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考地理小专题——福建海坛岛大砂山

归属:地理专题复习 2022-04-16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坛岛是福建省最大的岛屿,我国第一大风区,其东北部迎风海岸分布肴一座大沙丘相对高度达30米,当地人称之为大砂山,大砂山上无法生长植物,只覆盖着一些夹杂黑色碎石的沙土。大砂山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的特殊现象。研究长明大砂山是第四纪晩期以来在气候冷暖变化背景下,主要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下面左示意大砂山区域地理环境,右图示意大砂山地质剖面。

 

 

 

 

(1)简析大砂山上无法生长植物的原因。

 

 

(2)分析大砂山“沙不袭村”的原因。

 

 

(3)判断大砂山风砂层、海蚀崖、冲积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大风天数多,风沙活动频繁;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差;大砂山上无河流湖泊,地表水缺乏;沙土保水性差,地下水埋藏深;以沙质土为主,土壤贫瘠。

 

 

(2)村庄位于沙丘的西北侧和东南侧,且与沙丘之间有两条河流隔开;由于地形阻挡,村庄受东南季风影响弱;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北风,风沙活动受南部君山的阻挡,沙丘难以扩散;冲积层的沙土和碎石颗粒较大,不易起沙;丰水期河水对扩散至河谷的沙土搬运侵蚀作用强。

 

 

(3)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冲积层、海蚀崖、风砂层。

 

 

形成过程:流水从君山山坡上携带的沙石在山麓堆积,形成冲积层;海平面上升,靠近海岸的冲积层被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平面下降,东北风携带海滩和下游河滩泥沙遇海蚀崖阻挡堆积,形成风砂层。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坛岛为福建省第一大岛,岛上海岸风沙堆积面积占全岛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受搬运作用差异彩响,堆积物碎屑的成分和形态差异较大,琅岐岛上沙颗粒形态多呈棱角状,海坛岛海湾处沙颗粒形态多呈圆状。海坛岛海岸的多处海湾均有面积较大的沙质海滩,沙质海滩后缘均为低平的风积海积平原。甲图为海坛岛地理位置示意图,乙图为海坛岛北部海岸带的一座相对高度达30m的大砂山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指出海坛岛风沙覆盖面积大的自然原因。

 

 

(2)分别说明琅岐岛、海坛岛海湾处沙颗粒形态的形成原因。

 

 

(3)简述大砂山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海坛岛以东北风为主,且受台风影响大;海坛岛的沙质海滩提供丰富的沙源;沙质海滩后缘均为低平的风积海积平原,有利于风沙运移等。

 

 

(2)琅歧岛上的沙是由陆地碎屑物在河流搬运作用下沉积于闽江口的,搬运距离较短,搬运过程中碎屑物受侵蚀作用较小,导致其颗粒形态为棱角状。海坛岛海湾处的沙是在海浪往复搬运作用下沉积于海湾处的,搬运距离较长,受海浪侵蚀作用较强,导致其形态为圆状。

 

 

(3)风化和侵蚀作用产生大量岩石碎屑,暴雨河流流量增大,搬运大量泥沙在君山山麓带堆积,形成冲积扇:山麓冲积扇被河流侵蚀,并逐渐与君山北坡分离:海平面升高,冲积扇底部遭受强烈的海浪侵蚀作用发育成海蚀崖,形成独立的大砂山。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 福建 小专题 海坛岛
  • 上一篇:高考地理小专题——河道分叉地貌
  • 下一篇:高考地理小专题——生态经济区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