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精选解析版3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4-09-26 
一.选择题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靠近主城区、人口集聚的乡镇被改为城市街道,以进一步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近年来,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部分城市人口规模减小,如有“中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2023年初推动外围城区的部分街道改为乡镇,即“撤街设镇”。
1.近年来,伊春市人口主要流向   A.乡村      B.小城镇      C.郊区      D.大城市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春属于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城市,人口主要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流动,D正确;乡村、小城镇、郊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伊春更低,伊春市人口不会主要流向这些地区。答案D
2.伊春市推动外围城区“撤街设镇”的主要目的是
①收缩主城区规模,减少城市的管理成本      ②引导资金向主城区集中,提高城市等级
③控制主城区人口数量,降低商品房价格      ④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东北地区城市人口大量流出,街道的人口密度下降,经济发展放缓,达不到设立街道的标准,相比街道,镇的自主发展权限更大,故“撤街设镇”能够给予乡镇更多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其更好地发展经济,④正确;“撤街设镇”有利于收缩主城区规模,减少城市管理成本,①正确;“撤街设镇”无法降低商品房价格,③错误;“撤街设镇”可以引导资金向主城区集中,但无法提高城市等级,②错误。答案D
3.伊春市今后城市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①因地制宜,发展森林食品等相关产业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人才回流
③发展高架、地铁等立体交通,完善基础设施  ④紧凑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伊春的森林资源很丰富,可以发展森林食品等相关产业,①正确;伊春地处黑龙江,经济与科技不发达,因此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错误;伊春的人口外流严重,加之城市规模较小,不适合发展高架、地铁等立体交通,③错误;伊春人口减少,城市发展应紧凑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用地,④正确。答案C    
海鲜陆养是指在内陆采用“盐碱水改良养殖”或“淡化养殖”鱼虾、贝类等海产品的一种养殖模式近年来,M公司通过安装调温系统、水体pH调控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在新疆阿克苏成功实现“海虾淡养”,其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下图示意M公司“海虾淡养”过程示意图。
图片
4.新疆发展海鲜陆养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农业结构      B.提升养殖技术      C.供应本地市场      D.出口国外市场
【解析】新疆距海远,沿海地区的海鲜运往新疆保鲜困难,运输成本高,因此新疆海鲜陆养的主要目的是供应本地市场,C正确、D错误;发展海鲜陆养可以完善新疆农业结构,但这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养殖技术的提升能够保障新疆海鲜陆养的成功,但其不是海鲜陆养的目的,B错误。答案C
5.M公司在阿克苏实现“海虾淡养”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劳动力的缺乏      B.农业用地短缺      C.交通运输困难      D.水体性质差异
【解析】南美白对虾是新疆阿克苏从沿海引进的海水虾苗,在阿克苏地区使用高山冰雪融水将其生存的咸水淡化,使其适应淡水养殖环境,因此养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水体性质的差异,D正确。该地采用大塘养殖,对劳动力的需求不高,A错误;用地短缺和交通运输困难不是养殖过程中的主要困难,B、C错误。答案D
6.M公司能够在新疆阿克苏实现“海虾淡养”,得益于
A.养殖历史悠久      B.养殖技术先进      C.养殖成本较低      D.气候条件适宜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南美白对虾是新疆阿克苏从沿海引进的海水虾苗,M公司能够在新疆阿克苏实现“海虾淡养”,主要得益于其养殖技术先进,B正确。由材料“近年来”可知,该公司海虾养殖的历史不悠久,A错误;M公司在实现“海虾淡养”的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智能设备,养殖成本较高,C错误;新疆气温年较美大降水少气候条件并不适官,D错误。答案B
贵州省安顺市的屯堡(屯垦的军士建设的村寨)星罗棋布,这里的房屋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和江淮遗风。鲍家屯建设了十分完善的水利工程,逐级分水,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格局。鲍家屯是600多年前的鲍家先祖建设的。下图为屯堡位置及景观图。    
图片
7.屯堡房屋内部结构具有徽派风格和江淮遗风,反映了
