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地图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栏目:地理专题复习 2023-04-25 

【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  

 

地图一般有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土地利用分布图、经纬线图、景观图、地质构造图、农作物分布图等。近几年高考地图考察的区域以小切口、局部地图为主。
考生要把握四个原则:一是看图形反映的特征,二是把握地图细节,三是联系到课本的相关知识,四是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1.地形剖面图判读方法指导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它能更直观地显示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
(1)绘制地形剖面图
图片
(2)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形特征
判读地形剖面图时,首先要“定量”阅读,从纵坐标的标高读出剖面线最高点和次高点、最低点和次低点的海拔高度;其次要进行“定性”分析,从剖面线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弯曲走向和坡度陡缓等判断出具体的地形类型。
2.地理景观图判读方法指导
(1)自然景观图
常见的有地质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示意图或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观)等。
(2)人文景观图
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田和农业景观图(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业等)、工厂和工业景观图(采矿、生产车间等)、人种外貌景观图、民族风情建筑景观图、名胜古迹等。
(3)地理景观图判读方法
①选择与主题有关的信息
②准确判读景观图所表示的地理要素
③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3.地质构造图判读方法指导
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图片
(1)由图例、比例尺: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基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
①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③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3)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
①褶皱——水平运动。②断层——升降运动。③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
④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4)看岩层是否缺失
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5)看是否有岩浆活动: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
(6)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地区、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没有等高线,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7)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①包括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②利用背斜找油。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④利用断层找水、找泉。
(8)为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大型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地带,遂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构造部位。
例题1 中国地图(小切口)
(2022·湖南·高考真题)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江文化图中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图示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土壤
2.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是(   )
A.地形封闭                                      
B.聚居民族多                                      
C.交通便利                                      
D.经济实力强
3.关于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②河流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小③先民们的生活稳定安逸④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C    2.D    3.C
【解析】1.读图可知,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地大多临近河流,且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表明水源条件对体育非遗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河流是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C符合题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内气候、植被、土壤差别不大,不是影响体育非遗分布的最大自然因素,排除ABD。故选C。
2.材料信息表明,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进入体育非遗名录除了存在有特色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外,还需要有经济势力进行挖掘、保护、申报,与其它地区相比,长沙市经济实力强,对体育非遗挖掘、保护、申报能力强,这是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D符合题意;长沙处于湘中河岸平原地区,地形并不封闭,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排除AB;长沙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活跃,有可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留,排除C。故选D。
3.当地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要求较高,而当地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因此多旱涝灾害,材料信息表明,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因此当地先民祈求“雨水之神",希望风调雨顺,这是湖南省湘江文化图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当地先民们往往靠天吃饭,而当地气候变化大,常出现旱、涝灾害,因此当地先民们的生活并不稳定安逸,如果生活稳定安逸,也无需要祈求“雨水之神",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使得旱涝灾害频发。有的年份夏季风(副高势力)偏弱,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即南涝北旱;有的年份夏季风(副高势力)偏强,锋面雨带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即北涝南旱。
