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和加麻扎又名“香妃墓”,在新疆喀什东北郊。
阿巴和加麻扎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巴和加及其家族的墓地,始建于1640年。墓中所葬共计五代72人。陵墓建筑包括墓室、礼拜寺、讲经堂等,规模宏大,充满维吾尔族特色。主墓室呈圆拱形,高40米,四座小型尖拱支接中心圆拱 顶,周围以厚墙依托,四周以塔楼固定。墓室平台上,排列72座坟丘,香妃坟设在东北角(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她本是阿巴和加的孙女。在清宫生活了28年,于1788年病逝后被葬入清东陵,这里是她的衣冠冢。此墓因此又被称作“香妃墓”)。陵墓左是礼拜寺,其外殿装饰华丽,最外层列柱柱头形式多变,柱身雕刻精致。转角处的高大塔楼与大门两侧塔楼构成了伊斯兰教的建筑特征。
阿帕克霍加墓又名“香妃墓”,位于新疆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的古老陵墓建筑。
该墓初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距今已有350多年。它最初的名称叫“玉素甫霍加麻批尔”(“麻扎尔”是陵墓之意)。玉素甫霍加是明末清初从中亚来喀什噶尔传播伊禅派教义的传教士(“伊袢派”是伊斯兰教的一个教派)。他全名叫阿吉·买买提·玉素甫霍加(“霍加”是“圣裔”之意)。阿帕克霍加是玉素甫霍加的长子,他继承其父的传教事业后,除了在传教方面在喀什噶尔颇有名气外,在政治上也颇为得意,竟成为喀什噶尔一带的封建统治者。正因如此,当公元1693年阿帕克霍加去世后,他的家人将他进而在玉素甫霍加身旁,本来称作“玉素甫霍加麻扎尔”的陵墓,随着阿帕克霍加的声望而易了名。至于为什么自清末以来,又有人将此墓称为“香妃墓”,传说清乾隆皇帝的妃子“香妃”死后葬于此。
阿帕克霍加墓的整个墓地是由陵墓、大礼拜寺、经堂、小礼拜寺和门楼、主墓室5部分组成的,占地几公顷。
陵墓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它近似于一个长方形的建筑体。其底宽约35米,进深29米,在陵墓的四角各有一圆形立柱半嵌在墙内,圆柱底直径为3米左右,圆柱的顶端各有一小巧玲珑的召唤楼,楼顶有一弯表示伊斯兰标记的新月。陵墓屋顶是用土块砌成的半圆形大穹窿,其圆拱直径达17米多。用普通土块砌成这样大直径的圆拱,充分体现了当初修墓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在墓的穹窿顶端,也有一个圆筒形的小楼和一弯新月,它与陵墓四角的小楼和新月相对衬地形成一个和谐的布局,给人以肃穆之感。陵墓高约26米,从上至下全部用绿色的玻璃贴面,在一些部位,还适当地添加了部分蓝色和黄色的玻璃砖,它的上面还写有一些古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伊斯兰宗教训诫。而附属于陵墓的其它建筑,无论在建筑格调还是装饰诸方面,也与陵墓本身十分协调,从而构成了一个建筑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