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天坛

时间:2024-01-09 归属:世界遗产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的永定门内。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面积约272万平方米,比紫禁城还要大一些,是中国坛庙中最大的一个。天坛原来叫“天地走马观花”,两重垣墙殷天坛分为内外坛,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这两重垣墙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明清两朝皇帝经常到这里来祭拜天地,祈求丰收。

  天坛内有一道台基,长360米,宽29.4米,贯穿南北,成为天坛的中轴线。台基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到3米,代表着步步升天。人们把这条台基称为神道,又叫“丹陛桥”、“海墁大道”。神道是神仙走的路,皇帝走神道左边的御道,王公大臣们走右边的王道。

  天坛实际上是几座古建筑物的总称,包括圜丘坛(天坛)、祈谷坛和皇穹宇。真正的天坛是指南部的圜丘坛。这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又叫“祭天坛”、“拜天坛”、“祭台”。古时候的人认为天是圆形的,所以祭天的地方也是圆的。

  封建帝王为了赤示自己与上天的特殊关系,在建造圜丘坛时花了很大的心思。古人认为“九”这个数字有至高无上的含义,所以在圜丘坛上使用许多与“九”密切相关的设计。圜丘坛四周长160.2丈,总高度为1.56丈,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直径有21丈,中层直径有15丈,上层直径有9丈。这3个数字相加等于“45”,也就符合了“九五之尊”的说法。坛面的中央是一块圆形的石,围绕着这个中心,每层都铺有9圈扇形的青石板。从上层最内圈的9块石板,到下层最外圈的243块,每圈的石板数都是9的倍数。每层坛上还有汉白玉的栏板望柱,数目也是9的倍数:上层栏板有72块,中层有108块,下层有180块,总数正好是360。

  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那块圆石上说话,声音会显得十分洪。当年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时,皇帝的嗓音就好像是上天传来的。其实,这是能工巧匠们巧妙地利用回声原理的结果。圜丘坛光滑的石板面,使得声音可以迅速地向四周扩散,遇上四周的石栏,又很快地反射回来,和原来的声音叠加在一起,声音就会变得十分响亮了。在人们的眼里,这是一块很不寻常的石头,所以有人叫它“亿兆景从石”。

  天坛的附属建筑皇穹宇在圜丘坛的北面,是存放祭祀牌位的地。绕着皇穹宇的一道貌岸然圆墙,是著名的回音壁,墙面又平又滑,人们无论在墙的啊个位置面对着墙说话,站在远处墙边的人都能清清楚楚地听到说话的内容。皇穹宇的台阶下,还有3块有趣的石板。如果站在靠台阶的第一块石板上拍一手,说能听见一声回响;站在第二块石板上拍一下手,就会听见两声回响;站在第三块石板上拍一下手,竟然能听见三声回响。因此,这三块石板又叫“三音石”。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天坛
  • 上一篇:泰山
  • 下一篇:武当山古建筑群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