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地转偏向力
B.地势高低
C.海洋作用
D.人类活动
7.明代后期至民国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北跳跃期间( )
A.河道加宽变深
B.地壳运动稳定
C.河流含沙量减少
D.海岸线退缩
8.治理大凌河下游河道洪灾的最根本措施是( )
A.修建水库、疏通河道
B.增加河流入海通道
C.加固下游堤坝
D.加强中上游的水土保持
解析:第6题,题目表明“下游河道向南持续迁移”,需注意其中的关键信息“持续”,说明存在一种规律性的影响因素,使得下游河道一直向南(向右)移动,由此判断A正确。
第7题,该河流上游流经辽西地区,从上中游挟带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较大,下游流经平原地带,流速减慢,沉积明显,河道展宽变浅,A、C错误;“向北跳跃”意味着海岸线推进,D错误,B正确。
第8题,结合材料和上题分析可知,大凌河下游洪灾的主要成因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从而使得河道变浅,泄洪能力减弱,所以根本措施应是加强中上游的水土保持,D正确;A、B、C项所述内容是工程措施,但不是根本措施。
答案:6.A 7.B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