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特点
高考地理综合题由情境材料、题干两个部分组成。情境材料一般是文字、图、表、符号等,新课标高考综合题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注重情境的创设,体现了时代性、学科性、实践性相统一,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原理解释地理问题,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学科理念。
(2)试题注重以社会现实为背景,凸显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素材大多来源于生产、生活或国家发展战略,既聚焦地方,也关注全球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3)每个综合题都以题组的形式出现,各小题之间的难度呈递增趋势,题干或答案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4)注重地理核心素养和主干知识的考察,死记硬背“答题模板”不能够应对灵活的材料,需要具备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二、考生答题答题常出现的问题
第一:对区域的认知不准确;
第二:对涉及的原理不清楚;
第三:对分析的思路无条理;
第四:对信息的提取不全面。
而这四大问题又在最后的复习里通过改进学习方法、答题策略,可以快速解决。
三、突破地理综合题的策略
(一)培养解题习惯,形成思维构建
例如综合题的思考可以围绕四个方面:区域知识、原理规律、思维结构、题目信息。
高考综合题设题时,通常以一个特定的区域材料为背景、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的区域知识是指应知应会的区域地理事实;原理规律是隐藏在地理事实背后需要我们去弄懂的原理性内容;思维结构是我们面对某一类地理问题时,应具备的专业的地理思路和复习时积累的经验总结;题目信息就是在试题给出的相关材料、图示、题干中解读和提炼的有效信息。
(2022年广东卷-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
(1)分析10-11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解读】
区域知识 | 从区域位置来看,该区域从经纬度可定位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属于高原气候,地处非季风区,冬半年不受冬季风的影响,盛行西风,涉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初中和高中地理教材都会涉及的知识。 |
思维结构 |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海陆位置(沿海降水多、大陆内部隆水少); (2)大气(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影响);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有增温加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5)植被和水温状况(植被覆盖率高,湖泊和水库的加湿作用); (6)人类活动(城市的湿岛和雨岛效应)等。 这是常考点,我们从宏观到微观具体分析降水的成因,在这道题当中并没有全部用上,只用到了其中的大气环流(西风)、水文(湖泊的加温加湿)、地形(气流受地形的抬升,迎风坡降水多)。 |
原理规律 | 为什么西风经过湖泊会湿润? 这涉及的原理就是大湖效应:干冷气流在经过面积较大的湖泊、海洋或水库时,被加温加湿。为什么迎风坡会多雨?气流遇到地形的阻挡,沿着坡面向上抬升,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多地形雨,这些都涉及地理的原理规律。 |
题目信息 | 地图里有丰富的信息:经纬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准确定位,海拔和等高线揭示了地形地势特征,材料中有“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提炼这些有效信息,对解题都有直接的意义。 |
(二)归类问题,强化思维结构
在高考综合题中,设问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归类:特征类问题、变化类问题分布类问题、比较类问题、过程类问题、原因类和措施类问题、区位因素类的问题、条件类的问题、意义类的问题、评价类的问题等,归类后会使问题简化,再利用已建立的思维结构,就知道从哪些角度来回答,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避免出现漏答和答偏的情况,使答案更加完整。
(2022年全国卷甲卷-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解读】问题(1)就是有利的自然资源条件,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归类到条件类问题中,也可以归类到区位因素类的问题中,结合材料信息:年降水量 1 000 毫米以上,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图中等高线信息:海拔较高,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说明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和水能关联度最高的工业就是水电业,因此可得出发展水电业的结论;瑞士河湖众多,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且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条件,很容易就得出了发展旅游业的结论。
【答案】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地势高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业。地势高差大,河湖众多,有冰雪覆盖等,自然景观丰富——发展旅游业。
[提醒]
解答条件类问题的思维模式:通常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作答,同时还要关注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区位因素类问题要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来思考,同时还要关注是优势因素还是限制因素。
【解读】本设问很明确,很容易归类到原因类问题中。解答原因类问题一般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两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中的信息,瑞士山地多,平地少,地形起伏大,不适合占地面积广的工业部门布局,而原料指向型工业通常占地面积广;矿产资源、能源贫乏,适合布局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瑞士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适合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技术水平高的产业的发展。虽然答案侧重于自然原因,但人文原因考虑进来后,会使原因类问题的解答更加完整。
