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4)

归属:地理基础知识 2021-06-20 

考点三 等温线图的判读(常考22类基础图示之五)


【例3】 (高考经典题)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答案 (1)C (2)A

读图流程
第一步:明确主体要素
该示意图为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曲线图。
第二步:区域定位
据图中经纬度以及海陆轮廓信息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台湾岛部分地区。
第三步:分析曲线走向
据图中信息可知,台湾岛东部年均等温线密集,且中间低,四周高,等温线大致南北延伸,与台湾山脉走向大体一致。
第四步:确定转换点
从图中可知①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虽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但由于地势较低,空气抬升冷却不明显,降水较少。

(2019·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联考)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  )
A.0<P<10 20<Q<30                       B.-10<P<0 30<Q<40
C.0<P<10 30<Q<40                       D.-10<P<0 20<Q<30
(2)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洋流                               B.纬度、地形
C.海陆位置、地形                           D.纬度、洋流
解析 第(1)题,图示等温线间距是10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Q地处北非,是热带沙漠气候,由此可判断Q的温度在30~40 ℃;P地处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温度在-10~0 ℃。第(2)题,乙地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地区;乙地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处在中纬度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甲地地处大陆东部,冬季受寒冷冬季风的影响强,降温明显。
答案 (1)B (2)A

素养 区域认知:两地气温差异比较
[2015·全国卷Ⅰ,3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 ℃~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 ℃~-2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分)
解析 本题考查冻土的成因。结合材料中多年冻土的介绍,可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回答。
答案 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 ℃~1 ℃,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 ℃~1 ℃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大气运动 气温 大气受热过程 冷热不均
  • 上一篇: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正午
  • 下一篇: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