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形由于热力条件的差异,会造成局部气压的差异,形成局地环流,如山谷风、峡谷风、焚风、布拉风、冰川风,属于地方性风。
山谷风
在山区,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白天由谷地吹向山坡,夜间从山坡吹响谷地的风,称为山谷风。 (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023秋·湖南邵阳·高三校联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我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洱海、点苍山间的白族传统民居有“三坊—照壁”(“三坊”是指坐西朝东的正房和分立两侧的厢房,“一照壁”是指正房对面高大的墙壁,往往涂成白色)的特点。下图示意洱海、点苍山、白族传统民居位置以及民居结构和当地风频玫瑰。
(1) 在图中画出夜晚点苍山、白族传统民居和洱海之间的风向,并说明绘制的原因。
(2) 白族传统民居的选址和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体现了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特点。试说明理由。
【答案】
(1) 绘图如下;
原因:夜晚,点苍山降温快,气温相对较低,形成山风,气流沿山坡由山顶流向山麓,白族传统民居与洱海之间吹陆风,近地面气流流动方向为点苍山→白族传统民居→洱海;洱海降温慢,气温相对较高,高空气流流动方向为洱海→点苍山。
(2) 图示区域盛行风为西南风,白族传统民居坐西朝东,可以避开盛行风及山风;白色照壁起到反光的作用,可以增加房间采光;顺应地形地势,便于排水等。
(2022秋·江西·高三校联考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市区地处成都平原,西临青藏高原边缘的龙门山, 东临四川盆地中的龙泉山(市区距龙泉山较近),局地环流形势受地形和建成区环境影响较大,东侧较西侧复杂。在背景风较弱的时期,成都市区上午盛行较强的偏东风,研究表明,较强的谷风可以越过山顶到达背风坡。下图示意成都东西向地形剖面。
(1) 成都市区东侧上午盛行较强的偏东风,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 从东侧地形和城区位置的角度,简述成都市区东侧环流较西侧复杂的原因。
(3) 与下午相比,从山谷风角度推测成都市区西侧夜晚空气质量的差别并分析原因。
【答案】
(1) 龙泉山高度较低,上午太阳照射龙泉山东坡,东坡升温后气流上升,越过山顶后受重力影响加速下沉,形成偏东风;成都市区因热岛效应,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吸引偏东风深入;成都经度位置偏西,地方时慢于北京时间,平原风(谷风)取代山风的时间较晚。
(2) 东侧的龙泉山较矮,存在越过山顶的下沉气流;市区东侧距离山脉更近,下垫面热力性质对比更明显。
(3) 下午空气质量更好。夜晚东西两侧山地降温快,形成下沉气流,山风使冷空气下沉到市区;成都市区由于热岛效应,且盆地不易散热,气温较高,暖空气抬升;易出现逆温,大气层结构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下午盛行较强的平原风(谷风),成都东部龙泉山海拔低,污染物向东侧扩散,空气质量改善。
峡谷风
峡谷风是因经过山区而形成的地方性风。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由于空气质量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流体的连续性原理),从而形成强风。
峡谷效应又被称为狭管效应,峡谷风又被成为穿堂风。
达坂城位于峡谷口,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
高楼峡谷风直接影响了建筑物和居民的安全,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危害,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2023 春·湖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大凉山地区德昌县境内高原与深切河谷间高差达5633 米,受季风环流、山谷风环流等多种风的影响,风能资源较为丰富。2011年,四川首个风力发电场——安宁河谷风电场一期示范工程在凉山州德昌县麻栗乡投产;2022年10月,位于腊巴山主山脊西侧的腊巴山风电项目开始吊装,吊装对风速要求极为苛刻,每天只能在凌晨至早晨风速最小的几个小时里施工。下图为德昌风电场等高线及风轮机分布图。
(1) 说明安宁河谷风电场风能开发的优势。
(2) 推测冬季腊巴山风电场凌晨前后风速最小的原因。
(3) 简述腊巴山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答案】
(1) 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地形相对平坦开阔,利于施工;临近河流,可以与水电互补,提高输电稳定性。
(2) 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吊装地位于山脊西北侧,山区夜晚吹山风(为东南风,或偏东风),可削弱冬季风;凌晨前后气温最低,山风风力最强,削弱冬季风最大,所以凌晨前后风速最小。
(3) 项目处于高山峡谷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设备运输难度大;施工区域海拔高,风力强劲,有效施工窗口期短,工期长;冬季施工,气候寒冷,冰雪覆盖面积广;施工区域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
焚风
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干热风,称为焚风。焚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的现象,称为焚风现象。