A.原住地民居的建筑特色 B.当地气候较寒冷干燥 C.迁入人口的文化传承 D.加固房屋以抵御地震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本地地处贵州,房屋却有徽派风格和江淮遗风,这与当时屯田戍边政策有关,部分外地人口迁入本地,使本地出现具有徽派风格和江淮遗风的建筑,C正确、A错误;当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B错误;抵御地震与建筑风格关系不大,D错误。答案C
8.鲍家屯建设完善的水利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
A.引水自流,便于灌溉  B.河绕屯堡,利于防卫  C.就近取水,方便生活  D.分流河水,减少洪灾
【解析】据材料“鲍家屯建设了十分完善的水利工程,逐级分水,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格局”可知,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上游水根据不同的海拔分流,引水自流,便于灌溉,A正确;材料提到“两河绕田坝”,可判断该水利工程主要影响农业发展,在军事防卫和生活取水方面作用较小,B、C错误;完善的水利工程可以分流河水,减少洪灾,但这不是其建设的主要目的,D错误。答案A
某团队研究了青海湖水位变化,结果表明,青海湖水位在2005年之前整体呈下降趋势,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2005—2023年湖泊水位整体上升。图1为青海湖流域及气象、水文站点分布示意图,图2为青海湖水位年内变化图。    
图片
9.青海湖水位从11月到次年4月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较多      B.流域温度较低      C.入湖径流量大      D.地下水补给稳定
【解析】青藏高原冬春季气温较低,光热条件较差,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少,A错误;该流域海拔高,冬季温度低,湖面结冰期长,蒸发较少,湖泊水位稳定,与地下水补给状况关系不大,B正确、排除D;该时段入湖径流多处于结冰期,河流封冻,入湖径流量小,排除C。答案B
10.推测该湖泊未来长期水位变化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先上升后趋平        C.先上升再下降        D.阶段性上升
【解析】由于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增多,该湖泊入湖水量大于支出水量,水位上升,到一定时期,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减少,湖泊面积增大导致湖面蒸发量增大,此时该湖泊入湖水量小于支出水量,水位下降。答案C
长白山地下森林又称谷底林海,是长白山北坡海拔最低的景点,其形成与火山和地质活动有关。地下森林位于深谷之中,谷底长约3000米、宽约1000米,深谷两侧崖壁高50—60米,谷底分布有厚厚的苔藓层。
11.推测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是
A.火山活动—沉积物积累—断裂下陷—森林形成  B.火山活动—断裂下陷—沉积物积累—森林形成
C.沉积物积累—断裂下陷—火山活动—森林形成  D.沉积物积累—火山活动—断裂下陷—森林形成
【解析】森林形成的先决条件是沉积物积累形成土壤,推测应先发生火山活动,形成多个火山口,之后发生断裂下陷,形成大面积的谷地,而后富含矿物质的火山灰及两侧坡地风化物在谷底沉积,逐渐形成土壤,各种植物种子经风力或流水传播进入深谷,之后逐渐形成森林。答案B
12.地下森林树干底部多苔藓的自然原因是    
A.地下森林较水平地面降水量大                  B.地形凹陷易汇聚水汽,湿度较大
C.树冠遮挡少,光照时间长,蒸发旺盛            D.人类活动较少,对植被的破坏较小
【解析】苔藓喜阴凉潮湿环境,地下森林树干底部存在大量苔藓,说明环境较为阴凉且足够潮湿。地下森林空间尺度较小,降水等气候背景与两侧平地差异极小,排除A;地下森林所处区域地形凹陷,水汽易汇集,不易散失,有利于维持稳定潮湿的环境,B正确;谷底森林树冠繁密,对光照遮蔽明显,蒸发较弱,C错误;人类活动少,对植被破坏小,有利于苔藓附着,但这不属于自然原因,排除D。答案B
13.地下森林所处深谷的土壤
A.粒径大,透水透气性差                        B.土质黏重,有机质含量少
C.矿物质含量丰富,肥力高                      D.以红色酸性土壤为主
【解析】地下森林土壤的形成与火山活动相关,土壤中富含火山灰,矿物质较多,长白山地区的气候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所以此处土壤肥力较高,C正确、B错误;我国红壤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长白山区林下多为暗棕壤,土壤粒径大,透水透气性好,A、D错误。答案C
台风过境会引起海表及次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等的变化。下图示意台风“苏力”经过某探测浮标后测得的垂直方向海水特征数据。
图片
14.台风过境后26 ℃海水等温线深度一般会明显变浅,据此推测下图中四条曲线最可能代表台风过境前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是    
图片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热导率低,导致水温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不均匀递减,图中②③曲线水温随深度增加而上升,排除B、C。由题干可知,台风过境后26 ℃海水等温线深度一般会明显变浅,则台风过境前26 ℃等温线深度应更深,结合图示可知,①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A正确、D错误。答案A
15.台风过境导致海表温度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上升  海水运动      B.上升 海陆分布      C.下降  海水运动      D.下降 纬度位置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台风过境后表层海水温度整体下降,A、B错误;同一海域,纬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台风过境导致海表温度的变化与纬度位置无关,D错误;台风过境会将深层的冷海水抬升到海面上,导致海表温度下降,即海水运动使表层海水降温,C正确。答案C
