文献,引导学生分析资料,认识地层和古生物化石是如何反应环境信息的。具体教学组织上,可采取讨论、合作探究、填绘展示等方式进行。
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对于漫长的地球历史,人类历史只是其中的一瞬间。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有关地球演化历史的很多信息都是科学家通过对地层、化石等研究得出的,进一步说明在地理研究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所有地理结论应来源于对现实的观察、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和地理学研究的正确方法等。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历程”。“了解地质年代表的划分依据”“地质年代表的时间单位”是本节教学难点。
课时建议   2课时。
实施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
对于教材情境设计的处理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展示:通过展示梁龙骨架照片和体型数据,引导学生体会“梁龙非常庞大”。第二步设疑:这么庞大且曾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大平原上的梁龙为何今天消失了?1.5亿年来,北美洲大平原地理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而提出问题:地球这颗太阳系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自诞生以来可能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教学中也可用其他案例替代“梁龙”。有的地区有学生更为熟悉的典型化石或地质景观,教师可就此适当补充背景材料引出问题:我们的家乡在那个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至今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整个地球的环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科普书籍、影像等收集有关反映地球演化历程的资料,并在收集资料前提出一些与本节内容关联性较强的问题。例如,地球的环境具有什么显著特征?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环境的主要区别有哪些?按照距今远近的顺序,地球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如何运用地层和化石等建立地质年代表。具体可分两个部分展开。
一、理解地层和化石是构建地质年代表的基础
首先可通过展示化石标本(如三叶虫、菊石)、地层景观照片(如太行山王莽岭的地层)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地层和化石的具体形象,引导学生对具体化石和地层的特点进行描述。
其次要讲清化石和地层的本质。化石本质上是岩石,是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经过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变成了岩石的一部分,一般只存在于沉积岩中。地层本质上是岩石或沉积物的层状组合体,各层之间存在时间顺序。
再次要通过“思考”明确化石和地层之间的对应关系:同一种化石存在于同一时代的地层中,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化石。具体到教材图1.23中,A、B两地有同一时代的地层,自上而下,A地第二层、第三层分别对应B地第一层、第二层。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多种可能:地壳运动导致的隆起、凹陷;环境变迁导致海侵、海退;流水和风力的侵蚀等。在此简要点出即可,给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留下伏笔。
二、从三个方面着手建立地质年代表
第一,阐明地质年代表是科学家对地球历史的一种划分(编年)方案,其客观基础是地球演化的阶段性,划分依据是科学家对全球各地地层和古生物化石的对比研究。虽然宙、代、纪等基本划分单元已确定,但细分单元和具体时间节点等一直处于补充和完善中。教学时可从地层如何划分这一设问转入,适当补充“金钉子”等地质年代划分方面的资料,再现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通过观察教材中图1.24中化石图案、年代名称、时间节点对应颜色的变化,大体明确宙、代、纪的包含关系。教学时可重点扣住“代”这一系列,对比各代代表性的化石图案和时间节点的差异,为下面分代描述地球演化历程奠定基础。
第三,通过填绘、思考等活动强化对地质年代表的认知,帮助学生再现,从而能在描述地球演化过程中加以应用。教科书中的“思考”是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所做的比拟:若把46亿年的时间压缩成一天,这一天的前14时间,地球上一片死寂;到了清早6点钟的时候,最低级的藻类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它们持续的时间最长;一直到了晚上8点钟,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活动;晚上11点半,恐龙出现,但只“露脸”了仅仅10分钟便匆匆离去;最后20分钟里,哺乳动物出现,并迅速地分化;11点50分,灵长类的祖先登台,最后两分钟的时间里,它们的大脑容量扩大了3倍,成为人类。教学时可组织学生根据材料分小组填绘“地质时钟”比赛,择优展示。
第二课时
【地球的演化历程】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描述地球的演化历程。教材将地球的演化历程分成四部分描述,即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强调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本部分内容可结合“自学窗”,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内容,初步了解古生物学家如何借助古生物化石,推断生物生存时代的地理环境等信息。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编排将四部分内容进行比较,具体可从距今时间、海陆变迁、生命演化、矿产形成等方面进行归纳,同时教师可以先给出表格(表1-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填写。表中备注栏目由学生补充填写未列出的栏目内容,如大气成分、气候变化等,教师根据教材图文适当讲解。
表1-5地球的演化历程信息归纳
地质年代 距今时间 海陆变迁 生命演化 矿产形成 备    注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该部分内容后分小组总结,表现形式和比较项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初步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地球演化具有延续性,如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不断演化发展的历程中,生命演化具有什么主要特点?结合教材图1.25、图1.27、图1.28、图1.30和文字介绍等,可将生命演化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另一条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低等陆生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这两条线与地球的演化历程有对应关系,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说明地球的演化历程伴随着生物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地质年代越古老,形成的生物越低级、越简单。关于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发生的两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不宜做过多解释,学生只需简单了解。
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教师应强调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重大飞跃,并引导学生知晓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是必然趋势,同时地球生物还会不断演化发展。
【活动:通过地质年代表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学生对本节内容比较陌生,也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所以“活动”设置的问题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内容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熟悉相关知识。这些问题在时间上具有递进关系,但这种递进关系并不是思维上的加深,而是以地质年代作为时间主线,明确相应的地质年代地球演化的主要特征,并突出呈现地球生物进化的特点。
教科书中安排的“活动”与“地球的演化历程”内容对应,“活动”以主要地质年代特征示意为主线,结合必要的文字提示,进而让学生了解地球演化历史具有延续性和整体性。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各个阶段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才会逐步进化出更高级、更复杂的生物,且除早期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多细胞生物外,动、植物分化后的进化历程也具有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各个阶段地球环境的变化,如海陆格局变化等。
【自学窗】
1.可建议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化石与生物特征的关系及测年技术等。
2.可提示学生,将“自学窗”与课文联系起来学习。
评价建议
一、评价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参照学业质量标准,可制定本节评价目标(表1-6)。
表1-6第一章第三节教学与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水平1 水平2
化石、地层与地质年代表的关系 知道地层、化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 知道可以依据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地质年代表的划分 知道地质年代表的划分依据 知道地质年代表的划分依据和主要内容
地球的演化历程 知道地球的演化程 了解地球演化历史具有延续性和整体性
地球的演化表现 能结合地球的演化历程,说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 能从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矿产形成、生命演化等角度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

 

二、评价方法
1.纸笔测验。命制试题时既要关注学生是否了解特定地质年代地球演化的特征,还要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地质年代表将整个地球演化历程看成一个整体加以分析。
2.课堂观察。要紧扣重难点观察评估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课堂上要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历程,突出地球的演化具有延续性和整体性;还要关注学生是否明确人类是地球生物演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球的演化历程和人类的发展历程。
三、评价示例(以教材中活动为例)
活动:通过地质年代表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材料略)
对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可参考表1-7。
表1-7活动表现评价及样例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能结合教科书内容对应填写
水平2 能根据地球演化规律和图文提示填写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球的历史 教师教学用书
  • 上一篇: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教学用书
  • 下一篇: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教学用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