中纬度地区,山脉相对高度达到100-200米时,就可以产生焚风效应。要是达到800-1000米以上时,焚风现象更为明显。一般焚风持续1-3天,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气温迅速上升。
世界著名的焚风区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坡、高加索山、北美落基山东坡、格陵兰西岸、南非好望角、亚洲阿尔泰山等。
焚风创造过3分钟内气温上升17℃的记录。
(2023·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校考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明治”焚风是指当低空(600-2100 m)出现焚风时,由于近地表稳定的冷气团不会被焚风驱逐,从而出现大气层垂直结构分为三层的现象。乌鲁木齐属峡口城市(坐落在通往丘陵地区的关口城市)。冬季,来自东南方向的气流常常导致乌鲁木齐出现的“三明治”焚风现象。下图示意乌鲁木齐周围地区地形图。
(1) 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乌鲁木齐冬季“三明治”焚风频发的条件。
(2) 说明乌鲁木齐“三明治”焚风频发对生活、生产造成的危害。
【答案】
(1) 乌鲁木齐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乌鲁木齐地势较低,且三面环山,开口向北,南下冷空气易在近地表积聚。冬季,乌鲁木齐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低空气温升高;且地处峡口,狭管效应明显,加剧东南风。
(2) 生活:大气污染现象加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频率增加等)
生产:近地面产生霜冻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生产、生活各答1 个点,言之有理即可)
(2022秋·山西晋中·高三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大行山东坡的焚风是当地气候的显著特气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下图示意某月份太行山东坡暖脊。
(1) 指出太行山暖脊的空间分布特征。
(2) 推测图示太行山暖脊可能出现的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
(3) 分析太行山暖脊的形成原因。
【答案】
(1) 南北狭长分布;平行于太行山走向(或呈东北-西南走向);暖脊等温线数值南高北低,等温线向北凸出。
(2) 冬季;华北平原气温低于0°C。
(3) 冬季,来自较高纬度的冷气团移经太行山区时,一部分在山脉西侧受阻挡堆积;另一部分受山地抬升作用翻越山顶到达东侧背风坡,在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地区下沉,增温明显,形成暖脊。
布拉风
从山地或高原经低矮狭隘通道向下倾泻的寒冷而干燥的暴风,称为布拉风。该词源于古希腊语Boreas(寒冷的东北风)。这种风像瀑布一样从高山滚落下来,级冷极快,我国天山南侧和长白山地区有发生。黑海和好望角地区也有发生。
亚得里亚海,布拉风从山上滚下来
布拉风的形成条件地理帝编辑: 迎风坡有利于冷空气堆积;适合的气压梯度;背风坡陡峻且相对高度不大,使爬越山顶的气流下沉绝热增温不多(多了就不冷了)。
(2022· 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长349km, 宽135km,面积37,555k㎡,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位置见下图).流入亚速海的河流有顿河、库班河和许多较小的河流。布拉风是一种从高原、山地“突袭”到温暖海边的具有飓风力量的极冷的风,有“冷空气大瀑布”之称。亚速海海域是布拉风多发地区之一。
(1 )指出亚速海海域布拉风多发的季节,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这里布拉风的形成过程。
(2 )简要说明布拉风对亚速海海域及沿岸地区农业、交通造成的主要危害。
(3 )试分析亚速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
(1 )冬季。冬季,大陆降温快,冷空气聚集,形成高压。亚速海海域降温慢,形成低压,海陆之间气压差增大(且距亚洲高压近);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来自北部高原山地的冷干气流快速流向亚速海低压区,风力骤然增大,形成布拉风。
(2 )布拉风性质干冷,风力强劲,受其影响下的地区气温骤降;导致附近陆地上森林、农作物遭受低温冻害;海域迅速封冻,影响海上航运:大风掀起巨浪,损毁沿岸港口、码头设施。
(3 )受多因素影响,亚速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亚速海海水浅,阳光较为充足;附近陆地上有多条河流汇入,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海面风力大,海水扰动强,海底有机物质上泛,为海洋生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冰川风
沿着高山冰川表面向下吹的风,称为冰川风。地理帝又在其他资料上见冰川风被称为:下沉(降)风。
由于冰川表面气温与周围同高度气温相比要低得多,近冰川面的空气密度较大,冷而重的空气团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动,形成冰川风。风速可达3米到10米每秒(7级风左右),厚度可达到2000米。
夏季晴朗的白天,冰川表面与周围温差对比最大,冰川风最强盛。
我国青藏高原、天山、祁连山都有此风的存在,期中珠峰北坡冰川风很强势,北登上造成很大威胁。
