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稻仍是该国最重要的农作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值的 50%以上;总产 量发展也较快,已达 1,400 万吨左右,相当于战前平均年产量的近两倍。然 而因国内需求量增大,故出口量尚不足战前的四分之一,但稻米始终是缅甸 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约占出口总值的 40%以上。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最重要 的稻谷产区。所产的“仰光米”,誉满全球。越南过去也是世界主要稻米出 口国之一,“西贡米”曾风靡一时。但自六十年代以来,因连年战争等社会 原因,不仅已无稻米出口,反而连年大量进口。菲律宾在殖民地时代粮食不 能自给,后因采取一系列社会措施,开展“绿色革命”,推广高产稻种,产 量增长很快,现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且还有余粮出口。印度尼西亚等原来 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国家,近年来稻谷的生产也有一定发展,稻米自给率 也在不断提高。作为整个东南亚地区来说,不愧是世界“稻米出口之乡”, 稻谷生产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天然橡胶原产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1878 年被移植到东南亚。由于世界 汽车工业等的需要,殖民者在这里强迫种植橡胶,生产发展很快。自 1914 年起,东南亚天然橡胶的产量一直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天然橡胶 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地区。天然橡胶成为本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全区共 有橡胶园 500 多万公顷,均占世界 80%以上,年产橡胶约 300 多万吨。橡胶 在东南亚各国都有广泛种植,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为世界三 大产胶国,分别占全区总产量的 50%、30%和 16%。马来西亚被称为“橡胶 王国”,占世界橡胶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年产胶量约占世界的 40%以上, 其中绝大部分供出口,约占世界天然橡胶总贸易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最大 的天然橡胶出口国。在马来西亚全部耕地中,橡胶种植面积约占一半,全国 有四分之一的居民直接或间接赖其为生。胶园主要集中在马来半岛西海岸的 狭长地带。印度尼西亚在六十年代以前,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提供了出口 总额的半数以上,近二十多年来,由于石油等工矿产品出口大增,使热带作 物的比重下降。目前橡胶种植面积约有 200 多万公顷,全国有割胶工人约 200 万人。泰国割胶工人也不下 50 万人,包括家属在内,依靠橡胶业为生的人约 有 300 万之多,橡胶种植面积约占本国全部耕地面积的一半。新加坡是一个 重要的天然橡胶贸易中心和集散地,每年从中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由 上可见,橡胶生产在东南亚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东南亚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以锡和石油最为重要。东南亚 是世界著名的环太平洋锡钨矿带的一部分,这里的锡钨矿带起于印度尼西亚 的勿里洞岛、邦加岛,向北经马来半岛的西部和缅甸的丹那沙林海岸,一直 延伸到缅甸掸邦高原西部的耶恩干。除了缅甸的钨藏量较多外,其它地区主 要产锡。锡的探明储量约 500 万吨,占世界一半以上。东南亚采锡历史悠久, 其产量自本世纪以来一直居世界首位,1980 年共采锡 14 万吨,约占世界总 产量的 60%。马来西亚的采锡量占世界的五分之二,居第一位,有“锡王国” 之称。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采锡量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三位。三国所产锡砂绝 大部分用于出口,因而它们也是世界最重要的锡砂供应地。 东南亚地区的陆上和海域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约 30 亿吨,其 中三分之二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其次为马来西亚、文莱等,全区现有油气田 400 多个。东南亚开采石油的历史较长,近代化生产于十九世纪末在缅甸和 印度尼西亚相继发端,此后马来西亚、文莱也开始产油。二次世界大战前全 区年产原油达 1,500 万吨,为当时东方最大的石油产地。自六十年代以来, 由于对近海油田的勘探极为活跃,储量和产量均迅速上升,现年产原油达一 亿吨以上。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是东南亚传统的主要石油出口国。石油是印度 尼西亚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其出口值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油 田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爪哇和伊里安查亚等地区,其中以北干 巴鲁油田储量最大,达七亿多吨,属世界特大油田之列。近年来马来西亚原 油产量增长很快,并有一定出口。石油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 1980 年石油出口已跃居国内出口商品的首位。东南亚其它国家近 年来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开采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石油工业在东南亚 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