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北京地貌-地貌特征(4)

时间:2023-01-16 归属:北京自然地理
  西山山地内河谷两侧唐县期的标准,以清水河谷地最为典型,该谷地两侧,波状起伏的低山,丘陵夷平面脉络清晰,海拔高程500—700米,与河谷相对高差100—250米左右,可划为高低两个层次,高层局部地带有强风化砾石层,黄土广泛分布。另外,在房山区的上方山有两个溶洞层,两层峰林地貌,在上层的朝阳洞中发现非灰岩强风化砾石层和坚硬圆球状石英砾石以及红色粘土,海拔高程700米,下层洞穴有云水洞、一斗泉、旱龙潭,海拔500米,归为唐县期。总之,以上三个地点唐县期可以相互对比,北京西山山前和山地内部在河谷两侧的唐县期有高低两个层次,低层次由山前谷侧海拔150米过渡到山内500米,高层次由山前谷侧海拔250米过渡到山内700米或更高一点。两层之间相对高度为100米到200米左右,低层次高于河床一般100米,高层次高于河床200—300米。北山夷平面在总的不断上升的趋势方面是一致的,但因大小不一的断陷盆地和断块的差异上升的影响,夷平面抬升的幅度在各块之间是有差异的,因而所表现出的夷平面和阶地的高度是互有起伏的。例如青龙桥山顶所普遍存在着的1070米夷平面,在关沟两侧则以920米甚至830米出现。关沟东园附近第二级阶地高出河床30米,而与关沟仅隔一条狭窄山脊的向潭沟第二级阶地高出河床达50米,这些都是上升幅度不同所造成的。尽管如此,在有些地区,仍可以参考西山夷平面作为划分的依据。如密云水库的北台面海拔800米—1000米,唐县面海拔400米—600米。地貌的成层性,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其它自然要素的水平和垂直分异,为农、林、牧生产提供了分层布局的可能性。
(五)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
  北京山区的河流,主要的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大石河、拒马河等河流,这些河流共同的特征是:发源地较远,河谷结构较复杂,为成型的河谷。主要河流一般都发育了三级阶地,其中以二级阶地发育最好,保存也较完好。现将北京山区主要河流阶地级数列表如下:河流阶地是北京山区较普遍的河谷地貌。这里地势较平,水源充足,不受洪水威胁,对山区人民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是较好的农田分布地区。公路、铁路、居民点和少量工厂多分布在低阶地上。另外,在阶地冲积层中,往往还富含沉积砂矿。
(六)山区有泥石流发育
  据调查,本世纪以来北京山区泥石流的发育是较普遍的。其分布特征,在时序分布上是间断性的,在地区分布上是成片的。北京山区泥石流多在多雨的年份,发生的具体时间与多日降水后,集中暴雨的出现相一致,与洪峰关系密切。北京山区泥石流的发生在时序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和间断性的特征。如西山只在1924年、1929年、1939年、195O年、1954年、1956年六年中发生了泥石流;北山只在1909年、1924年、1929年、1939年、1969年、1972年、1982年七年中发生了泥石流。这说明泥石流的发生,除了物质基础、地貌等条件外,还与动能条件相联系,而泥石流发生的动能条件是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北京山区泥石流的地区分布特征,除了与暴雨中心分布一致外,还与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等有关。在火山岩体地区,尤其是在接触带附近,一般岩石比较破碎,易发生泥石流,如军都山中段的南北坡。在断裂带附近,岩石比较破碎,容易发生泥石流,清水河和大石河流域都属此类。在两组斜交构造节理上,坚硬岩石更易破碎,形成厚层堆积,为泥石流发生创造了物质基础,在既有汤河口—怀柔断裂和又有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斜交节理影响的云蒙山西坡地带,成为泥石流集中分布的地区。据初步调查,北京山区发生泥石流的沟谷约286条,其中西山为92条,北山为194条。而泥石流在地区分布上是成片的。
  西山的清水河和大石河为一大片,北山的军都山中段为一大片;平谷东部为一小片,怀柔北部,延庆东部和密云水库北为一小片。北京山区在构造线上及其附近的泥石流的条数,北山有138条,西山有63条,共计是201条,占北京山区泥石流总条数的70.3%。北京山区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多为源头短小的沟谷,一般没有次一级的支流汇入。发生泥石流的沟谷走向以北东向与北西向为最多,北山北东—南西向的66条,北西—南东向的78条,西山北东—南西向和北西—南东向的分别是28和31条,合计为203条,约占71%。北京山区发生泥石流的沟谷纵坡,主要在10°—29°之间占的比例大,占87%,大于或等于30°和小于10°的沟谷发生泥石流的机会很少,仅占13%。这是因为大于30°的沟谷不利于松散堆积物的累积。沟谷纵坡小于10°时,在暴雨作用下,水流动能不足,也不易发生泥石流。在纵坡度为10°—29°的沟谷纵坡里,泥石流发生的比例北山为87.6,西山为85.9%,比例相近。不同的是,北山泥石流集中发生在10°—19°的占65.4%,西山集中发生在20°—29°的占45.7%,显然西山区纵坡大于北山区。北京山区泥石流垂直分布的规律与北京山区发育的几个交切侵蚀面有关系。泥石流发生区平均高程西山区高于北山区,全市平均高程为633.7米,西山区为787.5米,北山区为560.8米;西山泥石流集中在600—1000米之间的占66.3%,北山区泥石流集中在300—800米之间的占61.6%。这说明西山区的600—1000米为高交切侵蚀面,北山的300—800米为中交切侵蚀面;西山高程在300米以下没有泥石流发生,而北山在300米以下却占11.2%,这样把300米以下到现代河床确定为低交切侵蚀面是否更为合适。对于北京山区泥石流的成因分析,除了地质、地貌因素外,还要考虑气象、水文、土层和植被等因素。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貌特征 北京地貌
  • 上一篇:北京地貌-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
  • 下一篇:北京地区的矿产资源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