【答案】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分,可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降低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技术先进,可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价值(附加值),获取更多利润。
[提醒]
在高考中,面对综合题的各种设问,先别急于作答,要先进行问题归类,再理清思路,确定答题的方向,这就是思维结构,是对一类问题思考之后总结出来的规律。因此要在平时的复习和解题过程中去提炼、总结同类问题的答题方法,并在考场上熟练地调动运用,才能够融会贯通。拥有了思维结构后,就能解决更多同类的题,才能以点带面地把题做透,提炼出更加完备的思维结构。
思维结构是一类地理问题深入研究的结晶,而不是答题的套路,对地理原理进行深入地理解,对地理事物背后的发展过程有明确的把握,然后做出总结,对困惑的问题进行反思,才能跳出题海,减少漫无目的地。
(三)提取信息,读懂信息内涵
高考综合题的信息量很大,往往是多个材料和图的组合,不是所有信息在解答时都能用得到,因而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挖掘题目信息的内涵,命题素材的本身也渗透着信息,甚至有些信息就是答案本身,在审题的过程中,信息成为生成答案的依据,所以获取、理解和运用信息,往往成为突破综合题的关键。
(2022年江苏卷-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1)写出图中自然带II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
【解读】该题以两幅图为载体,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原因,所有信息都隐含在图上,这就需要学生认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理解信息的深层含义,在自然带分布图上,可以看到自然带I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北冰洋沿岸,主体分布在北极圈以北的地方,结合学过的知识,可判断该自然带为苔原带,在60°E 附近该自然带向南延伸。分布的纬度变低,再观察右图,河流的流向从冰川集中分布的地方,向东西两侧流,可推断该地地势高,气温低,有冰川分布,呈南北向延伸,说明该处为南北走向的山脉,再根据对区域的认知,该经纬度的位置分布着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更证实了对图中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这样从图中读取准确的信息,对答题的准确性帮助很大。
【答案】(1)类型:苔原带。
原因:该地为南北向(乌拉尔)山脉,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两侧低。
[提醒]
题目信息不是随便给出的,要分析其内涵,来建立和答案的联系,找到信息的关键,深挖信息的价值,如果信息量过大,要注意勾画重点,尤其对隐含的信息要进行充分的提炼,要做到看到、想到和用到三点,没有遗漏,这对高考综合题的突破意义重大。
(四)规范语言,完善答题方式
在作答综合题的时候,出现错别字和语言不专业,也是丢分的主要原因。高考对地理字词的准确运用要求很高,平时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对一些错别字的甄别,和对地理专业词汇的应用,高考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同时要强化答题方式,通常要用地理事实说话,前面一段是应知应会的地理事实,后面是意义和影响,前面是已知条件,后面是对设问的解答,前面是因,后面是果,学生在答题时经常会出现只有结论,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等同于说了半截话,导致丢掉一半的分,本来会答的题,结果失分严重。
(2022年全国卷乙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政府从2001年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鼓励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即企业在建设海水淡化厂时,兴建以地中海丰富的天然气为能源的发电厂,且并入国家电网(由进口煤炭发电支撑,成本较高)。目前地中海沿岸地区已建成5家这样的海水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相当于全国淡水用量的1/3,且被统一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优先利用。以色列政府于2022年启动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库”,以缓解最大水源地太巴列湖水位迅速下降的状况。下图示意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地区海水淡化厂及供水网络的分布。
(1)说明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特点。
【解读】这道题为区位类问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难度不大,学生思路也会很清晰,是很容易拿到满分的试题,但很多学生因为答题方式不完善,导致失分率反而很高,有的学生直接表述为:地理位置优越,市场需求大,技术先进,基础设施完善。看似都采到点了,但答案并不完整,没有建立事实和结论的关联,也没有表述因果的关系。第一个原因和事实是以色列西部临海。海水资源丰富。才使海水淡化厂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西部。第二个原因和事实是以色列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匮乏,而西部沿海降水量较大,气候条件较好,人 口、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结论是用水需求大,市场厂阔;第三个原因和事实是海水淡化厂接近城市,结论是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有现成的供水管网,同时能提供资金、技术、专业人才的支持。这样呈现出的繁案才有事实依据、有因果的关联.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才能获得满分。
