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1(上海专用)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5-05-04 
一、袭击上海的超强台风“贝碧嘉”(26分)
2024年9月10日晚,中央气象台认定台风“贝碧嘉”生成。9月16日凌晨,“贝碧嘉”发展为强台风级,并于7:30前后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登陆,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

1. 台风“贝碧嘉”是发源于(选择:A.东海  B.南海  C.西北太平洋),所属天气系统是, 台风登录后,临港新城突然出现云淡风轻的晴朗天气,这是因为处于(选择:A. 台风眼区 B. 云墙区  C. 螺旋雨带区 ),盛行气流形成。(4分)
2. 中央气象台监测“贝碧嘉”移动路径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单选 2分)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         
3.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监测该天气系统(   )(不定项选择  3分)
     A.生成时间                                                  B.移动线路               
     C.摧毁房屋数量                                            D.即时位置
4.“贝碧嘉”登陆时,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出海浪红色警报。受其影响,上海和杭州湾地区可能发生(  )(不定项选择  3分)
    A.海啸                              B.风暴潮                          C.赤潮                          D.海水倒灌                
5.“贝碧嘉”登陆时恰逢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日,天文大潮给沿海地区带来更复杂的局面。下列月相能引起天文大潮的是。(不定项选择   3分)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6.判读卫星云图,补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降水情况分析表。(3分)
 
分析角度 得出结论 判断依据
降水量大小 1 云图中白色部分厚、范围广
2 东侧降水多于西侧 3

 

 
7.上海市政府及时发布了“六停”,试表述为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市政部门还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哪些。(4分)
8.该天气系统给上海带来大风,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已经很成熟,列举风电的优势与缺点。(4分)
 
【答案】 1.C   气旋   A  下沉(每空1分,共4分)  
2.A(2分)  3.  ABD(3分,全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4.BD(3分,全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5.AC(3分,全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6. (1)大(2)降水量分布(3)东侧白色云系分布更广(3分)
7.非工程措施: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建立城市防台风应急预案;及时转移沿海地区居民;台风时段减少户外人员作业等。(任答两点,每点1分,共2分)
工程措施:及时加固各类建筑;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改造地下管网、增加排涝设施、铺设透水路面等,做好排水防涝工作等。(任答两点,每点1分,共2分)
8.优点:风电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绿色无污染;发电成本较低。(2分)
缺点:风电具有不稳定性的缺点;风电建设成本高,对技术要求高。(2分)
【1题解析】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源于西北太平洋,台风是热带气旋,台风眼由于空气下沉,出现短暂晴朗天气。
【2题解析】监测台风主要是用遥感监测卫星云图,所以选A。
【3题解析】地理信息技术无法检测房屋摧毁数量,其他可以检测到。
【4题解析】海啸是海底地震和火山引起的,赤潮是因为海水富营养化造成。台风可以引起风暴潮,进而形成海水倒灌。
【5题解析】天文大潮是日地月在直线上,应是初一新月和十五六的满月。
【6题解析】从卫星云图上可判断,降水量大,降水量分布在东部海洋区降水更多,东侧白色云系分布更广。
【7题解析】预防台风措施从非工程措施方面,例如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建立城市防台风应急预案;及时转移沿海地区居民;台风时段减少户外人员作业等。工程措施方面例如及时加固各类建筑;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改造地下管网、增加排涝设施、铺设透水路面等,做好排水防涝工作等。
【8题解析】风电优缺点可以从风电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绿色无污染;发电成本较低;风电具有不稳定性的缺点;风电建设成本高,对技术要求高等方面回答。
 
二、“钻石之国”——塞拉利昂(20分)
材料一:塞拉利昂是“钻石之国”,约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钻石在高温高压的岩浆环境下形成并抵达地表。
材料二:塞拉利昂经济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粮食不能自给,近海渔业资源丰富。中国在塞拉利昂的投资项目有农业、渔业、矿业、建筑、旅游、通讯、加工制造等,中资铁矿项目配有完备的铁路及港口物流运输系统,为该国发展注入活力。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以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表 塞拉利昂近海捕捞渔船平均每月单船产值统计(1995-07~1996-06)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单船产值(万美元) 4.38 3.44 5.97 4.36 4.10 7.99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单船产值(万美元) 10.21 7.18 6.57 4.64 6.61 6.43

 