例题2 景观图
(2023·四川·成都七中模拟预测)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取马头墙形式。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轮廓作阶梯状,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错落有致,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图片
4.徽派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   )
A.多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B.春节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
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香蕉待摘
D.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5.关于该民居马头墙的描述,合理的是(   )
A.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
B.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答案】4.B    5.B
【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徽派建筑位于江南地区,江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少,A错;油菜种植面积较大,春季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长江流域主要种植冬油菜,9月底种植,次年5月底左右收获),B正确;香蕉属于热带地区的水果,C错;江南地区河流水量大,但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航运价值不高,D错。故选B。
5.徽派建筑以木构架为主,容易引发火灾,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火苗难以越过马头墙殃及旁边的房屋,故B正确;马头墙的主要功能是防火、防风等,与多雨潮湿的环境关系不大,故A错误;当地为亚热带气候,气候较湿润,风沙极少,冬季温和,故C错误;徽派建筑造型美观独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而建设的,并不一定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我国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例题3 地形剖面图
(2023·陕西·安康市教学研究室二模)下图为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山脉呈南北走向,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6.图示甲山脉为(   )
A.海岸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乞力马扎罗山脉                                      
D.落基山脉
7.甲山脉的走向对该大陆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A.山脉西部发育大江大河,提供丰富的水源                                     
B.抬升来自两侧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面积冰川
C.阻挡南部地区盛行西风,山脉南段东侧形成荒漠
D.地势起伏大,为乙、丙两地提供丰富的水能
【答案】6.B   7.C
【解析】6.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读图可知,该大洲大陆西部是高山,大陆东部是高原,南美洲符合。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安第斯山脉呈南北走向,大江大河主要发育在山脉东部,A错误;山脉北段抬升的东侧的海洋水汽,山脉南段抬升西侧的海洋水汽,B错误;阻挡南部地区盛行西风,山脉南段东侧形成荒漠,C正确;甲山脉的走向使乙、丙两地位于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很少,河流稀少,水能不足,D错误。故选C。
【点睛】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中低纬海区大陆西岸为寒流、东岸为暖流。
例题4 地质构造图
(2020·北京·高考真题)以南岭为例,要求考生判别相关地理要素特征和差异,以此推知其他重要地理界线的突出作用。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片
8.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   )
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                                      
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                                      
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
【答案】8.C    9.A
【分析】试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8.沉积岩中含有化石。结合图例可知,①和④是花岗岩,②是安山岩,三者都为岩浆岩,不可能发掘化石,A、B、D错。③是砂岩,为沉积岩,可能发掘化石,C正确。
9.结合图例可看出,乙处岩层出现弯曲为褶皱,褶皱的岩层都出现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晚于褶皱,A正确。图中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没有经过变质作用,B错。图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C错。乙处煤层因断层作用厚度大,D错。所以选A。
【点睛】岩层新老关系判断的规律:1、下层沉积岩要比上层的沉积岩老。2、下沉接受沉积,上升接受侵。3、被侵入的岩层要比侵入岩老。4、变质岩比附近的侵入岩要新。
【第二部分  变式训练】
(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B   2.A
【解析】1.根据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来源分布图可知,流入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安徽省,属于中部地区,另外还有河南、江西省也属于中部地区,因此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中部地区,B正确;东部地区仅有江苏省有流入,但占比较低,A错误;西部地区有四川省流入,且人口占比较低,C错误;图中没有显示东北地区有人口流入,D错误。故选B。
2.甲省是江西省,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水平,①正确;江西省临近长三角地区,空间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②正确;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和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③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3.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
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3.B    4.A
