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试题情境来源要素及设计要素
地理高考试题情境的来源要素和设计要素
从高考地理情境命题的角度看看解题思路,主要是了解不同情境试题的特点以及能辨析出题者组织表达的地理情境信息,根据情境任务进行信息的对应。
(一)试题来源特点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情境来源的途径多样,主题性质反映出以生产情境、生活情境和学术情境为主的情境类型,时空分布反映出当代的各种现实问题。
试题情境主要基于真实生活中的社会生产活动及其知识应用,以及科学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体现了试题情境来源的应用性和科学性。结合来源的途径来看,同一组试题的情境主题可能同时反映和联系着几种情境类型。
例如广东卷第1-2,7-8组题考察学术情境+生产情境;第3-4,5-6组题考察学术情境+生活情境。
【案例1】(2023广东卷1-2题)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
A.大幅增加 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 D.有所减少
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
A.公路网更完善 B.车流量更大 C.人口更为稠密 D.河网更密集
【解读】该题以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对河流南北两岸的通勤时间为情境主题,主题性质反映的是地理学相关的学术理论,说明此试题情境的类型属于学术情境,试题情境的来源是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的变化与通勤时间。而此试题的情境任务正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该学术情境,通过对比图示南北岸通勤时间的差异及变化,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试题的空间分布:
试题情境来源的空间分布是构成试题情境的空间信息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试题情境本身的区域性和地理知识考查的分布。例如2023年广东卷地理高考试题情境来源的空间分布包括全球(不同区域的太阳短波辐射量)、日本海、长江下游、青藏高原、吉林省、长三角某特大城市、浙江温岭市、巴音河流域、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到珠三角的侨乡村、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等,跨越不同时空尺度。但主要还是布局在国内,主要关注我国在社会生产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和变化。
(二)高考地理试题的情境设置
1.试题情境的信息组织
为了符合高考试题的情境命制要求与考查要求,命题者需要对情境来源的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重组和处理,形成试题情境的具体信息及其结构。
根据试题情境信息中的地理事件或地理活动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可知,试题情境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主题信息:对事件发生总过程的中心概括,构成情境的主题;
(2)条件信息:支持事件发生的自然条件或人文条件等前提和背景,是情境产生的条件支撑;
(3)过程信息:包括事件发生总过程中的空间、时间和其他特征等信息,组成了情境中的具体环节;
(4)隐藏信息:包括事件背后隐藏的结果、规律和后续发展方向等信息,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常识等信息,即试题情境所隐含的信息。
一般而言,做选择题在材料层面,教师会指导学生将材料的重要信息圈起来,其作用首先是突出材料重点,提高重视程度,其次是提高再次阅读时的效率,并协助解题。
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具备完整的情境结构,或者信息组成不完整,解题时要尽可能的分析更多的情境信息,对情境材料的整体有全面的把关,从而在解题时能更加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支撑。
【案例2】2022年广东卷第13-14题。
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14.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读】对于情境信息的解读可按照一下的模板进行操作。
信息类型 | 主题信息 | 条件信息 | 过程信息 | 隐藏信息 | ||
空间 | 时间 | 其他特征 | ||||
内容 | 城市功能区的演变 |
老旧厂区 的转型改造; 持续转型 |
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 |
近十年; 2006年; 2008-2019年 |
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 | 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体现政策的引导;消费群体的变化带动功能分区的演化 |
基于做题时的习惯,可以做一下操作。
2.如何利用情境信息解题
在充分解读情境信息之后,需要分析关注情境任务,分析任务对应的是情境的具体信息内容。
同样以2022年广东卷第13-14题为例:
13.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政策引导B.产业结构转型C.消费需求推动D.建筑布局调整
14.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读】第13题,该题考察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对应的是条件信息,以及隐藏的条件信息,故答案选D。
第14题,考察功能分区演化对应的是过程信息,分析其变化过程中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答案选B。
二、试题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
问题设置类型对应着部分试题情境的信息,除主题信息外,与隐藏信息的对应最多。情境信息又为问题设置提供素材基础,试题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和试题情境的信息相辅相成,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试题情境的解读难度。