(2023· 福建漳州·统考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风是冰川区因冰川的制冷效应使空气冷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的下沉风。玉龙雪山东坡发育多条冰川(下图),最大的白水1 号冰川为山谷冰川,南北两侧有高低不等的山石,面积1.52km2 。某科研项目在白水1 号冰川设置了3处自动气象观测站,所在下垫面11月至次年4月积雪(4800米站为10月至次年5月积雪),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全年谷风发育显著,冰川风不发达,夏季不明显,冬季相对明显。
用箭头在图上画出研究区冬季冰川风风向并解释研究区冰川风不发达、夏季不明显、冬季相对明显的原因。
【答案】
研究区冬季冰川风风向如下图。
原因:冰川规模较小;夏季气温较高,研究区表面积雪融化,反射率降低,冰川制冷效应减弱,且夏季午后山谷与山顶同一海拔上空温差较明显,上升的谷风更为明显;冬季气温低,研究区表面积雪覆盖,反射率增大,冰川制冷效应加强,冰川风增强。
(2022 秋·河北石家庄·高三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风是指在冰州谷地中, 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如下图所示。在我国祁连山和珠穆朗玛峰北侧的河谷地区均存在冰川风现象,冰川风势力强弱有着明显的日变化。近年来,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和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的冰川风变化趋势显著。
(1) 指出珠雅朗玛峰北侧河谷与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势力的大大小关系,并说明原因。
(2) 说明冰川风对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山谷风的影响。
(3) 推测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特征及理由。
【答案】
(1) 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冰川风势力强于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原因: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的冰川面积较大,冰川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多,冰川面上的气温较低,冰川面上空气和谷中同高度空气的温差较大,冰川风势力强盛。
(2) 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
(3) 冰川风势力变弱。理由: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量增加, 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面积减少, 且冰川变得破碎,冰川面上空气和谷中同高度空气的温差变小, 冰川风势力减弱。
城市风
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023 秋·贵州贵阳·高三统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2021 年2 月,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广州市某风塔进行了气象观测,观测发现:该地午后风速较大,且海陆风对当地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有着重要影响。图1 示意该风塔的位置,图2 示意该小组绘制的风塔附近2 月份大气能见度及风向日变化。(注: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
(1) 说明风塔附近午后风速较大的原因。
(2) 归纳风塔附近大气能见度与风向的关系,并简述其原因。
【答案】
(1)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午后以海风为主;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该地城市风与海风风向一致,能加强海风;海面摩擦力较小,风速较快。
(2) 关系:风向为偏北风时,大气能见度较低;当风向为偏南风时,能见度较高。
原因:吹偏北风时,将北部城区产生的污染物向南吹,导致风塔附近能见度降低;吹偏南风时,海上洁净的空气将陆地污染物往北吹散。
(2022秋·山东聊城·高三山东聊城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是指城市温度高于周围乡村温度的现象。由城市热岛激发出的次级环流称作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在低层表现为由郊区吹向城市的气流,称为乡村风。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原因、结构特点已有一部分认识,研究表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是由于城乡地表热量平衡存在差异。下图为某日某时刻重庆市自动气象站观测的2m 高度温度分布和等高线地形图。
(1) 分析图示时刻重庆市气温分布与城市热岛环流之间的关系。
(2) 推测重庆市城市热岛环流的日变化状况。
(3) 简述城市热岛环流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答案】
