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北京地貌-地貌特征

时间:2023-01-16 归属:北京自然地理
  北京地貌是由西北山地和东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在古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外营力长期影响和作用下,决定了北京地貌的基本轮廓,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本市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有四个山峰的高度接近或超过2000米,百花山海拔1991米,白草畔2035米,东灵山2303米,海坨山2334米,为全市的最高点。平原海拔一般不超过100米,绝大部分为30—5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大石河和拒马河,各从山地流向平原,贯穿整个东南部,并构成了北京地势最低的地段,其海拔仅8米。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2295米,这为农、林、牧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地貌基础。总的地貌轮廓支配着境内河流的流向和格局,北京地表水系均属海河流域,主要包括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和蓟运河五大水系,这些水系最后一般都流向东南,形成了反映地势总倾斜的似扇状水系。这种地势轮廓给水利工程和灌溉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地貌条件,在西部和北部,可以利用山高谷深,水源较丰沛的特点,修筑大中小型水库(如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白河堡水库等)或按自然坡度挖渠(如京密引水渠、永定河水渠,潮河总干渠等),为平原区提供灌溉和城市用水水源。
(二)地质构造明显地控制着地貌形态
  1.山地和平原的分异
  北京的山地与平原这两个大的地貌单元,从地质历史上看,白垩纪初,也就是燕山运动,北京就进入了地质史发展的新阶段。西山和北部的军都山上升为剥蚀区,对西山来说,剥蚀区的东界大体与黄庄—高丽营断裂线相吻合,该断层以东便是沉积区,沉积了早白垩纪地层,总厚度超过1000米。根据平原地质图提供的资料,早白垩纪沉积层的东界被限制在良乡—前门断裂以西。在更东的方向上,未发现有早白垩纪原地层,足见它是代表了早白垩纪地层沉积的范围,而不是剥蚀后残留的褶皱地层的一翼。良乡—前门断裂以东,至少有一定范围也作为早白垩纪沉积层的物源地。因此,在坨里出露的及平原下埋伏的早白垩纪沉积层分布的范围,大体上代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断裂升降形成的山间断陷盆地的底部平原。而从坨里砾岩和钻孔中所见白垩纪沉积,以碎屑岩为主,岩石成份以中酸性火山岩居多,含有燧石和砂岩,大致说明物质主要来自火山岩分布区域。在该层东部的剥蚀区,主要是从元古界到中奥陶纪的碳酸盐岩石。说明北京山地的雏形是在燕山运动奠定的,山地和平原的分界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2.地质构造控制着山地地貌的骨架
  由于地质构造对于山地地貌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所以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地骨架和外貌深受地质构造的控制。根据构造和沉积的特点,北京西北部山地在大的构造单位上属燕山沉降带,但山地内部仍有较大的差异,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划分。大致北部的昌平、延庆、密云、怀柔、平谷一带,属于刚性且自下古生界以来长期抬升,缺乏后期岩石沉积的凸起部分。西部门头沟、房山一带则属于中生界,有一定幅度的下沉接受沉积而较为凹陷的部分。这两部分所表现的构造形式、活动情况均有不同,其地貌上的特征也各异。北部刚性的突起部分褶皱比较缓和,但断裂比较发育。山地走向以东西向为主,构造上表现的是若干宽阔的背向斜、穹窿构造和两组近于直交的断层——一组北东—南西走向,另一组北西—南东走向。北部山地在外形上呈断块状,少有绵长的连脉,而且有大小的山间盆地,山麓线平直,山地与平原的分界线明显而规则,由于各断块在抬升量方面略有差异,各地山地的剥蚀面也有起伏变化。北部山地的河流,往往有沿上述两组断层发育的现象。如妫河、潮河、潮白河干流都取北东—南西流向,而怀河、汤河则是北西—南东流向,这些河流都显著受构造线的控制。西部山地是较为柔性的古生界、中生界凹陷部分,遭受褶皱的影响大。特别是门头沟地区,沉积了深厚的古生界、中生界岩层,因为造山运动的影响,使岩层褶皱成为许多条状排列的背向斜。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貌特征 北京地貌
  • 上一篇:北京地貌-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
  • 下一篇:北京地区的矿产资源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