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朝皇家的行宫花园,为我国的名园之一。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四年(187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建,改称今名,作为避暑乐地。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1903年修复。全园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占地约290公顷,水面积占3/4,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库藏珍贵文物4万余件,有各种乔灌木30万株,其中古树2000株。园内可分为勤政、居住、游览三个活动区,园内佛香阁、长廊、宝云阁等建筑可称为华夏建筑艺术的珍品。当年慈禧每当夏季将临,即来园避暑长住,并例行朝政,故颐和园又有“夏宫”之称。
颐和园融汇了国内众多著名园林“南秀北雄”的传统造园艺术风格,集众家之长于一身。殿堂轩馆、楼台亭阁、廊树桥石,巧妙、和谐地点缀在湖光山色和绿树花草丛中,再借远处西山群峰和玉泉山塔佳景,扩展了空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出了“锦绣河山诗画境”的“人间天堂”,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众景点靠山傍湖布局,主要有:东宫门内的仁寿殿、德和园西戈楼、乐寿堂及谐趣园,前山的佛香阁、排云殿、长廊、铜亭、画中游、石舫,昆明湖畔的知春亭、十七孔桥、西堤六桥,后山的松堂、苏州河、苏州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