【分析】3.读图可知,①位于美国西部内陆高原山地地区,受西部高大山地阻挡降水,距离东部地区较远,东部大西洋的水汽到达也少,降水少,自然带以温带草原带为主;②地区位于美国东部五大湖附近,受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降水较丰富,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呈现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而引起的热量差异导致的分异。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正确;垂直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干湿度地带分异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分异,主要体现在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受的是地方性因素如(地形、水源、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地带性自然带的改变、缺失、或分布受限等。D错误。故选A。
【点睛】地域分异的判断方法:地域分异的判断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是垂直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度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2021·天津·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5.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6.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
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
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
【答案】5.D    6.A
【分析】5.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砂岩、页岩、石灰岩均为沉积岩,一般而言,越向下,沉积岩形成的时间越早。由图中信息可知,①处发生断层且该处地层最上层为石灰岩,其他几处中石灰岩均位于最下层,因此该处应该是最老的岩层;④处地层最上层为页岩,位于石灰岩层之上、③处砂岩岩层之下,所以④处较①处岩层新、较③处岩层老;②处黄土地层位于最上层,应该是最新的岩层。故A,B,C错误,D正确。
6.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岩溶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华北某地的,因此与西南地区相比,该地岩溶地貌发育程度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地水热条件较差,不利于岩溶地貌的形成,A正确;由于两地是同类岩层,因此岩石的可溶性无差异,B错误;地表植被茂密与否对岩溶地貌形成的影响较小,C错误;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A。
【点睛】一般而言,沉积岩是越向下层年龄越老;结合图例,确定①③④为沉积岩是解答第一小题的关键。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一般而言,水热条件越好越有利于岩溶地貌的形成,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为云贵高原。
(2021·天津·高考真题)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7.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
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
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8.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
A.雪线低、林线低                                      
B.雪线高、林线高                                     
C.雪线低、林线高                                      
D.雪线高、林线低
【答案】7.B    8.C
【分析】7.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C错误;川藏铁路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选B。
8.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由此可知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较小,ABD项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图片
(2023·广东省东源中学模拟预测)图示意2022年5月1日某摄影师拍摄的一幅太阳视运动轨迹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9.照片拍摄当天,当地(   )
A.太阳从西北方向升起
B.夜长大于昼长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为零
D.出现极昼现象
10.该地可能位于(   )
A.23°26'N                                      
B.66°34'N                                      
C.82°N                                      
D.90°N
【答案】9.D    10.C
【解析】9.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的最低点仍在地平面上,则说明太阳高度在一天当中的最低点大于0°,无日落现象,出现极昼,D正确;出现极昼时不存在日出现象,A错误;极昼时昼长为24小时,无黑夜,B错误;极昼时正午太阳高度>0°,只有刚好出现极夜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才是0°,C错误。故选D。
10.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直射点3个月约移动23.5°。5月1日距离3月21日约40天,移动约10°,直射点位于10°N附近,80°N附近刚好出现极昼。图中地点0点太阳高度离地平线不远,应位于80°N附近稍靠北位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
(2023·江苏·镇江心湖高级中学一模)呼伦湖经达兰鄂罗木河注入海拉尔河(黑龙江上游),湖泊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海拉尔盆地的最低处,主要为内力作用形成,呈不规则的四边形。1962年,呼伦湖东岸决口,形成了新达赉湖。下图示意呼伦湖流域及沿MN一线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图片
11.依据新达赉湖面积的变化推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呼伦湖(   )
A.水位下降,盐度升高
B.水位上升,盐度升高
C.水位下降,盐度降低
D.水位上升,盐度降低
12.据图中地形剖面判断,下列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湖蚀崖后退,湖蚀柱出现②湖盆下沉,湖水水位降低③湖水堆积,东岸形成三道湖堤④湖水侵蚀湖岸,西岸形成湖蚀崖  ⑤湖水侵蚀古湖岸,古湖蚀台地形成
A.⑤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⑤④                                      
C.⑤①②④③                                     
 D.④③⑤①②
【答案】11.D   12.A
【解析】11.从图中可以看出,新达赉湖从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湖岸线向外扩大,证明湖水水位上涨,AC错误。淡水注入增加,水量增大,因此湖水盐度下降,B错误,D正确,故选D。