(1) 在城区东侧两江交汇地带,形成高温中心(区域),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附近四周的气流向该地区汇聚,形成城市热岛环流;在区域的西南侧和东北侧均有高温中心(区域)出现,会形成小规模的城市热岛环流;图示地区分布着三个高温中心(区域),城市热岛环流整体呈现多中心态势。
(2) 城市热岛环流整体上白天较强,夜晚较弱;重庆市位于河谷地区,散热较慢。高温中心(区域)保持时间长;城市热岛环流持续时间长,消失的时间短。
(3) 城市热岛环流加大城乡降水差异;城市中心地区气温高,气流上升强烈。易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郊区由于气温相对较低,气流下沉趋势明显,降水偏少。
湖陆风
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
湖陆风(land-lake breeze)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群众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
湖陆风的形成相当于海陆风,白天湖泊和陆地都接受太阳辐射升温,因两者的热力性质差异,湖泊升温慢,陆地升温快,湖泊气温偏低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陆地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形成湖风;而晚上则陆地降温快,湖泊降温慢,湖陆之间的高低压转换,陆面则形成高压,湖面则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的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的,所以会形成陆风。
湖陆风全年均可出现,但以温暖季节为盛。一般是9-10时由陆风转为湖风,17-18时由湖风传为陆风。
海陆风
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岸附近形成的有日变化的风,称为海陆风。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2022秋·海南·高三校联考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省晋江市东南部濒临台湾海峡,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给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海陆风是由海陆温差引起的中小尺度热力环流,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海陆风与城市热岛的关系,对晋江市典型海陆风日(海陆风日的基本特征是昼夜风向变换,且海陆风的风向具有持续性)风向进行统计,得出其海风时段(13 时至17时)风向变化示意图。
简述该日晋江市海风的形成原因,并分析13 时至17时晋江市海风的变化对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的影响。
【答案】
原因:白天,陆地升温快,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气压高;大气由海洋向陆地运动,形成东南风。
影响;13 时海风开始时,来自东南方向的海风气温较低,导致城市东南部气温下降,城市东南部与市中心的温差增大,城市热岛环流增强;17 时整个晋江市均处于海风的控制下,城市气温明显降低,城郊间温差减小,热岛效应减轻。
龙卷是从连接积雨云的猛烈旋转的漏斗状云柱,它有时稍伸即隐,有时悬挂空中或触及地面。龙卷的尺度很小,中心气压很低,造成很大的水平气压梯度,从而导致强烈的风速,一般估计为50~150米/秒,最大可达200米/秒。龙卷的破坏性极强,其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 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甚至把人卷走。
出现时段:春夏季节
形成过程: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分布:美国中部最多(春秋),中国江苏最多(夏)
危害:庄稼被毁,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伤亡。
措施:加强跟踪监测、预报;加固房屋等基础设施;加强宣传,及时躲避,积极防灾减灾。
(2023· 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材料2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等值线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 据图文材料,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和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 据图文材料,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3) 据图文材料,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
【答案】
(1) 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 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度升温快,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3) 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较为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2022 秋·四川内江·高三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校考开学考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 年是澳大利亚气象局有记录以来最热、最干燥的一年。新南威尔士州东部森林地区11月就爆发了数十场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持续4个多月。在大火发生区常见火焰龙卷风,气流夹卷着火焰,像一条火龙一样旋转前进。火苗的高度9~60米不等,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