【答案】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部临海地区,海水原料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气候相对适宜,人口密度较大;靠近重要城市和一般城市,用水需求大,市场广阔;能为其提供基础设施(管线)、技术、人才、资金等支撑;邻近供水(主)管道,便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
四、综合题的思维训练和模式构建
(一)地理特征思维建模
1.位置特征:纬度位置—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气候类型、交通通达度;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低;特殊地貌:冰川、荒漠、黄土、喀斯特、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3.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等。
4.水文特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落差、流速。
5.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
6.等值线特征: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
【解答策略】
(1)把握描述方向和角度。明确描述的方向,即描述的对象在哪里、是什么;确定描述的角度,即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确保要点全面无遗漏。
(2)看图说话,读表归纳。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的地理特征信息。对图表信息归纳概括,结合问题进行必要的取舍,确保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规范表达,描述专业。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答案组织点要全、话要短,先主后次,层次分明。
(二)区位因素思维建模
1.河流航运条件=自然条件(①地形、地势落差;②径流量大小;水位深浅和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③河网密度、通航里程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①流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②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等〕。
2.水能开发条件=自然条件(落差+流量+峡谷)+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技术+市场)。
3.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经济因素(市场、地价、劳动力、交通等)+社会因素(技术、政策等)。
4.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燃料、土地、水源等)+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资金、交通、科技等)+社会因素(政策、信息、环境等)。
5.城市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影响城市形成)+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科技等→促进城市发展)。
6.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等)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影响选线+技术因素克服自然条件的制约。
7.港口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港阔、水深、避风)+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人、财、物支持)。
8.区域发展条件=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等)+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区域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在综合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解答策略】
(1)理清要点,综合分析。要理清要点、构建思维线索,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分析,防止思维狭窄,遗漏要点。
(2)利弊均衡,全面分析。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作出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3)抓住主导,重点分析。理清各影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针对主导因素,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进行重点评价与分析,避免套用、空泛。
(4)纵看变化,动态分析。把握影响因素的变化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发展条件的变化。
(5)按图索骥,论从图出:高考对区位条件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表中自然、人文要素和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答案组织的关键所在。
(三)原因阐释思维建模
1.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2.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等)。
3.“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
4.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解答策略】
(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理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
(4)由果溯因搭建: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
(四)过程预测思维建模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地理过程预测包括描述归纳地理过程和对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
常见的自然地理过程包括大气受热过程、天气过程、水循环过程、地质过程、整体性过程等。
【解答策略】
