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changes of coastline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 体岸段的历史变迁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 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海岸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西辽河会合以下的辽河河段)平原在 第四纪冰后期海侵后,滨海部分受到淹没,未被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 良,形成大片沼泽。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 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其时应为大片沼泽化滩地。
这一情况,从晋末,唐初辽西、辽东间往返的记载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辽 河下游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12 世纪 许亢宗使金,途经下辽河地区,“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是日凡 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辽河。濒河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北辽河 居其中其地如此”。但当时海岸线的确切位置,今已无考。通过微地貌分析 和钻孔资料,有人认为,自盖县、大石桥(今营口县)向西北,经牛庄达沙 岭一线为公元前开始形成的古海岸线。这条古岸线在很长时间内无明显延 伸。大约至 10 世纪契丹兴起,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 俘掠来的汉人进行开垦,草原变成农田,使辽河含沙量渐增,海岸伸展逐渐 显著。
明代辽河河口在梁房口关,即今营口附近的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 经沙岭以南约 25 公里,至吴家坟附近。营口在明末清初原为辽河口外一沙 岛。以后泥沙淤积,至 19 世纪 20~30 年代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 口之外。 辽东湾西部为大凌河三角洲。大凌河输沙量不及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 与辽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了北面至闾下辽河平原海岸历史变迁图阳今北镇县西 南的浅海湾,现名盘锦湾。海湾以北的沼泽,后来一直存在。隋时大凌河口 为望海顿,即今锦县右屯卫,岸线大约在此附近。
明代后期三角洲岸线已推 进至今锦州东南的蚂蚁屯、四合浦、文字官一线。19 世纪末,据地图岸线在 头沟、四沟、大沙沟、元宝底、南项、狼坨一线。 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间之盘锦湾,随两侧三角洲的发展而逐渐缩 小。明代岸线已推展到杜家台附近,东与双台子(今盘山县)、吴家坟岸线 相接。杜家台以东、盘山县以南,辽河三角洲西侧仍有小海湾,一直保持至 20 世纪上半叶。清光绪年间,为排泄辽河洪水,开挖了双台子河,促进了盘 锦湾的淤积。1958 年后,拦断辽河,分泄营口流路与浑河、太子河等分流, 全辽之水均由双台子河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