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地势低平、单调。澳大利亚是一个地表平坦单调、切割微弱、起伏和缓的低高原大陆,全洲平均海拔为350米(仅比欧洲稍高),最高峰科修斯科峰海拔2230米,是各洲最高峰中最低的。全洲96%的面积在海拔600米以下(其中36%在海拔200米以下),全洲90%的地面单调而平坦。
第二,地形结构纵向排列。在构造地形上可明显的分为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带,即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台地。东部山地北起约克角半岛南至塔斯马尼亚岛,总称澳大利亚科迪勒拉山脉。山地南北长4500公里(直线距离2800公里),东西宽60~180公里,东坡陡峻、切割破碎,沿海平原狭窄,西坡缓倾成台地、高原状块状山,山地地势自北向南增高,在南纬 27°以北称大分水岭,南纬 27°~31°称新英格兰山,南纬31°~32°叫利物浦山,南纬32°~35°叫兰山,南纬35°以南叫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但最高峰科修斯科峰仅2,230米,还不到雪线。东部山地是古老的海西褶皱山地,经准平原化后于第三纪断裂抬升而形成的不对称断块山地,山间多小盆地、峡谷和垭口,为东西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西部高原为古老岩层构成的、面积广而低的准平原台地,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海拔一般高200~500米,平均高300米。高原中部有一些蚀余残山可高达1,000米以上,高山气候凉爽,夏季有一定的降水,为农牧交通要地;其余广大地区气候干燥,沙漠、半沙漠广布,约占全大陆面积的44%,比例之大为世界各洲之冠。西部高原边缘有一些由于地壳断裂抬升而形成的高原山地,高度可达800~900米。中部平原北起卡奔塔利亚湾,南至墨累河口,纵贯大陆中部偏东,是古陆台与海西褶皱带间的巨大沉降带。地表大部单调一致,一般海拔不超过100米,被两条低矮的残余高地(北为谢卢印高地,南称格雷・巴里尔山地)分隔成三部分:北部叫卡奔塔利亚低地,是一个向北倾斜的丘陵性海积平原,蕴藏巨大的铀矿和铝土矿;南部为墨累河—达令河冲积平原,是重要农牧业区;中部为以埃尔湖为中心的大自流井盆地,地势低平,布满干河床、盐沼、碱地,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发展中的牧区。在地形结构的排列上,与南、北美洲有相似之处,即高原、平原、山地三部分地形都具有南北延伸、东西排列的特点。但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明显的差异:(1)澳大利亚是西部为高原、东部为山地,而南、北美洲相反;(2)澳大利亚西部是广阔的高原,南、北美洲东部是古老的高原高地,南美高原还被分割成三块;(3)澳大利亚东部山地是海西褶皱山地准平原化后重新抬升的断块状山地,而南、北美洲西部的山地是年轻高大的新褶皱山系;(4)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南北贯通、地下水丰富,南美洲中部平原被分割成三个平原。
第三个特点是风成地貌分布较广。澳大利亚中西部为广阔的低高原,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风力较强,地表广泛分布着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有些地方矗立着由抗风能力较强的岩石构成的残余山,残余山山麓堆有较厚的碎石层。低高原中有大面积沙漠,沙层很厚,在盛行风向影响下,形成许多平行排列的沙垄。这一点与美洲大陆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