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在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进入地球的阴影部分,出现月面变暗的现象,叫做月食。月食只能发生在“望”,即发生在农历十六日前后。由于黄白交角的存在,所以并不是每个望日都会发生月食,而只有当月球运行到黄白交点附近时,才可能发生月食。月食分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则发生月全食;月球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则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属于本影月食。有时月球并不进入本影,而只是进入半影部分,则称为半影月食。根据公元前1500年—公元2500年间所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9729次月食的统计,每世纪平均发生半影月食89.0次,月偏食83.8次,月全食70.4次,总计每世纪平均发生243.2次。月食时,面对月球的地球部分,可以同时看到月食,所以对于某个具体地点来说,大约可以看到上述半数的月食。月全食的过程可分为:半影食始、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半影食终七个阶段。月偏食时没有食既和生光阶段。半影月食只有半影食始、食甚和半影食终阶段。月食程度的大小是用“食分”来表示的。月食和日食一样,也具有223个朔望月的沙罗周期。我国最早的月食记录大约出现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公元前十三、十四世纪的甲骨文中。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