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山系熊耳山之分支,由西向东到龙门突然断裂,分成东西两山,巍然对峙,伊水中流,形成一座天然石阙,称为“伊阙”。伊水西岸山势陡峭,自北魏始开凿佛教石刻,称“龙门石窟”,为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南北长达l公里,现有窟龛2100多个,佛像97000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块,佛塔40多座,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米余。窟内的卢舍那佛雕像,高17.14米,丰颐秀目,嘴角微翘,似微笑,头部稍低,略作俯视状,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肃然起敬,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除此,还有宾阳中洞、古阳洞和药方洞等著名洞窟。洛阳为九朝古都,龙门自古为帝王游幸、文人荟萃之地。龙门东山又称“香山”,坐落在香山苍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据说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赋闲隐居的地方,在香山北麓有白居易的墓,名“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