描述地理过程要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从时间的视角建立地理“思维链”,其基本思维如下。
(1)原型启发:分析所给素材,找到可以借鉴的地理过程原型或经典案例。
(2)迁移转化:运用所学原理,理解和突破“新”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3)逻辑推理:自然地理过程具有统一的时间维度变化,可以将大尺度的时间地理过程分割成若干节点的小尺度时间地理过程,问题设问来自不同环节,从环节入手,使用演绎推理思维解决问题。
抓住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对地理过程进行分析与追溯。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同一结果时,可用逆推法:从结果入手,按照地理因果关系追溯源头,即将结果与试题中的条件(图文信息)对接起来。然后按照逻辑关系,从间接到直接正向推理,形成结论。
(五)意义措施类思维建模
1.意义影响。
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其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通常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1)地理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2)某地理要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整体性原理从环境各组成要素展开,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3)人类活动的地理影响=经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区际联系等)+生态(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三个方面的各个角度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解答策略】
①瞄准对象,要点齐全:抓住关键词,明确探讨的对象及其组成要素,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如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可从线路长度、地势起伏(桥隧工程量)、地质基础等角度分析。
②全面分析,辩证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有利、弊两方面,因此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全面分析、辩证阐述。
2.问题措施。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往往与“问题”结合在一起,解答时要先找出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找出对策。
(1)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区域特征→限制性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矛盾。
(2)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要从区域特征出发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策略】
(1)瞄准问题,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长江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导致洪涝威胁加重。
(2)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六)开放性问题思维建模
题干可以是确定的一个观点要求作答,也可以是选择性的观点,非此即彼,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答。既可支持,又能反对,但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解答策略】
①首先要表明态度,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说明理由。
②若支持应该从“有条件这么做”和“这么做有好处”两方面探讨;如反对要从“不适宜这么做”和“这么做带来问题”的角度论证。
③表明态度不能答成“片面”、“适当发展”、既赞同也不赞同。表达理由时,观点应是正向的,要顺着选择的观点答,不能从另一种观点出发进行“反证法”和混答。
问题 | 赞成理由 | 反对理由 |
是否赞同在某区域大力发展某农作物种植 | 自然条件好(光、热、水、地形、土壤等,适合某农作物的生长);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种植经验丰富、国家政策支持等) | 当地自然条件不利(如气候干早,水源短缺,土壤贫瘠等,大力发展会加剧水源短缺); 社会经济条件差(距市场较远,与另一地竞争处于劣势等 |
社会意义: 能够增加就业,有利于摆脱贫困,促进民族团结等。 经济意义: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生态方面:若是外来物种,容易导致生物入侵,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等 | |
在某地引进某种外来物种是否可行 | 两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相似性;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经济效益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消费市场阔等 |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种植经验不足;加工技术较落后;破坏生态环境;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物种带来灭顶之灾,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是否赞同某地发展或引进某种工业 | ①有利自然条件(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等);②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充足,能源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国际市场广阔;技术力量强,国家政策支持等) | 不利自然条件(如水资源、能源资源不足); 不利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较远; 技术水平低;该工业的产品附加值较低等) |
经济意义: 发展某工业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意义: 可拉动就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 |