材料二:2020 年初在林火熄灭后不久,别的植被还没从大火的影响中恢复的时候,桉树就开始复苏。桉树是澳大利亚的“国树”,种植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0%左右。桉树生长快速,树干高大、枝叶繁茂;桉树根系发达,吸水肥能力强;桉树皮富含桉树油,它们脱落后堆积在树根处;桉树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大火之后外壳爆裂,利于其种子萌发。材料三:图甲为2019年9月—12月,新南威尔士州等地火点分布图,图乙为火焰龙卷风示意图。
(1) 试分析新南威尔士州森林火灾持续数月的原因。
(2) 运用大气运动原理,描述“火焰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3) 林火的爆发对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从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一进行分析。
问题①低强度、小面积的林火燃烧可增加生物多样性。
问题②桉树提前复苏不利于当地自然环境的恢复。
【答案】
(1) 此时正值南半球夏半年,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气候异常炎热、干旱(气温比往年更高,降水比往年更少);多桉树分布,桉树油助燃火势;多大风天气,加剧了火势的蔓延;受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影响。新南威尔士州森林多分布在大分水岭山区,交通不便。救援力量难以及时到达,延误了救援最佳时间。。
(2) 大火造成的局部高温,使大气迅速上升,近地面形成强低压中心;水平气流从四周向低压中心辐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发生(顺时针)旋转,气流运动过程夹卷着火焰。
(3) 问题① 利于新物种的侵入,增加生物多样性;烧死病虫害,减少森林疾病;改善大型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燃烧的灰烬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植物生长;促进某些植物种子传播和发芽。问题② 桉树生长快速、枝叶繁茂会遮挡林间阳光,导致林下其他植被生长缓慢;桉树根系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强,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桉树会大量消耗土壤肥力,易引发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地沙化;桉树数量增加会加剧林火出现的频率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链。
圣安娜风
特指秋冬季扫过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风,它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
圣安娜风的形成,与加州附近的地形密切相关。
每年秋冬季节,陆地冷高压驱使冷空气向沿海推进,而加州处于落基山、海岸山西侧,冷空气向此推进时沿坡向下沉。我们都知道空气下沉容易增温;而这里地形落差大、空气下沉幅度大、升温快,当然与此同时,空气也会越来越干。
而加州南部的山谷刚好呈东北—西南走向,与这股被加温变干了的冷空气走向一致,又使其风速不断加快,势力越来越强,直冲洛杉矶而去。这就是圣安娜风。
(2023· 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一般为东北风,其引发的火灾对当地影响巨大。
材料二以火灭火是在风力较小的地区采用“点倒火”的方式来达到快速灭火的一种方式。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
(1) 分析强劲的干热风“圣塔安娜风”的形成过程。
(2) 说明图示地区北部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3)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以火灭火的原理。
【答案】
(1) 冬半年,北美大陆内部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内陆高压向沿海低压流动,形成东北风;气流在由高原荒漠吹向沿海低地的过程中,下沉增温,变得干热;干热气流在通过沿海山地峡谷的过程中,风速加大,变得强劲,最终形成“圣塔安娜风”。
(2) 冬半年北部盛行西风较强,对来自高原的气流具有抑制作用;北部山脉高大,且连片分布,来自高原的气流受北部重重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到达北部的沿海低地。
(3) 山火导致火场气温升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水平气流由四周向火场,吸引“ 倒火” 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都已燃烧殆尽,山火自然熄灭。
台风
台风(英语: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