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占地28006平方米,大殿面积1102平方米。初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洪武年间,明朝回族大将休英,因辅佐朱元璋开国,被封为“西平侯”,负责镇守甘青一带。沐英联合西宁土司冶正国(回族),禀奏朝廷,请求救建清真寺,明王朝为了利用宗教加强对回族人民的统治,“救赐”修建了这座清真大寺,冶土司被封为世袭掌教。
东关清真大寺初建时,只有一座大殿、两个宣礼塔等建筑。明万历到清乾隆年间,经几次扩建才初具规模。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血腥镇压回族、撒拉族人民,下令拆毁东关清真大寺,不淮回族群众进行礼拜。
1914年,在当地回族群众的呼吁和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的支持下,在旧址上重建大寺,历经一年,费白银万两,始告竣工。1946年东关清真寺再次扩建,成为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与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尕清真寺齐名。
东关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门洞为花岗岩巨石砌成,两侧高耸的宣礼塔顶装饰有精致的藏式镏金经筒,是涅中塔尔寺送来的宝物。中心建筑为礼拜大殿,是典型的内地宫殿式建筑。东侧两层厢楼与大殿浑为一体。飞榴斗拱均呈对称分布。礼拜殿顶脊饰有3个藏式馏金宝瓶,据说是甘肃拉L楞寺僧众集资赠送,为国内清真寺独有,是喇嘛教、伊斯兰教友好往来的纪念物。另外在清真寺的重门及宣礼砖壁上,分别嵌有“万”字图案。“万”为上古部落的一种符咒,后随佛教传播进入中国,意为吉祥。1982年,东关清真寺再次修缮。在大殿拱门上饰以古体金字《古兰经》经文,使这座同时能容纳3000人做礼拜的清真大寺更显其肃穆庄严。
东关清真寺不仅建筑宏伟,独具风格,还是国内有名的伊斯兰教伊合瓦尼派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场所,这里有较完整的经堂教育体系,招收满拉,培训阿訇,造就了一大批学者,在海内外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每年的尔的节和古尔邦节时,会有数以万计的穆斯林聚集在这里,举行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即使在平时,每逢礼拜时节,也有近万名穆斯林在这里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