9. 塞拉利昂河流下游有钻石矿富集,形成过程是:(4分)
①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凝固        ②水流减缓后沉积,钻石富集
③流水侵蚀搬运,碎屑物转移        ④含有钻石的岩石,风化侵蚀
______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以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______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以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______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以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______
10. 弗里敦6~9月降水丰富是因为: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移动,当地受______带影响;此外,南半球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为______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岸有暖流影响;12~次年2月降水较少的原因是受风影响,判断当地植被类型是。(4分)
11. 塞拉利昂的渔业有季节差异,近海渔场的捕捞量雨季______(较多/较少),原因是______(2分)
12. 写出塞拉利昂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并为其农业防灾提出合理建议。(6分)
13. 概述我国在塞拉利昂投资建设大型铁矿项目对当地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9. ① ④ ③② (4分)
10. 赤道低压西南 东北信风  热带稀树草原  (4分) 
11.较多   沿岸的径流量大,营养物质丰富(2分)
12. 洪涝、干旱(两种灾害)(2分)建议:加强对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报,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应对灾害的能力; 对农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4分)
13. 开采铁矿资源,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增加铁矿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加开采铁矿建设有配套的铁路、公路、港口建设,完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提供管理经验和采矿技术,提升该国劳动力素养。(任两点4分)
【9题详解】根据“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钻石在高温高压的岩浆环境下形成并抵达地表”的材料信息可知:钻石属于岩浆岩,最后被河流搬运到下游河滩堆积,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应该是岩浆岩经历外力作用的过程,即先风化侵蚀,岩石破碎,在被流水侵蚀搬运,最后到平坦处,水流减缓,沉积富集,故形成顺序是①④③②。
【10题详解】根据弗里敦气候特征图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多是因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①选A,②选B;南半球信风带为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变成西南风,故③选B;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中低纬度非洲西岸为几内亚湾暖流故④选B,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故⑤选A。
【1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形成渔场的条件主要是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丰富,鱼类饵料丰富,主要是由于寒暖流交汇、盛行离岸风,形成上升流、河流注入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根据塞拉利昂近海捕捞渔船平均每月单船产值统计资料可知,6-9月捕鱼量最多,而这个时候刚好是雨季,,所以此地渔场主要是河流雨季流量大,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12题详解】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此地以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所以其主要灾害为旱灾和洪涝;这两种灾害都属于气象灾害,所以要加强对天气的监测预报,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同时两种灾害都是与降水相关,只是体现在降水过多和降水过少的差异上,所以应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调蓄能力,以此来应对灾害对农业的影响;灾害多发区应该加大宣传教育,提高人民防灾减灾的意识。
【13题详解】根据材料“中资铁矿项目配有完备的铁路及港口物流运输系统,为该国发展注入活力”可知,该项目配套交通设施,所以完善了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中资铁矿项目主要是开采当地铁矿,对当地来说实现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和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增加出口创汇;同时与中国合作交流,中国可以为当地提供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提升当地劳动力素质和相关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三、浙江台州海岛治理及发展(17分)
材料一:椒江位于浙江东部,经台州湾注入东海。椒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700mm,河口径流主要是由降水形成,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e27d097a-03f4-4367-96ca-c055096f2d4b
材料二:台州湾与大陈岛海域盐度数据表
盐度(‰)取样点 2011年 2012年
6月 8月 6月 8月
台州湾 20.687 23.705 17.917 25.789
大陈岛海域 30.778 32.270 27.355 28.130

 