16.推测此次台风过境后,与海水密度关联度最大的因素是  A.温度   B.盐度   C.气压   D.径流
【解析】海水密度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表层,海水密度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由图可知,在0至100 m深度,海水密度和温度整体呈负相关,在40 m深度以上,海水密度和盐度基本呈正相关,但在50 m深度以下,盐度随深度增加出现波动,但密度未出现明显波动,应是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超过了盐度降低引起的减密效应,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起到了更主要的作用,抑制了密度随盐度波动而产生的变化,温度和密度关联度最大,A正确、B错误;影响海水密度的压力为水压,不是气压,C错误;径流主要通过影响盐度或者本身含沙量来影响密度,台风导致降水,使得径流量增大,入海处海水盐度减小,密度减小,而注入海中的沙量增加,海水密度又可能出现增大情况,二者相互抵消,则径流导致的密度变化较小,结合前面分析,其影响远小于温度的影响,D错误。答案A
研究人员以中国亚热带地区4个阔叶林样地内的木本被子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温带和热带分布型属植物在叶习性和生长型上的差异(下表),并得出“温带、热带分布型属植物生长型组成比例差异主要受光照影响”等结论。    
图片
注:表中“/”两侧数字代表物种数量。
17.下列样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A.样地一      B.样地二      C.样地三      D.样地四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表中“/”两侧数字代表物种数量,在四个样地中,样地三热带物种数量最多,可推测其所在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答案C
18.温带、热带分布型属植物生长型组成比例差异的主要成因是,随纬度升高
A.昼长变短导致光照减少               B.太阳高度减小导致林下直接辐射减少
C.降水减少导致蒸发量增加             D.湿度减小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解析】根据材料“温带、热带分布型属植物生长型组成比例差异主要受光照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纬度升高,太阳高度减小,林木阴影范围变大,林下直接辐射减少,光照减弱,B正确。随纬度升高,昼长不一定变短,A错误。随纬度升高,降水不一定减少,C错误。随纬度升高,湿度不一定减小,且湿度大小对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较小,D错误。答案B
某团队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分为原有企业(成立于2013年以前)和新创企业(成立于2014—2019年)两类。研究发现,近年来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集聚,其中珠三角的集聚优势最为明显,而该产业原有产业基础较弱的南昌市、红河州、郑州市、贵阳市等城市,通过引入龙头企业,成为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业新的集聚中心。下图示意我国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入影响因素。
图片
19.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吸引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数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基础好      B.科技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能源资源丰富
【解析】读图可知,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特征、全球化程度、政府力量。珠三角位于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关联企业发展早、产业基础较好、数量多,A正确。长三角的科技水平和劳动力素质要优于珠三角,B、C错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能源资源均不丰富,且通信设备制造业对能源要求不高,D错误。答案A
20.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业新集聚中心的形成途径主要是
A.发展交通,增加投资                   B.健全配套服务,提供政策扶持
C.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拓市场           D.完善产业链,提升本地劳动力素质
【解析】读图可知,交通、投资和劳动力素质均不是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业进入的影响因素,A、D错误;由材料可知,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业新集聚中心都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不具备科技与市场优势,形成集聚中心主要得益于政府力量吸引龙头企业进入,后期再围绕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所以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业新集聚中心的形成途径主要是健全配套服务,提供政策扶持,B正确,C错误。答案B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1987年意大利在其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区清除了部分原生植被,修筑了斯泰尔维奥滑雪场(位置见下图)。十几年后,滑雪场附近出现冻土融化坍塌,形成洼地,位于滑雪道下方的洼地扩大速度最快。阿尔卑斯山山地植被景观丰富,垂直分异明显。
