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丽江古城

时间:2024-01-09 归属:世界遗产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丽江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南面的中部,距离昆明市约600千米。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镇”,全镇总面积56.1平方千米,其中古城面积有3平方千米。古城背靠狮子山,四周青山环绕,又有绿水点缀,形状像一方碧绿的大砚台。因为古时“砚”和研通用,所以这里被称作“大研”。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到明代时已有相当规模。我国现存古城镇中,这座小镇是保存较完好的一座。相传,丽江的世袭知府姓“木”,如果在城的四周修筑城墙,就好双给“木”字加了一边框,变成了“困”字。所以,这里自古就没有设城墙。城区的中心叫做“四方街”,是云南西北部较大的商业活动场所。城区内有4条主道,每条主道都与数十条小巷相通。因此,主道虽然看起来狭窄,但有了那些四通八达的巷弄,交通并不显得拥挤。这里的街道在建筑时不求平直,而是顺着地势修建。城内的大小路面,都是用丽江特有的彩花石板铺成的,雨天不留泥浆,晴天也没有灰尘。

  丽江古城现存的传统民居,大部分建于明清时期,全部是“三房一照壁”式土木结构的瓦房。房基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中段用的是木材或砖石,上段则是用木板围封起来。房檐向外伸展,桁架两端各装有一块风火板。有些人家还在风火板的上角装一块叶状木片,上面雕刻一些表示吉祥如意的花纹。有些人家干脆把木片刻成鱼的形状,这叫做“垂鱼”,有“吉庆有余”的含义。民宅的正房一般来说是上下三间的楼房,与东西厢房、照壁围成一个四合院。正房中间的堂屋装有6块隔扇门,门扇和窗棂上都刻着花草鸟兽的图案。整座四合院古朴而又美观。

  丽江古城的居民以纳西族为主。纳西族人喜爱种树养花,一向就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养花”的美誉,居民常常在自家的庭院内,用鹅卵石堆砌出各种图案的花坛,种上梅花、桂花、菊花、兰花等清新雅致的花卉。大研镇还有赏花的习俗。花开到最好的时候,主人就会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聚会,一同赏花品茶。逢年过节,一些居民宅院内还不时传出阵阵悠扬的纳西民乐。

  古城头的双石桥下有一条玉泉河,玉泉水从象山脚下流出来,到双石桥下分成三股伸向东南方,形成无数条小河,穿越古城的大街小巷,淌过小镇的千家万户,形成“条条街道见流水,家家门前有水流”的景象。小河上修建了一座座石拱桥,比较出名的有大石桥、小石桥、万字桥、南门桥等。这些石拱桥大多建于明清两代,召集看上去古色古香。每年秋季,桂花盛开的时候,丽江古城便呈现出一派“小桥流水桂花香”的江南水乡风光。所以,人们将这里誉为“高原姑苏”。

  丽江古城的选址和布局都极具特色,建筑学家们把这里视为“中华民族优秀建筑传统的缩影”。解放后,大研镇开展新的建设项目时,向古的城的西北方向发展新区,使古城的原有风貌得以完整保存。

  丽江古城的城内和四周,有很多名胜古迹,狮子山有古柏林、白马龙潭等景点,城北象山脚下有著名的玉泉公园,又叫“黑龙潭”。1737年,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玉泉龙王庙,乾隆皇帝亲笔题字“玉泉龙神”。黑龙潭水面宽阔,潭水清冽。终年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倒映在水面上,景色分外迷人。

  象山山脚和山坡上,有几座漂亮的建筑。解脱林牌楼建于明代,据说丽江的土知府曾在这里会见明朝的徐霞客。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说:“解脱林……乃丽江之首刹……崇饰庄严,壁宇清洁。”造型别致的五凤楼是汉族、藏族和纳西族建筑艺术的结晶。它是一座木结构的三层楼。楼的底座是四方形的,上面立着32根朱漆油亮的大柱子。三层楼分别有三重多角飞檐,第一层飞檐有8角,第二层有12角,第三层有24角。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在解脱林和五凤楼之间,有一座清静的四合院,这里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室,保存着大量的东巴教经书和画卷。

  每年农历七月中旬,纳西人都会在大研镇上举行“丽江七月会”丽江七月会又称“七月骡马会,这是纳西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那时,邻近县镇的人都来到这里,进行各种各样的商业贸易活动和体育文化交流。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丽江古城
  • 上一篇:孔庙、孔林、孔府
  • 下一篇:庐山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