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师生互动的“纽带”。但全国地域差异很大,因此,教材的使用要因具体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异。教师使用教材教学时不应是被动的执行者,而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适当“加工”和“剪辑”,如改变原图的呈现方式和事例,适当地重组教材的编排顺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等,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即教师要驾驭教材,而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如高一新教材中地球的公转图、黄赤交角图等,都把地球画成地轴右倾、上端为北极点、自转和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的球体,这样就会使学生形成牢固的思维定式。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把它画成地轴左倾、上端为南极点的图示,学生必然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在复习“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时,可以根据分析问题的方法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提前讲授,从内、外的角度对知识进行重组,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整理知识结构的方法。
二、要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和谐“教学互动”。但此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不少问题,使它变成走过场,搞形式,缺乏实效。比如对学习的内容、目的、过程没有认真思考设计,时机、难易把握不准,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等等。因此“合作学习”应注意:
1.精选教学内容,明确目的,精心设计,把握时机。
2.分组有计划,好、中、差各层次学生兼顾,任务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