生态方面: 发展某工业会导致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
是否赞同某区域发展风力发电 | 风力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风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效益好;技术相对成熟:当地资金雄厚;国家政策支持等 | 发电量不稳定,风力资源不稳定;占地面积大;破坏生态环境 |
是否赞同在某地附近建核电站 | 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 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能源需求量大;核电地区适应性强,安全高效等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核电能量巨大,环境污染小 | 该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或人口少),能耗相对较少;该地区附近有梯级开发的水电供应;核电站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等 |
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韩国是越南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河内大都市区(河内市区及其周边地区)是韩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的重点地区。制造业和房地产是韩国企业投资的两大关联领域,房地产主要满足在韩资企业工作的韩籍雇员及其眷属的居住与生活需求。下图示意1991~2017年韩国企业制造业投资总额和房地产投资总额在河内大都市区的空间分布。
(1)分别概括河内大都市区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分布的原因。
(3)根据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分布,推测其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及交通需求。
【答案】(1)房地产业主要投资在河内市区,中心商务区的西北侧,空间范围较小。制造业投资空间分散,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东北部), 在河内市界外、大都市界内,投资规模大。
(2)韩资企业工作的韩籍雇员(及其眷属)收入水平较高,能支付较高的房屋成本;市中心土地成本高,房价高;市中心配套设施完善,交通发达,生活便利。
(3)房地产投资集中在市中心附近,改善市中心空间环境;制造业投资空间范围大,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市建成区范围扩大;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空间错位,引起较远的通勤交通流,交通周转量增大。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韩国企业在河内大都市区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内市区,分布在中心商务区的西北侧,靠近中心商务区分布,分布相对集中,空间范围相对较小;韩国企业在河内大都市区制造业投资空间相对较分散,主要分布在大都市区的东部和北部,在河内市区的外侧、大都市区的内部分布,投资值规模较大,产值较高。
(2)河内市区消费水平较高,市中心的土地价格较高,房价的成本较高,能够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完善,交通通达度较高,生活便利;韩资企业的工资水平较高,韩籍雇员以及家属的工资收入较高,能够承担市中心较高的房租和生活成本。
2.(2024·山东滨州·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上,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圣克鲁斯岛低地气候干燥,拥有该岛67%的特有物种。中央山峰的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云雾林的林冠拦截云水,不仅满足了云雾林生长需求,还对低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对高地和低地植被造成了不同的威胁。左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右图示意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1)分析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的原因。
(2)分别简述厄尔尼诺频发对圣克鲁斯岛高地和低地原生植被的威胁。
【答案】(1)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
(2)高地湿度降低,喜阴湿的植被退化;低地水分条件改善,(对水分要求较高的)物种入侵,降低典型干旱适应物种的竞争优势。
【解读】(1)根据材料,凉季出现在6-12月,凉季初期,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寒流起到降温的作用,水温较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由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下部气温较低,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水温异常升高,下沉气流减弱,甚至形成上升气流,使得圣克鲁斯岛降水增加。高地湿度降低,喜阴湿的植被退化;低地水分条件改善,(对水分要求较高的)物种入侵,降低典型干旱适应物种的竞争优势。
3.(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左图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右图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指出右图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分布特征:北大南小,西大东小。原因:南部和东部受到一定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植被较为茂密,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北部和西部受高原内部冬季风影响较为强烈,降水较少,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和荒漠为主,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解读】根据图中粗化指数图例的反映,北部和西部圆圈较大,东部和南部圆圈较小,可得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北大南小,西大东小。