 
材料三:台州市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模式。
@@@57be36b9-490c-41ee-a3d2-72093c88ab63
14. 相较于普通的垃圾回收模式,“蓝色循环”优势有(   )(不定项选择  3分)
A.实现远洋回收        B.提高回收效率        C.居民获益面广        D.垃圾生产减少
15. 台州湾较大陈岛海域盐度,主要是受的影响。台州湾6月份易受锋控制,形成天气,降水较多,盐度较低。8月易受(气旋/反气旋)控制,形成天气,盐度较高。(6分)
16. 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和台州交界处,中生代时期多次火山作用形成流纹岩,属于(  )(单选 2分)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17. 台州近海岛屿众多,晒海鲜是岛村上最具山海特色的风景线,民俗、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依然保留闽南特色。可利用这些特色发展产业。(2分)
18. 海岛渔村与陆地连接的唯一交通工具是客船,远离中心城区,文化、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发展中各个渔村忽略与周边村庄的合作,出现相邻村庄的规划项目高度重叠的情况。针对这些现象试对台州渔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4分)
【答案】14. BC (3分,全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5. 小  入海径流江淮准静止锋梅雨天气暖性反气旋伏旱 (6分)
16. B (2分)
17. 利用渔村的生态禀赋和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滨海度假、休闲渔业、近海垂钓、海上快艇等具有渔村特色的旅游产业(2分)
18. 规划过程中应突破单个渔村的限制,整合周边数个邻村资源,对数个渔村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具有台州特色的渔业村庄联合体,形成规模效益;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海岛与陆地的连通性。(任两点4分)
【14题详解】“蓝色循环”相较于普通垃圾回收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垃圾的回收效率,更快地清除海洋中的塑料垃圾,B项正确。“蓝色循环”模式让居民也能从中获益,如通过回收塑料垃圾换取生活用品等,提高了居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C项正确;但“蓝色循环”并不能实现远洋回收,只是在近海岸地区的海域收集海洋塑料垃圾,A项错误;垃圾的生产是由当地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与“蓝色循环”无关联,D项错误。故选BC两项。
【15题详解】对比台州湾与大陈岛海域盐度数据可知,台州湾较大陈岛海域盐度小,这主要是受地表径流的影响,台州湾位于椒江入海口,椒江的淡水汇入使得台州湾的盐度降低,6月份台州湾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正值梅雨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水量较多,8月份台州湾地区受暖性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且正值伏旱天气,高温少雨,海面蒸发量大,椒江径所提供的径流量较小,河水稀释作用比较弱,盐度较高。
【16题详解】雁荡山的流纹岩是由火山喷发出地表形成的岩石,因此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喷出岩是指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地表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17题详解】台州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充分利用渔村的生态禀赋和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滨海度假、休闲渔业、近海垂钓、海上快艇等具有渔村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18题详解】台州渔村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村庄间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规划过程中应突破单个渔村的限制,整合周边数个邻村资源,鼓励相邻村庄进行合作,对数个渔村进行整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从而打造具有台州特色的渔业村庄联合体,形成规模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质量:政府应加大对渔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海岛与陆地的连通性,从而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四、一带一路重要国家——吉布提(21分)
材料一: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小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价值,成为了我国首个海外战略基地的所在地,近年我国与吉布提在经济,资源方面的合作也进入新阶段,合作开发阿萨尔湖盐资源,形成“资源+”开发模式,将境外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有效打通、将境外的优势资源与境内的技术和资本有效嫁接。
材料二:吉布提国际自贸区项目,仿照深圳蛇口采用“前港—中区—后城”的发展模式,通过港口建设运营先行,形成良好的物流交通基础,再依托港口配套发展产业园区,最后借力港口与产业园区带来的人口和产业基础,进行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实现整个区域的转型升级。
@@@f8c45cd16f3747a8a4a8cef9a00e39a9
@@@d1e9730403b747358a9d9e146c840c8c
19. 据图1,说出吉布提位置的重要性(4分)
20. 据图3判断吉布提人口年龄构成(少年儿童/老年人口)比重大,城镇化率(较高/较低),呈现虚假城市化,最可能出现(A“烂皮树”B“职住分离”)城市问题。(3分)
21.  阿萨尔湖盐度高达34.8%,地质历史时期曾有地下通道与塔朱拉湾相通,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地表入水口也没有出水口的内陆湖泊。从水循环角度简析其盐度高的原因。(4分)
22. 简述中吉两国在阿萨尔湖发展“资源+”开发模式的优势条件。(4分)
23. 据资料二,说明“前港—中区—后城”的发展模式是如何实现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6分)
 