图片
(1)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斯泰尔维奥滑雪场选址的合理性。(6分)
【解析】分析如下:    
图片
【答案】地处西风迎风坡,且西风经过湖面带来水汽,降雪量大;(2分)滑雪场地处山地阴坡,滑雪道背对太阳,可防止运动员滑雪时出现目眩;(2分)地处山地阴坡,温度低,雪期长,积雪量大。(2分)
(2)推测滑雪场附近冻土融化的原因。(4分)
【解析】分析如下:
图片
【答案】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冻土消融;原生植被被清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地温升高幅度大;人类活动增多,人为热源释放加剧了冻土消融。(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
(3)试判断阿尔卑斯山南北坡雪线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解析】阿尔卑斯山雪线南坡高于北坡。山脉南坡为阳坡,气温高于同海拔的北坡,南坡积雪的融化量大;南坡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强,大部分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山脉北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受西风影响强,降水较多,雪线低。所以阿尔卑斯山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答案】差异:南坡高于北坡。(2分)原因:山脉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积雪融化量大;南坡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强,大部分时间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山脉北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受西风影响强,降水较多,雪线低。(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
(4)试分析阿尔卑斯山对其南部地区气候影响的冬夏季节差异,并解释其原因。(4分)
【解析】阿尔卑斯山对其南部地区的气候影响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大体呈东西走向,冬季山体可以阻挡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使南部地区冬季较为温暖,温度较高;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西风带位置偏南,山脉南部地区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故阿尔卑斯山对其南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冬季更为显著。    
【答案】阿尔卑斯山大体呈东西走向,冬季山体阻挡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使南部地区冬季较为温暖;(2分)冬季西风带南移,山脉南部地区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故阿尔卑斯山对其南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冬季更为显著。
22.(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民间,有很多传统活动,一直从古时流传到了今天。比如每年2月的第三个周日,在山口县就有一个惯例的民间活动。在山口县美祢市的秋吉台国定公园举办的这个传统从600多年以前就存在了,一直流传到现在,是全日本最大规模的烧山活动。这个活动有点狠,一把火把整个山头给烧了,这在平常可是绝对看不见的。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火焰从山脚向上迅速蔓延开来,火焰和烟雾瞬间将喀斯特山地包围起来。约1500公顷大的喀斯特山地由绿色草原变成黑色地毯的壮观景象彻底征服了观光者,烧山活动是代表山口县春天特色的一大景象。每个烧山活动的地方都热闹非凡,大家像来赶集一般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
试分析这个活动产生的可能原因和围观烧山需要做好的准备条件。
【解析】每年2月,草木复苏,烧山可以抑制疯长的杂草,燃烧后的灰烬可以为新芽提供肥料,后来烧山活动演变为一种传统观赏项目,得以保存至今。烧山活动需避开雨天,故围观烧山活动前,需关注天气变化;烧山会使山地由绿色草原变成黑色地毯,白色的鞋子和干净的衣物易被弄脏,需尽量穿耐脏衣物;烧山会产生火焰和烟雾,需佩戴好口罩或面部防护工具,避免呼吸道感染;应提前做好观看攻略,了解烧山的范围,把握观看距离,找寻最佳的观看地点,避免被烧山产生的热气流灼伤。
【答案】原因:早期烧山的目的是焚烧疯长的杂草、培育新芽;后期成为观赏项目,传统活动因此延续下来。(每点2分,共4分)准备条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因天气变化而可能出现延期的情况;烧山的时候,整个地区都会被滚滚浓烟覆盖,所以一定要戴好口罩;最好能准备雨衣,遮住衣服和面部;身着脏了也不心疼的衣服,或者容易清洗的衣服,不穿白色的鞋子;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不建议参加此活动。(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
  • 上一篇: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精选解析版2
  • 下一篇: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精选解析版4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