12.观察图片可知,湖岸是持续下降的,湖水首先形成古湖蚀台,是受湖水侵蚀而成,受地质作用,该地区出现断裂带,导致湖盆下降,水位随之下降,不断侵蚀M岸,致使湖蚀崖出现,地壳挤压再次导致湖蚀崖后退,没有断裂的部分,形成湖蚀柱,M岸侵蚀的砂砾,经过长期的堆积,形成现在所示的三道湖堤。因此顺序为⑤②④①③,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呼伦湖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构造湖,呼伦湖区在海拉尔盆地中的最低部位。呼伦湖区处于其中的湖积冲积平原,湖盆不深,四周起伏不大,地层多覆盖着第四纪沉积物。本区的地貌可划分为湖盆、低山丘陵、湖滨平原和冲积平原、河谷漫滩及高平原几种类型。呼伦湖西岸为山峦和悬崖陡壁;东岸和南岸地势平坦开阔。湖底为泥底,地形平坦,多为细砂砾层。湖泊周围多沼泽地、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部分湖滨有现代形成的沙滩,其组成颗粒较均匀圆润,地形上向湖盆缓缓倾斜。
13.(2022·北京·高考真题)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图中(   )
图片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
【答案】B
【详解】如图所示,地质构造主要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开裂侵蚀形成谷地,为背斜成谷,A错;甲处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与断层交汇处没有被断层错断,而是覆盖了原有 的岩层结构,说明甲处岩浆活动晚于断层,B对;从沉积岩岩层形成先后顺序来看,①在上而②在下,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晚,C错;岩层③为石灰岩,多形成与浅海环境,④为泥岩,多形成于陆地环境,形成环境不同,D错。故选B。
(2023·广东佛山·一模)江西省赣州市冰心洞风景区内有一面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的凹形崖壁,崖壁自上而下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数十个涡状洞穴(见下图)。从远处看,就像一个悬挂着的“巨型蜂窝”,形成了奇特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4.形成图中凹形崖壁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变质岩、水平断裂、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断裂、风化剥蚀
C.沉积岩、垂直节理、流水侵蚀
D.岩浆岩、垂直节理、风力侵蚀
15.形成崖壁上涡状洞穴的有利条件是(   )
A.基岩颗粒大小均匀                                      
B.岩石抗风化能力强
C.降水丰富且多暴雨                                      
D.植被丰富根系发达
16.与崖底相比,崖壁上植被稀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拔                                      
B.光照                                      
C.热量                                      
D.水土
【答案】14.C    15.C    16.D
【解析】14.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凹形崖壁由红色砂砾岩组成,根据已学知识,砂砾岩属于沉积岩;图示景观位于江西省,为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地区,风力侵蚀较弱,以流水侵蚀为主;图中地貌为陡崖,可能是垂直节理发育,使得地层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地势陡峭的陡崖。综上所述,C对,排除ABD。故选C。
15.根据材料“崖壁自上而下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数十个涡状洞穴”及已学知识,坚硬的岩石应该因差异化的风化、侵蚀而形成了大大小小涡状洞穴。基岩颗粒大小均匀 、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岩石不会出现这种差异化的风化、侵蚀,AB错;植被丰富根系发达极易使岩石产生裂隙,而非形成崖壁上涡状洞穴的有利条件,D错;结合上题分析,图示景观位于江西省,为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地区,所以形成崖壁上涡状洞穴的有利条件是降水丰富且多暴雨,再加上基岩颗粒大小不均匀 、岩石抗风化能力弱等有利条件,使岩石出现这种差异化的风化、侵蚀而形成崖壁自上而下大小不一的数十个涡状洞穴,C对。故选C。
16.材料信息“江西省赣州市冰心洞风景区内有一面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的凹形崖壁”显示,崖底到崖壁是一个尺度非常小的微观区域,崖底和崖壁所在区域海拔、光照  、热量差异较小,与崖底相比,崖壁上植被稀少,其主要影响因素不是海拔、光照  、热量,排除ABC;读图可知,与崖底相比,崖壁较陡,水土流失严重,所以与崖底相比,崖壁上植被稀少,D对。故选D。
【点睛】岩石的类型 :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型。其中沉积岩按照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有些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大陆地表出露的岩石约75%都是沉积岩。侵蚀概念:流水、波浪、风力、冰川等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流水侵蚀:包括物理侵蚀和化学侵蚀,形成水蚀地貌 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V形谷。流水侵蚀主要分布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地貌 如雅丹地貌(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地貌 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
(2022·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7.据图判断(   )
A.甲处适宜建化工厂                                      
B.乙处河道可能有水坝
C.林地为常绿阔叶林                                      
D.小学距村庄约4千米
18.图中四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7.B    18.C
【解析】17.从图中河流沉积颗粒大小可知,该地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甲处为河流上游,不适宜建化工厂,会影响河流水源,A错;乙处河流沉积颗粒物大小发生突变,粒径忽然减小,可能是由于建设水坝拦截了较大颗粒的沉积物所致,B对;此地为山东丘陵,是温带地区,林地应为落叶阔叶林,C错;小学距村庄大约4段比例尺所示线段长度,共1200米,D错。故选B。
18.甲处为林地,但树龄较短(小于2年),土壤表层有机物积累少,A错;如上题分析,乙处为水坝,落差较大,流水速度快,土壤表层受流水侵蚀严重,有机质含量少,B错;丙处为菜地,生长周期短,无用枝叶等有机物还田多。土壤有机物含量高,C对;丁为耕地,作物生长周期长,秸秆还田较少,土地有机质消耗较大,含量低,D错。故选C。
【点睛】工业区的布局:为减少污染,污染大的工业区如化工厂一般选择布局在城市外围、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城区河流的下游。高新技术产业区多与科教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邻近。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选择题 答题技巧 地图型
  • 上一篇: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 下一篇: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