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中国自然地理区域(3)

时间:2021-07-04 归属:中国地理百科

  33 阿里—昆仑山地高山荒漠、荒漠草原区

  第一,湿润的季风气候占统治地位,干燥度大部分在1.0 以下(一部分为1.0~1.5),全年风向和降水均按季节有明显变化和更替,夏季海洋季风影响甚为显著。

  第二,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过2000 米以上的山岭不多,没有现代冰川,绝大部分地面海拔1000 米以下。在钦州—郑州—北京—鸥浦一线以东,是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的地域,大部分地面在500 米以下,并有广阔的冲积平原。

  第三,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常态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溶蚀等作用,地表水资源丰富,补给以雨水为主,潜水也有相当数量。

  第四,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由于第四纪冰期没有强盛而广大的冰川作用,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受害轻微,因而生物种类繁多,分布混杂,土壤与其他地面疏松物质也未为冰川破坏。

  第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切,可耕地几已全部辟为农田(黑龙江省等少数地方例外),天然森林也已大部不复存在。不论在过去、现在或将来,该区均为中国主要农耕地区。

  第六,内部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随纬度而变化的温度条件,但在华北和东北,湿润程度随离海里程的增加而减少,亦为重要分异因素之一。

  ② 西北干旱区。为横跨欧亚大陆中心的广大草原、荒漠区的一部分,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0%,总人口的3%。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即为上述干燥度1.2~1.5 等值线,与青藏高寒地区则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一系列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为界。主要自然特征为:

  第一,深处内陆而四周为山岭所环绕,夏季海洋季风影响甚微,以半干旱(干燥度1.5~2.0)和干旱(干燥度大于2.0)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在400(半干旱)~200(干旱)毫米以下,常常连续半年乃至一年以上涓滴不雨。

  第二,最近地质时期曾有显著的差别上升,大部分地域上升幅度不很大,形成海拔1000 米上下的高原和内陆盆地;一部分地域则大幅度上升,形成横亘高原之中或环绕高原和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天山海拔3500 米以上,阿尔泰山在3000 米以上)。高原和内陆盆地中也有一些较低部分,吐鲁番盆地中心艾丁湖湖面海拔仅-155 米,是全国陆地最低处。

  第三,地貌外营力主要为微弱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沙漠和戈壁广布。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平地产生的地表径流几全属源自暴雨的暂时性水流。湖泊较多为咸水。山地径流是本大区主要水资源,补给来源为雨水及冰雪融水。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中国 区域 自然地理
  • 上一篇:中国重化工业地理
  • 下一篇:中国自然资源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