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中国地名由来-华中地区(7)

时间:2022-07-14 归属:人文地理

邵东县:

位于东经111.7°,北纬27.2°,在湖南省中部,邵水之畔。原属邵阳县,1952年析置邵东县,因在邵阳县之东,故名。

洞口县k:

位于东经110.5°,北纬27.0°,在湖南省西部,资水上游。1952年设洞口县,因县治在洞口镇,故名。

武岗市:

位于东经110.6°,北纬26.7°,在湖南省西南部,资水上游。晋置武冈县。因县北有武冈山,故名。据《水经注》:“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岗。”1994年设市。

新邵县:

于东经111.4°,北纬27.3°,在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1952年析新化、邵阳二县地置新邵县,以二县首字得名。

绥宁县:

位于东经110.8°,北纬26,4°,在湖南省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据《今县释名》:“宋收复蛮地置县。”取安抚太平之意。

新宁县:

位于东经110.8°,北纬26.4°,在湖南省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据《今县释名》:“宋置,县境邻接蛮猺,有新寨水,自县西来。”似因新寨水得名,又寓安宁之意。据《新宁县志·原叙》云:“宁邑者,古徽州薛竹地也。而南宋改曰新宁,意以绥定之后,不可不有新之宁也。”

隆回县:

位于东经111.0°,北纬27.1°,在湖南省中部偏西,资水上游。明洪武时置隆回巡检司,清因之,1947年固置隆回县。县因隆回乡命名。

城步苗族自治县:

位于东经11.3°,北纬26.3°,在湖南省西南部。本宋城步营,明初设城步巡检司,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设城步县。1955年改今名。县因城步砦而得名。

十堰市:

位于东经110.7°,北纬32.6°,在湖北省西北部。清置十堰堡。保北有牛头山,为百二河发源地,北流入江汉。居民利用百二河拦水筑堰,共有头、二、三、四、五、六个堰,另外还有四堰。在头堰符近设了一个管理水利的机构,驻地名为十堰,意在标示管理范围。十堰以此得名。1969年设十堰市,1973年改为省辖市。

丹江口市k:

位于东经111.5°,北纬32。 5°,在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水库南岸。1983年设丹江口市,均县撤销并入。因临丹江下游的丹江口水库,得名。

郧县:

位于东经110.8°,北纬32.8°,在湖北省西北部,与陕西、河南省相邻。古郧子国地,汉为郧关,属长利县,蜀先主封申躭为郧乡侯即此,晋因置郧乡县,因郧乡得名。元改郧县。

竹山县:

位于东经110.2°,北纬32.2°,在湖北省西北部,邻接陕西省。据《今县释名》:“西魏置,有黄竹山,在县东百里,一名黄山岭,山上竹色皆黄,县以此名。”

房县:

位于东经110.7°,北纬32.0°,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以四川省(即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为邻。古房国地。隋置房州,据《元和郡县志》:“县西南有房山,有石室如房,因名”,明置房县。

郧西县:

位于东经110.4°,北纬32.9°,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据《郧西县志):明成化十二年,设郧西县.郧西因在郧县之西而得名.

竹溪县:

位于东经109.7‘,北纬32.,在湖北省西北部,与四川(今重庆,天津四注)、陕西省为邻。明置竹溪县。据《竹溪县志》:“竹溪因城西五里竹溪河得名。”

随州市:

位于东经113.3°,北纬31.6°,在湖北省北部,武汉市西北。春秋为随国地,据《水经注》:“楚灭随以为县”,以国为名。汉置随县。1979年设市。

仙桃市:

位于东经113.4°,北纬30.3°,在湖北省中部,汉江南岸。据《今县释名》:“粱置郡,隋改县,在沔水之阳。”又“汉有沔阳,属汉中郡,如淳曰,此方人谓汉水为沔水,颜师古曰,汉上曰沔。”1986年改设仙桃市,因镇得名。

天门市:

位于东经113.1°北纬30.6°,在湖北省武汉市西。据《大清一统志》:雍正四年(1726年)因避康熙皇帝陵寝名之讳,遂改景陵县为天门县。因县城西北三十公里处有天门山而得名。1987年县改市。

潜江市:

位于东经112.8°,北纬30.4°,在湖北省武汉市西,汉江南岸。宋置潜江县,汉水自石城北分流为潜江,一名芦洑河。据《水经注》:“潜水盖汉水枝分潜出,故受其称耳”。1988年设市。

神农架林区:

位于东经110.6°,北纬31.7°,在湖北省西北边境,大巴山区。因神农架山峰而得名。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在此遍尝百草,为民除害。为省辖林区,1981年曾设神农架县,后废。

武汉市:

位于东经114.3°,北纬30.5°,在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合流处。1949年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置武汉市,取三镇首字为名。

黄陂县:

位于东经114.3°,北纬30。 8°,在湖北省武汉市以北,滠水流域。据唐代《黄陂记》:“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驻,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来由也”。一说源于三国时期,“黄”指黄祖兴建的城垣“黄城”,“陂”指武湖。黄陂为黄城和武湖的合称。北周置黄陂县。

新洲县:

位于东经114.8°,北纬30.8°,在湖北省东部,武汉市东北,长江北岸。1951年由黄冈县析置。据《乾隆黄冈县志》:“邾县俗名新洲,又名旧州。”唐末因地处举水冲积平原,在“州”前加“水”旁,以示区别,遂名新洲。

咸宁市:

位于东经114.2°,北纬29.8°,在湖北省武汉市南。唐置永安镇,南唐为永安县,宋避永安陵名,因改咸宁县,其意近。1983年设市。

蒲圻市:

位于东经113.8°,北纬29.6°,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三国黄武二年(283年)置蒲圻县。据《元和郡县志》:“蒲圻湖在县东北,湖多蒲草,吴帝立蒲圻县,因蒲圻湖为名。”1986年设市。

嘉鱼县:

位于东经113.9°,北纬29.9°,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隋代以其地多生鲇鱼置鲇渎镇,南店升为县,取南有嘉鱼之意。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中国地名由来 华中地区
  • 上一篇:中国地名由来-西北地区
  • 下一篇:中国地名由来-华南地区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