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平遥古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传说三皇五帝中的尧,封地就在平遥。据史料记载,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的周宣王时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平遥就是县治所在地,取名叫“平陶”。北魏初年,改名为“平遥”,一直沿用至今。
现存的平遥古城是明代洪武三年扩建而成的,明清两代又多次整修,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现在的古城墙基本保存完整,城墙周长6136米,墙高10多米,城墙底部宽10米,顶部宽3米-5米。城墙的外墙每隔50米就有一个敌台,四角还各有一座角楼。城墙顶部建有敌楼72座,垛口3000个,象征孔子的七十二贤人和三千弟子,另外还有魁星楼和点将台各一座。
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既是因为古城的形状像乌龟,又是希望平遥像乌龟那样长寿、坚固。古城南北各有城门1座,东西各有城门2座。每座城门都有里外两门,突出在城墙外面,呈瓮形。俯瞰平遥,南北2座门就像乌龟的头和尾,南门外的2口水井就像乌龟的眼睛,北门的外门向东弯曲,像龟尾东甩。东西4座门都向南门方向弯曲,好像乌龟正在奋力爬行,而全城的大街小巷就是“龟背”上的花纹了。
城内的大街小巷有100多条,东西南北大街相交成“十”字,主街道两边都是店铺。建筑物以市楼为中心,对称排列。市楼是城内的最高建筑,十分壮观。楼的东南角原来有一口水井,“井内水色如金”,所以又叫“金井楼”。楼顶铺有琉璃瓦,组成了“喜”字等图案。
明清两代,山西商人逐渐拥有了雄厚的资金,成为全国一支举足轻重的商业力量。当时金融、商业交往频繁,携带大宗银两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山西商人创造了“票号汇兑”的形式,解决了这一问题。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平遥诞生当时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以银两的汇兑为主要业务。这在中国古代和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具有中国近代性质的新型金融业,在这时已经悄然形成。到了1850年,‘日升昌“的分号已启蒙布全国,金融业务几乎涉及当时中国所有的主要城市和商业中心,甚至在朝鲜、日本、俄国都设立了分号,在”日升昌“的影响下,山西逐渐形成了平遥、太谷、祁县三大票号行帮,几乎垄断了全国主要的金融业务。平遥古城也成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而日升昌“更是号称”天下第一号“。古城昔日的辉煌,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