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植被演替的影响因素

归属:地理基础知识 2023-12-05 

1.植被演替的影响因素

  ①内部因素,也是根本原因。如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②外部因素,也是引发群落演替的重要条件。比如洪水、洪水、干旱、火山喷发、火灾、建造水库、过度砍伐森林等。

2.植被演替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

  ⑴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包括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这两者的变化是植被演替的主要动力。

  【高考链接1】

  (2020·全国卷 I)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⑵土壤:由于土壤条件如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向一定方向改变而引起的群落演替。

  【高考链接2】

  (2022·湖南卷)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4--6题。

1.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胡杨涵养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地下水埋深浅 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3.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有机质减少 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土壤含盐量增加 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⑶动物:由于动物的作用而引起的群落演。例如,原来以禾本科植物为优势的草原,植株较高种类较多,在经常放牧或过渡放牧之后,即变成以细叶莎草为优势成分的低矮草原。

  ⑷灾害:如火灾的发生引起的群落演替。

  【高考链接3】

  (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火灾给森林生态系统会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频繁及重度的森林大火,会对高纬度地区的不同植被类型和群落、土壤环境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图示意阿拉斯加的黑云杉林区1971年重度火烧后部分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1)分析短期内森林火灾对本地区碳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

(2)判断森林大火后上图中最先恢复的植被种类,并说明理由。

(3)总结火灾后草本植物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⑸人为因素:指在人为因素干扰之下,引起的群落演替。如顺向演替中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逆向演替中的砍伐森林,过度放牧。

  【高考链接4】

  (2022山东卷)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

1.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 灌丛草地 ② 草甸沼泽 ③ 落叶阔叶林 ④ 常绿硬叶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考链接4答案】

  1.A 结合图中纬度,该地为热带,因此即使雨林退化气候也不变,不会从热带植被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因此③④错误。国家公园内本来的雨林退化,但是该地水热条件好,植被会重新再更替与演变,最可能先从草本开始,然后是灌丛,因此①②正确。

  【高考链接5】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0分)

  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21世纪初,在草原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

  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

  【高考链接5答案】

  ①禾本科牧草能够获得相对充足的氮素供应,长势改善;

  ②禾本科牧草能竞争到更多的生长空间,覆盖度和多样性提高;

  ③豆科牧草在种间竞争中的优势减弱;

  ④豆科牧草部分资源被禾本科牧草侵占,覆盖度和多样性减小;

  ⑤群落结构改变,多样性增大,但优质的豆科牧草减少,杂类草增加;

⑹内因动态演替:是指群落内部的植物体改变了生态环境而引起的演替。

  【高考链接6】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垫状点地梅是一种先锋植物(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是我国特有物种。它常其形成致密的垫状结构,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它通过自身特殊的形态结构改变微环境,从而可以为其他植物的迁入和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下图示意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图中深色圆面积代表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及垫状点地梅的景观图。

(1)分析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变化的主导因素。

(2)分析垫状点地梅植物体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气温的原因。

(3)分析垫状点地梅作为先锋植物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高考链接6答案】(1)在海拔4900m以下,温度虽然逐渐增加,但降雨量却不断减少,垫状植物的盖度也明显减小。在海拔4900m以上,降雨量虽然还在增加,但受温度逐渐降低的影响,垫状点地梅的盖度则逐渐降低。由此来看,垫状点地梅的分布同时受水热因子的控制。因此,在海拔4900m以下,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在海拔4900m以上,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垫状点地梅生存的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垫状点地梅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平均温度高。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保温作用强,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

  (3)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留住水分和热量,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

  【高考链接1答案】

  第1题,选A 第1题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看图联想,亦即树往上长了很多),但近年趋于稳定”,说明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近年来新生长出来的树,所以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幼树,A对。根据“只有其下部(就是山体海拔低的地方)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和“结实线基本稳定”,可推断林线附近不可能有结实树,也不可能有混生,B、D错。

  第2题,选C 第2题根据材料“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知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意思就是寒冷结种子困难,我们可以反推:结种子主要在夏季,也就是生长季主要在夏季。)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生长季稳定(也就是夏季温度变化不大,长度也稳定),决定林线上限的是冬季气温(冬季气温决定树能不能活过冬季来到生长季),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北坡冬季升温幅度大,导致林线快速上升。故选C。

  (注:林线快速上升还有一个条件是:有种子。根据补充资料可知,岳桦树借助风传播种子,沿着沟谷向高山伸展)

  第3题,选D 第3题,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继续缓慢升高而降水稳定则会导致长白山北坡林线继续上升,A错误;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不是影响林线变化的原因,B、C错误;岳桦结实线(结种子区域最高的地方)稳定,即岳桦林种子分布的海拔上限稳定,因而限定了岳桦林的种子传播范围(风只能把种子从结种子的地方吹到一定高度,不能再高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林线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过了种子传播范围,就会趋于稳定,因而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D正确。

  【高考链接2答案】

  1.B 2.A 3.B

  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①错;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②对;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由材料“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降,③对;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材料“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可知,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④错。故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故选B。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为浅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A正确,C错误;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因此水分竞争力并不强,排除B;该区域地下水埋深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其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排除D。第3题,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由于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B正确;草本根系较浅,与灌木的水分竞争中,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排除D;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C。

  【高考链接3答案】

  (1)影响:森林火灾将原本储存于植被体内的碳元素,通过燃烧释放的碳部分进入大气。部分以草木灰(固态无机碳)的形式补充表上。部分草木灰(固态无机碳),随着雨水淋溶进入水体中。

  (2)草本类。理由:草本类植被较苔藓类植被根系更发达,火灾后地下根系保存较为完好,后期恢复较快。草木类较乔木黑云杉等级更低,恢复所需时间更短。

  (3)变化情况:先快速增加,后有所下降。

原因:火灾后乔木(黑云杉)被毁,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草本植物光照条件极大改善,促进其快速恢复及生长。后期随着乔木逐渐恢复,林下光照条件变差,草本植被覆盖率有所下降。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中地理 植被演替
  • 上一篇: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土壤的组成
  • 下一篇: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植被演替的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