【答案】19. 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热带;海陆位置:濒临红海和亚丁湾曼德海峡;交通位置:联通亚欧非重要航线上,是国际石油航运、海上贸易运输线的重要节点。(任两点4分)
20. 少年儿童   较高   A   (3分)
21. 塔朱拉湾补给的水源盐度高,带来大量盐分;地处沙漠之中,降水稀少,无淡水河流注入,湖泊缺乏淡水稀释;阿萨尔湖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湖水蒸发旺盛,盐分累积,导致阿萨尔湖湖水盐度极高。(任两点4分)
22. 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等。(2分)
吉布提:盐矿资源丰富,提供原材料;距海港近,交通便利。(2分)
23. 前港:新港口增加货物吞吐量,加快物流周转速度,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分)
中区:中区的设立促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化进程;(2分)
后港:后城是老港转型成为新的商业中心,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2分)
【19题详解】位置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回答,任两点即可。
【20题详解】读图可知,吉布提0-14岁人口占30.4%,所以少年儿童比重大。2022年吉布提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8.4%,城镇化率较高,吉布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已达到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明显B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虚假城市化,出现大量的棚户区和贫民窟,最可能出现A“烂皮树”城市问题。
【21题详解】地质历史时期曾有地下通道与塔朱拉湾相通,塔朱拉湾补给的水源盐度高,带来大量盐分;地处沙漠之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无淡水河流注入,湖泊缺乏淡水稀释;阿萨尔湖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温高,湖水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分累积,导致阿萨尔湖湖水盐度极高。
【22题详解】中国:吉布提是“一带一路”重要国家之一,有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吉布提高,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等。吉布提:阿萨尔湖盐资源丰富,为“资源+”开发模式提供原材料;读图可知,阿萨尔湖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23题详解】前港:2017年4月,新港区先行建设已运营,新港口增加货物吞吐量,加快物流周转速度,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物流交通基础;中区:2018年7月,产业园区一期建成并正式开园,中区的设立促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化进程;后城:后城是老港区业务外迁,转型成为新的商业中心,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促进经济发展。
 
 
五、温室效应原理模拟实验(16分)
上海崇明区某高中地理学习小组设计完成一个温室效应原理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玻璃杯、温度计、无色透明塑料薄膜、牛皮筋、砂土、剪刀、手表、纸笔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在实验室内,往两个相同玻璃杯中放入等量砂土,均匀铺平,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砂土至同样深度。将放有温度计甲的玻璃杯用无色透明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牛皮筋扎紧;放有温度计乙的玻璃杯没有任何遮盖物。在实验室内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的两个玻璃杯,温度计甲、乙显示的初始温度一致。
步骤二:将两个玻璃杯放置到阳光下,接受同等强度的太阳光照。
24.三小时后,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同,温度计甲显示的温度较。(2分)
25.将下列数字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以说明该实验模拟温室效应原理过程。(每个空格只填一个数字序号)(4分)
①太阳短波辐射   ②热量   ③升高  ④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能穿透塑料薄膜(大气),被砂土(地面)吸收,砂土(地面)产生的较少穿透塑料薄膜(大气),从而把保留在杯中,使砂土(地面)温度。
26.冬季上海郊区的菜农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改善蔬菜大棚内的条件,种植黄瓜、番茄等反季节蔬菜。(2分)
27.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4分)
28.运用温室效应原理,推测在月球上建造人造生活空间,需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4分)
【答案】
24.高(2分)
25. ①  ④  ②  ③(4分)
26.热量(或:温度)(2分)
27. 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而释放的二氧化碳,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会减少,(2分)大气逆辐射也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2分)从而遏制气温不断增高的趋势。
28.月球没有大气(1分),白天没有大气削弱太阳辐射,温度过高(1分);夜间没有大气逆辐射对月球表面进行保温,温度过低(1分)。故在月球上建造人造生活空间,需要解决昼夜温差过大的问题(1分)。
【24题解析】由于装有温度计甲的玻璃杯套用了无色透明塑料薄膜,玻璃杯内气温升高后,塑料薄膜有效隔绝了内外热量交换,温度计的温度更高
【25题解析】装有温度计的玻璃杯用无色透明塑料薄膜封闭,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透塑料薄膜,进入到玻璃杯内部的太阳辐射被砂土吸收,砂土因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产生的地面长波辐射较少穿透塑料薄膜,从而将热量保留在玻璃杯中,砂土的温度升高。
【26题解析】上海冬季农作物生长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菜农要生长反季节蔬菜,主要通过改善了农业大棚内的温度条件进行。
【27题解析】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相应的就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可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返还给地面的热量也随之减少,大气逆辐射减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缓解全球变暖。
【28题解析】适宜的温度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月球因质量、体积小,不能吸引大气,没有大气削弱太阳辐射,也不存在大气逆辐射,昼夜温差近300℃,生命无法存在,故在月球上创设人造生活空间,需要解决昼夜温差过大的问题。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
  • 上一篇: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5(
  • 下一篇: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2(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