根据问题设计及其提问要点,可将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总结为以下五种类型:
①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
②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
③分析影响及措施型;
④推测和描述地理变化规律及过程型;
⑤地理计算或绘图型。
【案例3】(2023年山东卷)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6. 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相对干旱B. 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C. 沿岸流影响大D. 湖海水量交换较大
7. 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
A. 由海向湖 B. 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
C. 由湖向海 D. 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
【解读】从情境任务的问题设计看,其提问要点分别为导致马德雷湖盐度较高的原因和表层洋流的流动,分别对应试题情境中的地理因果关系的问题设置类型和推测和描述地理变化规律及过程型。
【参考答案】6.A 7.A
第6题,时今河所在地区气候较为旱,河流才会季节性断流,注入的河流水量少,蒸发盛,湖水盐度高,A正,由图可知,马德雷湖入湖河流较少,且河流为淡水,若入湖河流较多,可以稀释湖水,降低湖水的盐度,B错误,马德雷湖与墨西哥湾之间有沙坝相隔,沿岸流对其影响较小,错误,马德雷湖仅通过南、北口与墨西哥湾相连,水体交换较少,D错误。故选A。
第7题,马德雷湖湖水盐度较高,说明其盐分难以排出,可推测南北两侧的出入口处表层水流方向均为由海向湖,A正确,若湖水可以排出,湖泊为淡水湖,湖水盐度不会太高,B、C、D错误。故选A。
【案例4】(2021年广东卷5-7题)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表1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产棉区贡献率(%) 时段(年) |
长江流域 | 黄河流域 | 西北内陆 | |||
面积 | 单产 | 面积 | 单产 | 面积 | 单产 | |
1950—1965 | 22.61 | 30.27 | 26.85 | 48.61 | 52.38 | 9.52 |
1965—1980 | 18.77 | 46.74 | 20.37 | 52.78 | 34.92 | 26.98 |
1980—1995 | 30.65 | 37.55 | 50.93 | 30.56 | 47.62 | 19.05 |
1995—2010 | 55.56 | 19.16 | 62.04 | 17.13 | 61.90 | 9.52 |
2010—2015 | 57.47 | 26.44 | 68.06 | 11.11 | 66.67 | 9.52 |
5.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6.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7.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②沙漠化强度减弱③机械化水平高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读】第5题要求分析出三大产棉区的共性条件,实际上是对区域特征的分析比较,问题设置类型为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和隐藏信息;
第6题需要对表格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出三大产棉区中面积比重始终保持较高的区域,问题设置类型为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和地理计算或绘图型,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和过程信息;
第7题的问题设置类型为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和推测和描述地理变化规律及过程型,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过程信息和隐藏信息。
【答案】5.C 6.C 7.A
【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充足的光执条件,这是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正确:西北内陆距海洋较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较少,A错误;长江流域昼夜温差并不大,B错误;西北内陆的土壤并不肥沃,D错误。故选C。
6.读表可知,三大产棉区中,西北内陆产棉区1950-2015年面积贡航率一直比较大,且单产贡献率较低,因此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西北内陆产区,正确,ABD错误。故选C。
7.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逐步增,主要得益于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种植面识大,而长江流域和河流域受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建销面积扩大的影响,花种植面积被压缩,A正确沙漠化强度减弱是于旱区进行退耕还草生态治理的结果,退耕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B错误由材料可知,新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398%,机减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新花生产效率提升,但与产量占比增大关系不大,误,短时期内气候的变化并不明显,且棉花为喜光是作物,气候暖湿化加温不利于棉花产量提高,D错误。故选A。
三、最新模考题组练
(2023·河北·统考高考真题)碳纤维作为战略性新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德国一汽车企业某款电动汽车采用大量碳纤维部件,其生产各环节严格遵循零碳排放理念。下图示意该企业所用碳纤维部件的纵向主要生产环节布局,其中原丝碳化环节耗能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解读】对于情境信息的解读可按照一下的模板进行操作。
