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因地制宜--植被与自然环境协调

归属:地理基础知识 2023-12-05 

森林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及其它林产品,又是一种环境资源,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但森林又不是万能的。

不是所有地方的生态环境治理都需要植树造林,因为树木的生长一般要求年降水量在400m以上。所以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就不能盲目的植树造林。

不是所有树都可以任意成林的,正所谓因地制宜,栽种时要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让树林在它该存在的地方存在。一旦有外来树种大规模入侵,必将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妨碍其它生物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破坏原有的食物链,减少以原树林为食的动物数量。

【高考链接8】

1.(2021·河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

 

 

【高考链接9】

 

 

(2018·海南)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高考链接8答案】

 

 

答案:(1)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被以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被为主。

 

 

(2)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坡面含水量下降,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使蒸发加剧,土壤变干;森林退化,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

 

 

(3)植被合理配置应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水热资源分布的差异,谷底水热资源丰富,应以林地为主;山坡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应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山顶水热较为缺乏,应以耐寒、耐旱的草本和灌木为主。

 

 

【高考链接9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中地理 自然环境 植被
  • 上一篇: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植被演替的
  • 下一篇: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植被对自然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