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产业转移

栏目:地理高考专栏 2023-06-06 
我国L集团是一家轮胎生产企业,发展历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L集团在北美建立研发办公室的最终目的是(   )
A.抢占国外市场        B.发展中美贸易        C.提高产品质量        D.加快产品更新
2.与德州工厂相比,2015年投产的泰国工厂的突出优势是(   )
A.作为海外基地,提高了产能                     B.提高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C.研发费用高,提供高端产品                      D.抵御国际贸易摩擦能力较强
3.企业建设拥有多条试验跑道,领先世界的轮胎试验场地,有利于L集团(   )
A.扩大轮胎产能                                          B.产品多元发展
C.提高企业形象                                           D.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1.A    2.D    3.B
【解析】1.北美为发达国家,在北美建立研发办公室可以使产品本地化,并进一步扩大L集团在北美的市场,A正确;发展中美贸易不一定要去该地区建立研发中心,B错误;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更新是带来的有利影响,但不是最终目的,CD错误。故选A。
2.海外工厂的产能不一定比国内大,A错误;海外工厂产品主要供应国际市场,B错误;此地工厂目前先转移的是低端产业链,C错误;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人为”累加的高壁垒加剧了中国本土企业将生产基地不断向外转移,也使很多跨国企业将建厂或扩建的优先权放在了东南亚国家,这样做可以抵御国际贸易摩擦,故选D。
3.中亚轮胎试验场建有高速环道、通过噪音测试路、动态广场、越野路等17条轮胎试验跑道,可以满足产品多元发展,B正确;试验跑道与扩大产能无关,A错误;企业形象主要通过产品质量保证和服务宣传,C错误;海外建试验跑道,增加了成本投入,D错误。故选B。
【点睛】泰国吸纳全球制造业产业链转移的原因:凭借劳动力、土地、税收等成本优势,泰国的全球贸易参与度得以提高;泰国的贸易协定和优惠的税率;泰国金融市场对外资有一定的吸引力;人力资源成本低廉;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完成下列小题。