信息类型 | 主题信息 | 条件信息 | 过程信息 | 隐藏信息 | ||
空间 | 时间 | 其他特征 | ||||
内容 |
1.该企业选用在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原丝,主要为了( )
A.开拓销售市场 B.降低原丝成本
C.促进合作研发 D.增加战略储备
2.将原丝碳化环节布局在M市,倚重了当地( )
A.丰富的水能 B.先进的技术
C.完善的设施 D.便利的航运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沿岸水是河水与海水在沿岸混合而成的水体。受盛行风、海岸线形态、入海径流和海水运动等因素影响,渤海南部沿岸水的盐度、运动范围等季节变化较明显。图为渤海局部海域1月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解读】对于情境信息的解读可按照一下的模板进行操作。
信息类型 | 主题信息 | 条件信息 | 过程信息 | 隐藏信息 | ||
空间 | 时间 | 其他特征 | ||||
内容 |
3.图中甲海域低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域结冰少 B.径流汇入多
C.沿岸水蒸发少 D.沿岸水积聚多
4.1月渤海与黄海海水交换的模式是( )
A.南进北出 B.北进南出
C.中间进南北出 D.南北进中间出
5.与1月相比,推测7月( )
A.甲海域与渤海海峡盐度差变小B.渤海南部沿岸水范围向东扩大
C.渤海与黄海之间海水交换加强D.渤海南部沿岸水盐度明显降低
<试题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红树种子的传播受盛行风、洋流等影响。图为环南海区域红树物种数量分布和夏季红树种子传播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6.巴拉望岛红树物种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温度较高 B.河口和滩涂少
C.洋流影响较小 D.火山和地震多
7.夏季红树种子在图中虚线段海域传播规模小,主要是因为该段海域( )
A.西南季风受阻 B.离岸风影响大
C.洋流推力减弱 D.潮间带面积小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 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9.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人口流动包括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依据人口流动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下表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方式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跨省 | 0.39 | 0.42 | 0.38 | 0.36 | 0.36 | 0.36 | 0.36 | 0.37 |
省内 跨市 |
0.29 | 0.27 | 0.30 | 0.31 | 0.30 | 0.30 | 0.29 | 0.28 |
市内 跨县 |
0.32 | 0.31 | 0.32 | 0.33 | 0.34 | 0.34 | 0.35 | 0.35 |
A.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B.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C.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D.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夏季风北边缘线表示夏季风到达的最北边界,其位置随夏季风强弱而移动。毛乌素沙地在距今约10000~8500年期间风沙堆积,约8500~3000年期间土壤发育。下图示意最近几十年夏季风北边缘线的平均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1.毛乌素沙地10000年以来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夏季风北边缘线( )
A.持续往东南移动B.先向东南再向西北移动
C.持续往西北移动D.先向西北再向东南移动
12.毛乌素沙地湖沼沉积增强期间,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广泛发育( )
A.森林土B.草原土C.荒漠土D.高寒土
(2023·福建·高考真题)局部强降雨后,在某些角度,光通过水汽的折射,形成彩虹奇观。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华南地区彩虹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
A.锋面活跃B.太阳辐射强C.对流运动频繁D.地形复杂
14.暑假某日,小明同学来到武夷山游玩,降雨过后,看见了彩虹,则小明看见彩虹时最可能的时间与朝向是( )
A.7:00~8:30面朝太阳B.10:00~11:30面朝太阳
C.13:00~14:30背对太阳D.16:00~17:30背对太阳
15.我国北方夏季彩虹出现频率高于南方的可能原因是( )
A.降雨较多B.太阳高度角大C.白昼时间长D.可见度较高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信息类型 | 主题信息 | 条件信息 | 过程信息 | 隐藏信息 | ||
空间 | 时间 | 其他特征 | ||||
内容 | 企业生产环节布局的空间布局 | 电动汽车采用大量碳纤维部件 |
日本D市; 美国M市; 德国W市; 德国L市 |
无具体体现 | 原丝碳化环节耗能较大; |
哥伦比亚河沿岸; 零碳排放 |
1.B 2.A
【解析】1.读图可知,日本是世界主要的原丝供应出口国,选用在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原丝,主要是为了降低原丝成本,B正确;碳纤维原丝只是该企业终端产品的一个原材料,还需要经过多级加工,因此不是为了开拓市场,A错误;该企业直接使用在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原丝,并没有与日本生产企业进行合作研发,C错误;增加战略储备并不一定要选用在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原丝,D错误。故选B。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原丝碳化环节耗能较大,应靠近能源充足的地区。M市位于美国西北部的哥伦比亚河沿岸,美国西北部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A正确;哥伦比亚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优势不突出,BC错误;M市的河流流经区落差大,水流急,航运功能不高,D错误。故选A。
