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正规大学外,33 所高等院校举办夜大学和函授大学,扩大高教范围。北京又是全国科技中心。有各类科研机构540 所。科学工作者50 多万人。海淀区中关村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40 多所,加上周围27 所高等院校,共聚集科研人员与教师4.5 万多人。由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大多设在北京,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在京亦建有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中国科研事业的中坚,在多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代表国家科研水平。在学术方面承担全国性组织与协调工作,是不少学科的信息中心、测试中心和研究中心。此外,北京还拥有市、区属科研机构191 个,具有相当的研究力量。北京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有各类公共图书馆22 个。新建的北京图书馆已于1987 年启用,该馆藏书1200 万册,居全国之首,亦为亚洲第一大图书馆。北京有各类展览馆、博物馆19 座,影院106 座,剧场36 座,体育场15 座。占地31.5 公顷的“亚运村”于1990 年建成使用。此外还建成了高达405 米的中央电视台发射塔,是北京目前最高的建筑。日益增多并逐步完善的社会文化设施提供良好、方便的学习、娱乐条件。
农业及其布局
北京郊区农业逐步适应了符合城市需要、服务城市发展的生产特点。但郊区农业生产的商品率尚低,不能满足城市之需。20 世纪80年代以来加速发展蔬菜、牛奶、禽蛋、肉类、果品、水产等农副产品,商品率有较大提高。
全市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0.17%,土地数量大于沪、津两市。土地类型多样,在耕地中,水浇地、水田、旱地的比例大致是7:1:2。山区水利化程度较低,水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洼地地区。全市有林地近30 万公顷,以低山地带最多。从20 世纪50 年代至80 年代末,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副业、畜牧业地位有较大上升。淡水渔业亦有发展。
①在粮食作物中,夏粮作物以冬小麦为主,秋粮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冬小麦主要分布于平原及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玉米广泛分布于山区与平原;水稻主要分布在平原低洼地区,以大兴、通县和朝阳、海淀最多。其他杂粮还有谷子、高粱、大豆、薯类等。油料是京郊的主要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主要分布在潮白河和永定河冲积平原沙质土区。
②蔬菜生产占显著地位,主要生产不耐运输和贮藏的细菜,大体分布在城区的周围,包括朝阳、丰台、海淀、石景山4 个近郊区。
③林业是京郊农业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分布在西北部山区。人工林除经济林外,以防护林和用材林为主,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重点风景区和河流两岸。有大面积果树林,干、鲜果以苹果、梨、杏、板栗、核桃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