风力侵蚀深受大气环流(降水量)、地表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故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能够受到一定夏季风深入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植被较为茂密,且多为森林植被,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而高原内部受到湿润气流影响微弱,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4.(2023上·云南昆明·高三云南师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顶海山是位于海底,顶部截平,高度超过1000米的地形隆起。卡罗琳M4平顶海山位于马里亚纳海沟东侧,其基底由玄武岩组成,由于熔岩的堆积、造礁珊瑚(生长的水深范围为0—50m)的发育以及后期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了一个被海水淹没、表面覆盖巨厚珊瑚灰岩(一种石灰岩)的台地。台地表面现已无法识别火山地貌,但发育有大量近圆形的具有喀斯特性质的坑状地貌。通过对该平顶海山的探测,科学家发现该平顶海山曾出露海面,现有大量瘤状富钴结壳发育在该海山岩石上,结壳中稀土含量很高。图为卡罗琳M4平顶海山的位置示意图及其附近海域等深线图。
(1)描述卡罗琳M4平顶海山的地形特征。
(2)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说明在海平面稳定的情况下该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3)说明台地表面坑状地貌的形成条件。
(4)若要对该平顶海山周围的富钴结壳进行开采,列举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案】(1)地势起伏较大;山体大致南北延伸(西北—东南走向);顶部高而平坦;顶部周围坡度较陡。
(2)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挤压,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海山;随火山不断喷发,海山高度不断增加;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地壳下降,该平顶海山逐渐被海水淹没。
(3)石灰岩地层较厚,具备溶蚀下陷的垂直厚度;有石灰岩分布,且岩性较纯;板块交界处,岩石裂隙发育;地处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对流运动旺盛,降水丰富,溶蚀作用强。
(4)海水较深,开采难度较大;远离陆地,缺少物资补给;地壳活跃,海底地震(海啸)频发;易受台风、暴雨等天气影响。
【解读】(1)由图可知,卡罗琳M4平顶海山大致的呈西北—东南走向;图中的等深线的数值呈-2800米升到顶部的-100米,说明卡罗琳M4平顶海山的地势起伏较大;等深线在顶部稀疏,数值较大,说明顶部高而平坦;山体顶部边缘的等深线较为密集,说明顶部周围坡度较陡。
(2)由图可知,卡罗琳M4平顶海山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间的挤压碰撞,导致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海山;而后随着火山的不断喷发,海山高度在持续的增加;由于太平洋板块为大洋板块,板块的挤压碰撞使得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地壳不断下降,卡罗琳M4平顶海山逐渐被海水所淹没。
(3)由材料可知,卡罗琳M4平顶海山形成了一个被海水淹没、表面覆盖巨厚珊瑚灰岩(一种石灰岩)的台地,这说明台地有岩性较纯的石灰岩分布,且石灰岩地层较厚,具备了溶蚀下陷的垂直厚度;由图可知,台地处在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剧烈,导致岩石裂隙发育;由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处在热带,纬度较低,温度较高,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同时,空气的对流运动旺盛,降水丰富,流水的溶蚀作用强。
(4)由图可知,该地的海水较深,开采难度较大;由图中的海陆位置可知,该地远离陆地,缺少物资补给;由上题可知,该地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海底地震(海啸)频发;根据所学知识,该地位于西北太平洋,易遭受台风、暴雨等天气影响。
5.(2023·四川自贡·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瓜多尔是世界上第一大香蕉出口国,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5%~30%,主要出口至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但出口量波动较大。厄瓜多尔的香蕉种植区主要分布于该国的西部,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农场生产模式,农场内均建有运输索道,全国约有5000个农场,农场的面积在2000~6000hm2之间,农场均拥有成熟的种植、管理、贮藏等技术和统一的品质控制标准,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图左为厄瓜多尔香蕉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右为香蕉园索道景观图。
(1)说明厄瓜多尔香蕉主要种植于该国西部的区位优势。
(2)分析厄瓜多尔香蕉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原因。
(3)与建设公路相比,说明种植园内建设索道的好处。
(4)为厄瓜多尔应对香蕉出口量波动大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地形平坦,适宜大面积种植;全年高温,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多冲积土,土壤肥沃;临海,海陆交通便利。
(2)香蕉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国内消费量小;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地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地纬度较高,当地自然条件不适宜大规模香蕉。
(3)提高运输效率,节省劳力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中对香蕉的破坏,保证香蕉品质;减少占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
