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自然结构-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4)

时间:2022-07-18 归属:中国地理
三、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

(一)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

世界各国都将河川径流量作为动态水资源,近似地代表水资源量。我国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108m3,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尼,居世界第六位。约占全球河川径流量的5.8%。平均径流深为284mm,为世界平均值的90%,低于印尼、日本、巴西、印度、美国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七位。因此,从世

界范围看,我国河川径流总量还是比较丰富的。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总面积较大,按人口和耕地面积分配,水资源数量却极为有限。我国每公顷耕地占有径流量为28320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80%。平均每人年占有的径流量仅为2260m3,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4。年径流量仅及我国1/5的日本,人均占有的径流量却是我国的2倍。可见,按人口和耕地平均拥有的水资源量相当紧缺,因此水资源是我国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我国各省区的水资源量,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每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800×108m3以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甘肃等省市区,每年拥有水资源量均在280×108m3以下,以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为10×108m3。水资源的分布对国民经济的布局有很大影响。解决缺水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同解决工业发达地区的用电问题一样,将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措施。远距离跨流域调水和长距离输电势在必行,调水规模和水能开发规模应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加大。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径流量逐年变化存在明显的丰平枯水年交替出现及连续数年为丰水段或枯水段的现象,径流年际变化大与连续丰枯水段的出现,使我国不断发生旱涝及连旱连涝现象,对生产及人民生活极为不利,加重了水资源调节利用的困难。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的现象可用集中度和集中期表述,即径流量年内分配集中的程度和最多水出现的时间。我国南方月径流集中度一般为40%~50%北方为60%~70%,最高的地区为山东和辽东半岛、东北内流区和新疆的阿尔泰山、昆仑山区,达70%以上。集中期南方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初,华北部分河流出现在9月。连续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的比例,江南地区为60%左右,多出现于4~7月;长江以北为80%以上;海河平原高达90%,多出现于6~9月;西南地区为60%~70%,出现于6~9月或7~10月。短期集中的径流往往形成洪水,华南及东北地区的河流春季会出现桃汛或春汛,大多数河流为夏汛或伏汛。东南沿海、海南岛及台湾东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秋汛。

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持续出现,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的水旱灾害面积约2670×104hm2。黄河、海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区,其中以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严重,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3/4以上。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东部和北部、云贵高原至湛江一带是全国五个旱害多发区,全国约有70%以上的受旱面积集中在这些地区,其中以黄淮海平原受旱最严重,受旱面积平均占全国受旱面积的1/2以上。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自然结构 开发评价 水资源结构
  • 上一篇:自然结构-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
  • 下一篇:自然结构-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