信息类型 | 主题信息 | 条件信息 | 过程信息 | 隐藏信息 | ||
空间 | 时间 | 其他特征 | ||||
内容 | 沿岸水的盐度及运动 | 受盛行风、海岸线形态、入海径流和海水运动 | 渤海 | 1月份 |
季节变化明显; 等盐度线的分布特点(数值、走势) |
季风气候 |
3.D 4.B 5.D
【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海域位于黄河入海口南侧,且海域相对封闭,沿岸水在此积累较多,海水盐度较低,D正确;该海域盐度较低,海水结冰较多,A错误;该地不是位于河流入海口,黄河入海口没有形成低值中心,B错误;海水蒸发不是影响近岸海域盐度的主要因素,C错误。所以选D。
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月渤海海峡等盐度线北侧向渤海方向凸起,南侧向黄海方向凸起,说明渤海与黄海海水交换的模式是北侧黄海流向渤海,南侧渤海流向黄海,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5.7月降水增多,陆地径流补给海域增多,沿岸水的盐度降低,导致甲海域与渤海海峡盐度差变大,A错误,D正确;沿岸水主要受陆地轮廓形状限制,7月与1月差异较小,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渤海与黄海之间海水交换强弱变化,C错误。所以选D。
6.B 7.B
【解析】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巴拉望岛位于环太平洋第一岛弧链上,为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岛屿,整体地势较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拉望岛岛屿南北狭长、东西较短,河流和滩涂欠发育,淤泥质潮间带面积较少,不利于红树林的生长,B正确;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海水温度较高,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拉望岛位于红树种子传播路线上,说明洋流对其影响较大,C错误;火山和地震对红树林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B。
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虚线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在该地为离岸风,来自海洋的红树种子不能在潮间带着陆,所以在该地传播规模较小,B正确;该地中南半岛南部地势较低,西南季风受到的阻碍较小,A错误;洋流的推力没有减弱,C错误;该地沿海地区以平原地貌为主,潮间带面积较大,D错误。所以选B。
8.D 9.C
【解析】8.结合材料“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可知粉尘物质主要是来自外部的沉积物颗粒,填充在植物根系交错之间可以增强表土层的保水能力,B错误;有机物累积与地表植被有关与粉尘物质无关,A错误;表层覆盖物的增加有助于减少对基岩的风化作用,C错误;外源的沉积物颗粒可以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D正确。故选D。
9.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草地植被总量减少,初级生产力降低,①正确;草毡层遭到破坏,地表裸露,地表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度增加,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冻土融化速率增强,②错误、④正确;高原冻土中存在一些被封存的温室气体,随着冻土融化速率增强,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③错误。故选C。
10.D
【解析】10.2011~2014年跨省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下降,2011~2014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二者变化并不相同,A错误;材料中为三种方式流动人口的比例,其总数并不确定,B错误;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基本持平,变化较小,C错误;从表格数据来看,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D正确。故选D。
11.B 12.B
【解析】1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毛乌素沙地在距今约10000~8500年期间风沙堆积,说明该地在距今约10000~8500年期间降水较少,不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北边缘线向东南移动;约8500~3000年期间土壤发育,说明该地在距今约8500~3000年期间,降水较多,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北边缘线向西北移动,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2.毛乌素沙地湖沼沉积增强期间,说明河流径流量增加,降水增多,河西走廊的气候暖湿化,植被增加,当地主要植被为荒漠草原,植被增加,草原面积增加,广泛发育草原土,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3.C 14.D 15.C
【解析】13.由材料可知,彩虹是在局部性强降雨后形成的,锋面雨降雨强度小,涉及范围大,A错误;彩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强度关系不大,B错误;大气对流运动频繁,易形成局部地区的强降雨,易形成彩虹,C正确;地形复杂不一定会形成局部性强降雨,D错误。故选C。
14.由图可知,要观测到彩虹必须背对太阳,AB错误;由图可知,13:00~14:30,武夷山太阳高度角大于42°,不能形成彩虹,C错误;16:00~17:30太阳高度角较小,可能会形成彩虹,D正确。故选D。
15.北方降雨少于南方,A错误;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B错误;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昼长时间长,出现彩虹的频率高,C正确;南方北方的能见度差异小,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