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成都市

时间:2021-06-18 归属:中国地理百科

  成都市(Chengdu Shi)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省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第2 大城市。位于成都平原中部,成渝、宝成、成昆、成灌等铁路交汇点上,岷江支流府河和南河穿行于市区之间,水陆交通方便。辖7 区及双流、金堂、温江、新都、郫县、彭县、崇庆、大邑、邛崃、蒲江、新津11 县。面积1.239 万平方公里,人口919.5 万;其中市区1404 平方公里,人口280.81 万。

  古为蜀国领地。公元前4 世纪以前修建蜀王城。秦灭巴蜀,改蜀国为蜀郡。此后,成都人口骤增,设立了盐铁官和工官,手工业和农业均得到发展,西汉成都为益州郡治,纺织业盛况空前。东汉末年,成都已成为当时除长安以外的五大都会(即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之一。公元221 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汉,以成都为国都。唐初属剑南道,置益州大都府。安禄山作乱时,为唐行都,号称“南京”,与长安、扬州、敦煌列为当时四大都市,有扬(州)一益(州)二之谓。五代后蜀孟昶在罗城外广植芙蓉树,故又称“芙蓉城”或“蓉城”。宋初,成都为益州路,后为成都府路,是当时全国三大市场(开封、成都、兴元)之一。北宋56 末年,北方人口大量入川,成都人口急增,为中国五大印书中心之一,以繁荣富丽著称。元代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始成为省治。清为四川省治。1928 年始置成都为省辖市。1950年为川西行署驻地。1953 年恢复四川省建制后,即为四川省省会。

  成都地处成都平原,龙泉山脉从东北至西南斜贯东部,境内以平原为主,次为丘陵低山,海拔约500 米。土壤肥沃,河渠密布,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区一部分。属中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冬干、春旱、夏洪、秋绵雨的特点。境内耕地集中连片,农业发达,自古为中国著名农业区和水稻主产区,现为四川省粮、油、猪生产基地。郊区蔬菜品种多达200 种以上。众多的河流及充足的水量为成都的水路交通、木材漂运和工业用水提供有利条件,故成都历史上曾为四川盆地西部水运交通中心。

  1949 年后工业迅速发展,已拥有机械、化工、冶金、电子、电力、纺织、造纸、皮革、食品等多种工业部门,形成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四川省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为主。峨眉和新都机械厂、成都量具刃具厂、无缝钢管厂和四川化工厂在全国均居重要地位。电子工业发达,为中国四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次为食品和纺织工业。蜀锦、蜀绣、银丝制品、瓷胎竹编、漆器等手工艺品均驰名中国。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享有国际声誉。

  城市功能分区大致为:以行政、商业为主的市中心区;东郊与东北郊为电子机械工业区;东南郊为轻纺和机械工业区;南郊为科研文教区:北郊以车站为主的综合设施区;西郊是风景游览区。郊区拥有0.2 万公顷蔬菜的副食品基地。

  成都是四川和中国西南地区最大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铁路有成渝、宝成、成昆、成灌与省内外沟通。公路四通八达,其干线有川藏、川陕、川云西路、成渝、成阿(坝)、成万(县)等。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西安、昆明、贵阳、拉萨等地有定期航班,1991 年开通了香港航线。省内航空线可达重庆、南充、达县和西昌。

  成都又为文化发达、古迹众多和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属于国家和省市保护的历史文物达105 处。古代学者,如司马相如、扬雄、左思、李白、杜甫、薛涛、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均曾生活于此。现有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16 所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及四川省的大部分科研、设计单位也集中于此。此外有四川省博物馆、展览馆及航空、游泳等体育设施。南郊建有中国西南地区最大体育馆。主要名胜古迹有杜甫草堂、武侯祠、王建墓、青羊宫、望江楼、文殊院、昭觉寺、辛亥保路纪念碑以及城北18 公里的新都宝光寺和桂湖公园等,其中杜甫草堂、武侯祠、王建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市内还有唐代城门遗址和唐代城墙,市郊已发现2 座战国墓。“川军抗日阵亡将士无名英雄铜像”已重建完工。成都历史上花卉丰盛,尤以栽培历史久远的银杏和芙蓉等著称。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成都市
  • 上一篇:成都平原
  • 下一篇:成吉思汗陵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