4.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
A.产业规划不合理    B.融资渠道不畅通    C.人才培养不到位     D.政治经济风险
5.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
A.政策协调机制        B.信息和资源共享    C.投资软硬环境        D.集聚经济效应
【答案】4.D    5.C    6.B
【解析】4.根据材料信息,海外园区的关键优势在于政策支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共享信息和资源及集聚经济效应,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的是共商共建模式,产业规划合理,A项错误;园区实行信息和资源贡献,得益于集聚经济效应,融资渠道畅通,B项错误;人才培养属于投资软环境,是海外园区的优势,C项错误;对外投资面临着制度和文化的差异,所以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政治经济风险大,D项正确。故选D。
5.海外园区建设属中国在外投资建厂,中国出资,外国提供优惠政策、便利设施和专业服务等,故中国建设海外园区不可能与东道国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①项错误;东道国与我国(母国)存在的制度和文化差异不可能通过共商共建模式消除,④项错误;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构建多方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②③正确。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6.根据材料可知,园区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双方制度和文化的差异,入园企业要想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环境,应加强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加强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方面交流,B符合题意;政策协调机制无法减轻文化上的差异,排除A;投资软硬环境影响企业入园的决策,但对快速融入不是关键优势,排除C;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主要作用于减少生产成本和促进生产分工合作,与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无关,排除D。故选B。
【点睛】海外园区是我国对外投资的新方式,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有效的协调区域间政策机制,创造了良性的投资环境,共享信息和资源,有效地减少区域间制度和文化差异导致的投资阻碍。
近年来,伦敦借助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科创产业取得较快发展,除了传统高新技术产业云集的中心城区外,还孕育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东部科创机会带。下图示意伦敦科创产业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目前,伦敦科创产业的空间格局呈(   )
A.南强北弱               B.东强西弱               C.均匀分布               D.多个核心
8.与中部科创组团相比,东部科创机会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独特优势在于(   )
A.航空便捷               B.用地充足               C.人才云集               D.邻近市场
9.少数侧重于基础科学的研究机构独立于科创组团之外,其主要特点可能是(   )
A.占地面积大           B.入职门槛低           C.产出周期长            D.资金投入少
【答案】7.D    8.B    9.C
【解析】7.据图及材料可知,伦敦科创产业中,传统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伦敦北部分布有大量科创组团,伦敦东部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科创机会带,故伦敦科创产业的空间格局呈多个核心分布,D项正确;据图,伦敦南部科创产业分布较少,南强北弱错误,均匀分布错误;A、C错误;东强西弱对伦敦科创产业的分布格局概括的并不全面,B错误;本题D项正确,ABC错误。
8.与中部科创组团相比,东部科创机会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独特优势在于东部地区用地充足,因为中部科创组团位于伦敦市区中心,闲置土地少,土地租金高,而伦敦东部地区在历史上就被看成是贫民区,闲置土地多,土地租金较低,B项正确;航空条件、人才数量以及市场条件,东部与中部比均不具备优势,A、C、D错误,本题选B。
9.少数侧重于基础科学的研究机构独立于科创组团之外,其主要特点可能是产出周期长,因为基础科学的研究想要取得突破,难度大,耗时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入职门槛高(基础科学需要学习的知识体量,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大,且难度越来越高),故C项正确,B、D错误;占地面积的大小并不是基础科学的主要特点,A错误,本题选C。
【点睛】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需要原料、燃料少;对环境要求高,一般布局在环境质量好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知识和技术要求高,一般选择在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轻薄短小,且时效性强,故应靠近现代化的高速交通运输。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呈现以中国为中心、中高端制造业和中低端制造业分流同步转出的“双线转移”趋势。下图示意2009-2019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2009-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2009-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B.2016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
C.2009-2019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  D.2014年我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11.在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推测以中国为中心的“双线转移”的推力因素主要在于近来中国(   )
①综合成本不断上涨②科技发展迅速③人口红利渐趋消失④资源环境约束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0.D    11.C
【解析】10.读图可知2009-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016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A错;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而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升,B错;2009-2019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升,C错;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超过同期的实际利用外资额,成为资本净输出国,D对。故选D。
1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地价和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中低端制造业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南亚、成本更低的国家,①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受困于“产业空心化”及经济低迷等困境,这些发达国家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机器人、3D打印等)弥补劳动力成本高的劣势,成功带动了一些制造产业从中国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②错;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渐趋消失,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为了降低成本,获得利润,中低端产业转向了人力红利依然充足的东南亚、南亚,③对;近些年,受国际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绿色低碳概念的兴起,我国所面临的资源减少、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约束吃紧等不利因素逐年加剧,产业转移已成必然,④对。①③④对,故选C。
【点睛】在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以中国为中心的“双线转移”的推力因素推力因素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产业的综合成本不断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大;人口红利渐趋消失。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和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等。下图示意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三种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相比丙模式,区域发展初期生产性服务业以乙模式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A.企业生产规模小    B.地方优惠政策多    C.区域资金实力强     D.跨国企业水平高
13.后期制造企业逐步将大部分内部业务外包给集团服务企业(甲模式),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科研能力,革新生产技术                  B.专注生产环节,增强制造能力
C.扩大企业规模,减少内部交易                  D.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区域发展
【答案】12.A    13.B
【解析】12.区域发展初期制造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规模小,跨国集团未专门成立服务企业,反而促进了已有合作的跨国服务企业追随进入,加快其在当地的发展,A正确。地方优惠政策对丙模式有积极影响,B错误。如果区域资金实力强、跨国企业水平高一般选择甲模式,CD错误。故选A。
13.制造企业发展后期将大部分内部业务外包,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专门发展核心业务,增强制造能力,B正确。将大部分内部业务外包并不能提高科研能力,革新生产技术,A错误。将大部分内部业务外包将减小企业规模,C错误。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区域发展并不是企业将内部业务外包给集团服务企业的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
【点睛】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
近年来,国内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出稳步上行的发展趋势。尽管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仍然已在各省(区、市)之间发生大规模迁移。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上海作为传统医药产业中心之一,目前医药产业呈现出转入与转出并存的态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医药产业(   )
①投资规模较大②劳动力需求较多③市场依赖性强④产业周期偏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上海医药产业转入与转出并存,转入与转出的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   )
A.生产规模               B.生产能耗               C.原料成本               D.企业利润
【答案】14.B    15.D
【解析】14.医药产业需要大量的生产设备,投资规模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回收成本,产业周期偏长,①④正确;不需要大量劳动力,随着交通改善,对市场市场依赖性减弱,②③错误。故选B。
15.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上海承接的是国外水平较高的医药产业,经济效益高,转出的是原来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经济效益低,所以转入与转出的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企业利润,D正确;生产规模、 生产能耗、 原料成本都不是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根底、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平安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P1、P2,P11为城市体系中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开辟了利用外资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模式。下表示意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分布(按城市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市(省) 1980年(万美元) 比重(%) 1993年(万美元) 比重(%) 累积值(1980~1993年)(万美元) 比重(%) 年递增率(1980~1993年)(%)
特大城市 2834 28.1 84775 13.2 293698 14.6 29.9
大城市 2657 26.3 143217 22.3 591929 29.5 35.8
中等城市 2222 22.0 11626 18.0 426625 21.2 35.6
小城市县 2367 23.6 298540 46.5 697150 34.7 45.1
合计 10080 100.0 642794 100.0 2009402 100.0 36.6
 
16.1980〜1993年,珠三角地区获得大量外资投入的最大契机是(   )A.毗邻港澳台、东南亚 B.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C.侨乡回报家乡                                           D.国家财政资金倾斜
17.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   )
A.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                         B.使大中城市个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促使珠三角地区十一城市指数下降           D.投资领域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
18.1993年后,加大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的阻力主要是(   )
A.投资成本(土地、劳动力)上涨              B.珠三角地区的优惠政策逐渐减少
C.美、日等国对投资的竞争                         D.珠三角地区资源开采成本上升
【答案】16.B    17.C    18.A
【解析】16.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且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珠三角地区获得大量外资投入的最大契机是国际产业结构调整,B正确。毗邻港澳台、东南亚、侨乡回报家乡、国家财政资金倾斜是契机,但不是最大契机,ACD错误。故选B。
17.1980〜1993年外资逐渐由大城市向小城市及县扩散,技术力量欠缺、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市及县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最快,人口增长速度也应是最快,小城市的投资领域应该主要是小规模、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技术成分不高;这个投资趋势有利于中小城市发展,降低了珠三角十一城市指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经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后投资成本(土地、劳力)上涨,来自国内其他较低成本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更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的竞争,使工业化城市化阻力加大。A正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珠三角地区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B错误。美、日是投资输出国,不会竞争珠三角的外资投资,C错误;珠三角是利用外资发展起来的“外向型”城市化区域,资源主要由外地输送,本地资源开采较少,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A。
【点睛】珠三角地区迅速发展的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上升,要在世界其它地区寻找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 产业转移
  • 上一篇: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
  • 下一篇: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