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一:(2019·武邑宏达学校高三)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泊是流域中物质迁移的重要“归宿”,湖底的沉积物像“书页”一样记录了流域内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洱海位于我国云贵高原西北部,其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溪流发源于此,丰富的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汇聚于山前洼地,形成了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
(1)简述点苍山东麓河流的特征。
(2)推断图(a)中湖岸边的甲地至湖心处的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历史上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的增减,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携带泥沙的沉积条件。因此,科学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推断流域内过往的气候变迁。图 (b)为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与其沉积时间的对应曲线。
(3)概括自1300年至2000年之间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的变化趋势,推断图示地区近百年以 来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考古证据表明,距今2、3千年以前洱海西岸地区就有了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当时人类活动的方式主要是砍伐森林、发展农耕和开采矿产。
(4)试推测这一阶段人类活动对湖底沉积物沉积特征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小,河流短小、河床落差大,自西向东注入洱海。水文特征:流速快,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由甲地至乙地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河流携带的泥沙是湖底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河流流入湖泊时流速降低,所携带的泥沙逐步沉积;泥沙颗粒大的先沉积;因此湖底沉积物的粒径逐渐由粗变细。
(3)沉积物粒径变化趋势:沉积物粒径变化存在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1300年~1500年、1700年~1850年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1500年~1700年、1850年~2000年沉积物粒径逐渐增大。气候逐渐变干燥。气候变干时,湖泊面积减小,河流入湖处距离湖心更近,湖底沉积物粒径增大。
(4)沉积物的数量增多;粒径增大;成分改变。
典型例题二:(2021·赤峰二中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的天空湖(下图)是由亚祖河自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湖水补给主要依靠降雨与泛滥的河水。自形成以来,该湖逐渐萎缩,部分水域已演化为森林湿地。湖区周边农业灌溉与工业生产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到21世纪初,天空湖的湖底沉积物累积厚达2.4-13.9米,湖床底部高于地下水位。
(1)指出天空湖周边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天空湖湖床底部高于地下水位的原因。
(3)比较天空湖形成前后M地流水沉积物的粒径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4)沉积物的透水性与粒径大小呈正相关。若天空湖形成以来,湖底沉积物粒径大小维持不变,则天空湖的萎缩速度与实际萎缩速度不同。判断这种假设情况下天空湖的萎缩速度,并说明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
(1)夏季。理由:夏季(气温高,作物生长快,需水量大;(气温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土壤易缺水。
(2)工农业生产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天空湖形成后,外泄泥沙受阻,洪水携带的泥沙和沼泽植被残体沉积导致湖床抬升。
(3)差异:(与形成前相比,)天空湖形成后M地流水沉积物的粒径较小。原因:天空湖形成后汇入的径流较少,携沙能力较弱。
(4)萎缩速度快。理由:湖床底部高于地下水位。沉积物粒径较粗,湖水补给地下水的比例较大,即湖水净减少增多。
典型例题三:(2020·湖北高二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神农架位于华中亚热带东部低山丘陵向西部高原山地的过渡区域,平均海拔约2000m。大九湖位于神农架西部的山间盆地,海拔1700m。地质学家在大九湖湖底沉积物中钻探获取了湖底以下六米深的沉积物,经检测沉积物年代涵盖末次冰期(距今40000年)至今。
下表是神龙架地区现代植被带分布及末次冰期植被带垂直迁移
大九湖钻孔岩性描述
下图是大九湖钻孔不同深度岩性描述
(1)分别写出大九湖地区末次冰期和现代的植被带名称以及距今10000年沉积物的岩性描述。
(2)推测大九湖当前湖水的含沙量和透明度,并简要说明理由。
(3)总结末次冰期至今湖底沉积物沉积速度的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
(1)现代:落叶阔叶混交林;末次冰期:暗针叶林;10000年前沉积物岩性:具有黑白相间纹层的黏土。
(2)含沙量小,理由是林区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也可以根据表二中湖底最表层沉积物多黑色腐殖质和植物根茎推测该湖泊水浅且稳定,正在沼泽化,沉降作用强,含沙量小);透明度低,理由是湖底沉积物含腐殖质较多说明水体营养物质多,浮游生物多。
(3)沉积速度总体先快后慢,距今40000年至30000年沉积速度最快,距今30000年至10000年沉积速度明显减慢,距今10000年至今沉积速度又开始加快。
典型例题四:(2020·湖北高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约2500万年前,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裂谷,经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厚达8000米。目前该裂谷带仍然活跃,湖区向周边扩展,地震频繁。四周大小336条河流汇入湖泊,受气候影响,湖水水位年内变化如右图所示。湖中动植物近2000种,其中四分之三为贝加尔湖所独有。左图示意贝加尔湖的位置。
(1)推测贝加尔湖湖底深厚沉积物的来源。
(2)描述贝加尔湖水位年内变化特点,说明其最低水位形成的原因。
(3)简述贝加尔湖生物种类丰富且独特的原因。
参考答案:
(1)①裂谷带活跃,地震频繁,湖泊周边山体岩石崩塌,坠入湖中;②地质历史时期,冰川运动裹挟大量泥沙、碎石涌入湖泊(最终冰川融化,碎石泥沙沉积于湖底);③周边多条河流汇入,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湖底;④湖内生物遗体的堆积。
(2)特点:①湖水水位变化小;②水位4月最低,10月最高//或者(4月至10月水位持续上涨,10月至次年4月水位不断降低);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区,10月开始(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减少(补给水源2分),入湖河流补给水量减少,水位不断降低,该过程持续至4月。(后气温回升,水位上涨。)
(3)①湖泊蓄水量大,生物生存空间大;②湖水深度大,表层到深层环境差异大,生物多样性丰富;③湖盆形成时期早,生物经长期充分演化,物种(多样且)独特;④位于大陆内部,四周高山林立,环境相对封闭,外来物种侵入少(或天敌少);⑤冬寒漫长,人类活动较少,对生物破坏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