(4)延长产业链,丰富香蕉出口品种;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完善香蕉出口的市场体系;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香蕉品质。
【解读】(1)香蕉是热带水果,喜高温高湿环境,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说明。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从该地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看出,西部沿海主要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适宜大面积种植;西部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高温,雨量充沛;有河流经过,能够提供大量灌溉用水,水源充足;位于山前地区,多冲积土壤,土层深厚肥沃,肥力充足;东部是哥伦比亚和秘鲁,西部靠近太平洋,结合材料“主要出口至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可知,西部临海,海陆交通便利。
(2)本小题应从进口国和出口国两方面去分析。对于出口国来说,结合材料“全国约有5000个农场,农场的面积在2000~6000hm2之间,农场均拥有成熟的种植、管理、贮藏等技术和统一的品质控制标准,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可知,厄瓜多尔香蕉产量大,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国内人口较少,经济水平较低,国内消费量较少。对于进口国来说,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地纬度较高,气候条件不适宜大规模种植香蕉;且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香蕉的市场需求量大。
(3)本小题可对比公路和索道的特点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农场占地面积较大,采用公路运输,为保证运输效率,需大范围修建较为密集的公路网,对自然环境和香蕉种植均有影响,而索道相对而言占地面积较小,对自然环境和香蕉影响小。公路主要采用货车运输,装卸等人力成本较高,使用索道可节省劳动力,增加运输频次和运输量;公路运输遇到路途颠簸或地势起伏较大,香蕉容易损耗,而索道运输较为平稳。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索道运输的优势是提高运输效率,节省劳力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中对香蕉的破坏,保证香蕉品质;减少占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
(4)为应对出口量波动大,首先可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丰富香蕉出口品种,提高对市场的灵活性;由材料“主要出口至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厄瓜多尔可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完善香蕉出口的市场体系;市场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品质好,厄瓜多尔已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植,可进一步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减少和尽量避免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注重恢复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香蕉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6.(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年冰洞”位于山西管涔山北坡海拔2300多米的山坡上,洞口朝上,通道最窄处仅几十厘米。洞体倾斜向下,口小肚大,大致呈保龄球瓶状,所处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冰洞内气温在0℃以下,洞内冰柱、冰瀑和冰笋等长年不化。热传导以及空气的对流是维持冰洞低温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冰洞洞穴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洞内保存着不同地质时期的冰体,数量多且层理清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011年,该冰洞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图为“万年冰洞”剖面图。
(1)简述“万年冰洞”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万年冰洞”内低温的原因。
(3)说明研究“万年冰洞”并开发利用的意义。
(4)简述“万年冰洞”内冰柱的形成过程。
【答案】(1)第四纪冰川时期,冰川底部的石灰岩多裂隙且易受侵蚀,冰川融化产生的冰水混合物侵蚀(磨蚀和溶蚀)底部的基岩(石灰岩),形成洞穴,洞穴在外力侵蚀作用下进一步加深扩大,从而形成“万年冰洞”。
(2)冰洞分布海拔高,洞口周边气温低;洞口通道狭窄,夏季,洞内空气冷而重,洞外空气暖而轻,洞外暖空气难以进入洞内;洞穴位于山脉北坡,有利于冬季风进入,冷空气易蓄积;冰体与石灰岩之间热传导以及冰体与围岩裂隙空气的对流运动,有利于维持冰洞内的低温环境。
(3)有利于研究该地及华北地区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过程;面向大众开放参观,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开发冰洞旅游项目,发展当地经济。
(4)由于该冰洞内气温低于0℃,洞顶裂隙流出的地下水在顶部结冰并向下生长,来不及结冰的水落在冰洞底部形成向上生长的冰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两者连接起来形成冰柱。
【解读】(1)由材料可知,“万年冰洞”洞口朝上,通道最窄处仅几十厘米。洞体倾斜向下,口小肚大,大致呈保龄球瓶状,所处山体由石灰岩构成,说明其受流水侵蚀形成现有地貌,第四纪冰川时期,冰川底部的石灰岩多裂隙且易受侵蚀,冰川融化产生的冰水混合物侵蚀(磨蚀和溶蚀)底部的基岩(石灰岩),形成洞穴,洞穴在外力侵蚀作用下进一步加深扩大,从而形成“万年冰洞”。
(2)由材料可知,“万年冰洞”位于海拔2300多米的山坡上,洞口周边气温较低;夏季冷而重的空气堆积于洞内,使洞外暖空气难以进入;冬季,冰洞(提示:该冰洞位于山脉北坡,洞口朝上,洞体倾斜向下)内外空气易产生对流运动(如下图所示),有利于外界更冷的空气进入,洞穴将这部分冷空气储存起来,并且通过洞穴下部的围岩裂隙给石灰岩降温;冰洞内温度稍有上升时,洞内的热传导和对流运动有利于维持洞内的低温环境。
(3)由材料可知,该冰洞内保存有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冰体,研究冰体的变化及成因,对揭示华北地区的气候变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冰洞开发成旅游景点,面向大众开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和认知水平;同时,能够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开发冰洞旅游项目,发展当地经济。
(4)洞口朝上,水流和融化的洞顶冰水向下滴落,受洞内低温的影响,由于该冰洞内气温低于0℃在洞顶冻结并向下生长,没来得及冻结的水落在冰洞底部冻结成冰,形成向上生长的冰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直到与洞顶下垂的冰体相连,最终形成冰柱。
7.(2023上·山东菏泽·高三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M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机电、电子开关及系统、电动工具等工业应用的制造商。1996—2022年,M集团在中国不同城市投资建立了三家工厂,其发展过程如图所示。
(1)说明1996年德国M集团在上海市建立工厂对其企业发展的主要意义。
(2)在2017年部分下游客户转移至东南亚的背景下,M集团仍然在威海市投资建设新厂。指出M集团做出该决定看重的“中国优势”。
【答案】(1)上海市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上海市工厂靠近中国与亚洲市场,有利于开拓中国和亚洲市场;靠近下游客户,可降低市场营销费用和运输费用,便于与下游客户保持良好的生产协作关系。
(2)庞大的汽车市场;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较好的配套服务产业。
【分析】本题以德国M集团发展过程为背景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德国M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机电、电子开关及系统、电动工具等工业应用的制造商。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海市较德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厂靠近中国与亚洲市场,有利于开拓中国和亚洲市场;上海经济发达,靠近下游客户,可降低市场营销费用和运输费用,便于与下游客户保持良好的生产协作关系。
(2)中国优势有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具有庞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制造业发达,技术水平高,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中国基础设施较完善,有较好的配套服务产业。
8.(2023上·河北沧州·高三泊头市第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在甘肃、陕西两省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34°38′N-38°47′N,104°29′E-110°22′E)选定南小河沟、罗玉沟、羊圈沟、纸坊沟、六道沟、龙滩沟等小流域进行研究,流域内年均降水量300—550mm,沟壑纵横,土壤黏性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图示意选定小流域的林灌草组成结构。
(1)分别指出水分条件最好与最差的流域,并简述理由。
(2)分析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初期采取工程措施的必要性。
(3)有人认为,在当地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工草地和灌木为主的植被恢复策略。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水分条件最好的流域为羊圈沟;水分条件最差的流域为龙滩沟。
理由:随着降雨量的减少,该区域林灌草面积组成结构表现为林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多;羊圈沟是林地占比最大的流域,龙滩沟是林地占比最小、草地占比最大的流域。
(2)由于黄土高原干旱缺水,流域生态恢复的前期,植被生长环境恶劣,成活率低;工程措施能在短期内改善水土条件,提高植被成活率。
(3)赞同。理由:乔木蒸腾量大,在缺水地区种植乔木会增加水资源消耗,加剧流域干旱;草地和灌木需水量相对较少,可以减少对水分的消耗,利于缺水地区植被恢复;以草地和灌木为主,林灌草结合可以丰富群落层次,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或不赞同。理由:不同的小流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即使同一小流域内部,不同部位水热等条件也存在着差异;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解读】(1)由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植被的耗水量不同,一般来说林地蒸腾量大,自然生长的需水量大于灌草,反过来就是说,林地占比大,当地的水分条件更优。读坐标图可知,①林地占比折线与草地占比折线趋势相反,说明,随着降水的减少,该小流域的林灌草面积组成结构表现为林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多;②林地占比最多的是圈沟,水分条件最优;③林地占比最小、草地占比最大的是龙滩沟,水分条件最差。
(2)由材料“年均降水量300—550mm”可知,该流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地表沟壑纵横,降水较少,地表起伏较大,水土资源比较短缺,在生态恢复初期,植被可能会因蒸发旺盛缺水而死亡,成活率低;工程措施可以减少坡度、平整土地,截水截沙,改善其生长的水土条件,提高植被成活率。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如果赞同,需要结合乔灌草生长需水量及当地的水分供应状况及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由第一题可知,乔木的需水量大,在缺水的地方种植会增加水资源的消耗,加剧干旱;灌草需水量相对更小,在缺水的地方种植成活率更高;同时林、灌、草结合,可以丰富群落层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不赞同,则是因为不同流域或同一流域的不同部位的坡度、坡向及地表起伏会影响到水热差异。因此在进行生态恢复的时候,生物措施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尽量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在生态脆弱的地区,要尽可能的减少人为干扰,让生态自我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