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成因分析类

归属:地理高考专栏 2023-06-06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地质分布图,K—P1代表岩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2.沿图中乙、丙一线做剖面线,其地形及其岩层的剖面图是(   )
A.                    B.
C.                   D.
3.乙处K岩层的成因最有可能的是(   )
A.甲地侵蚀物的堆积                                   B.乙处地壳上升过程中侵蚀掉了上面岩层而露出地表
C.丙地侵蚀物的堆积                                    D.乙处地壳运动下沉过程中接受到的沉积而形成的
【答案】1.B    2.C    3.D
【解析】1.从图中等高线可知,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根据岩层新老可知,甲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为背斜谷,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由上题可知,甲处为谷地,故甲处海拔低,乙处、丙处海拔高,可排除选项A和B;图中剖面线的地表上没有岩层T2,岩层T2被K岩层所覆盖,故C选项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C。
3.乙处K岩层从地质上看最新,并且覆盖在T1、T2上,乙处海拔较高,其沉积物不可能来自甲地和丙地,故A和C选项不正确;乙处沉积物来源最有可能是地质时期整个区域下沉,接受沉积形成岩层K,然后出露地表进行差异风化与侵蚀而成,故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判断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据是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构造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下图示意“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仅考虑外力作用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5.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6.丙处岩石与周围岩石的成因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B.砂岩                      C.页岩                      D.岩浆岩
【答案】4.C    5.A    6.D
【解析】4.读图可知,甲处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较深,说明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岩层向下弯曲,岩层距离地表更远,深度更大),为向斜构造,其槽部物质结构紧密,不易遭受侵蚀,如果仅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未来最可能演变为山地,即为向斜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结合图中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甲处为向斜构造,乙处为背斜构造(乙处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浅,表明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岩层破碎,受到外力侵蚀导致该沉积岩层在乙处缺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石灰岩、砂岩和页岩属于沉积岩,成因相同,根据题干丙处岩石与周围岩石的成因明显不同,说明该岩层为岩浆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根据岩层埋藏深度确定背斜、向斜的方法:岩层的埋藏深度是岩层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地表基本平坦的情况下,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在某地埋藏深度较大,说明该地岩层远离地面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反之,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在某地埋藏深度较小,说明该岩层向上拱起离地面较近,地质构造为背斜。
阿尔泰山断块发育典型,其南部的喀纳斯湖(48°N,87°E),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5.73km2,湖泊最深处高程1181.5米,是我国水量第三大淡水湖。喀纳斯湖湖口处堆积了多道冰碛物垄岗,喀纳斯河谷两侧有多级阶地发有。下图示意湖口附近河谷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喀纳斯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与冰川作用                                B.地壳运动与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与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与风化作用
8.喀纳斯河谷东侧阶地的成因是(   )
A.河流间歇性下蚀    B.冰川阶段性侵蚀与堆积                             C.河床间歇性抬升      D.岩浆阶段性喷发并凝固
【答案】7.A    8.B
【解析】7.结合材料“阿尔泰山断块发育典型”,而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南部,故可推测喀纳斯湖的形成应受到了地壳运动的影响,湖泊地区地壳相对下降,易积水成湖,CD排除;结合材料“喀纳斯湖湖口处堆积了多道冰碛物垄岗”可知,该湖泊的形成还受到了冰川作用的影响,冰川在湖口处堆积,使得湖盆积水成湖,A正确,B错误。故选A。
8.一般而言,河床在抬升时,河流会下蚀作用会增强,但仅由河床间歇性抬升、河流间歇性下蚀,无法形成阶地地貌,还需要有河流的侧蚀和沉积作用。且结合上题和图片信息分析可知,该地区应以冰川作用为主,阶地两侧分布有冰碛物,故该处阶地的形成与河流及地壳作用关系不大,AC排除;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纬度和海拔较高,冰川发育,冰川发育在初期时规模最大,随着时间推移,河谷内的冰川逐渐消融变薄,冰川一边消融一边向下游运动,侵蚀和堆积同时存在,由于冰川稳定在不同高度的时间长短不同,便会侵蚀或者堆积出不同高度的阶地,B正确;岩浆阶段性喷发并凝固无法形成阶地地貌,D排除。故选B。
【点睛】常见的冰川堆积地貌:冰碛湖、冰碛丘陵、冰碛平原等。常见的冰川侵蚀地貌:冰川U形谷、峡湾、角峰、刃脊、冰斗等。
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3.89%,而老年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53.79%。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即视为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图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变化趋势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文信息可知(   )
A.城镇老龄化程度高于乡村老龄化程度
B.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城乡差异逐步缩小
C.前20年城市和镇的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增速均高于乡村
D.后10年间城镇老年人口规模超过乡村,但比重低于乡村
10.近10年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城乡医疗条件差异大                                B.子女携乡村年老父母进城
C.农民工退休回乡养老                                D.乡村振兴引导劳动力回流
【答案】9.D    10.C
【解析】9.结合所学和材料可知,城镇老龄化程度低于乡村老龄化程度,A错误;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城乡差异不断扩大,B错误;前20年城市和镇的老年人口规模增速高于乡村但前20年城市和镇的老年人口比重增速低于乡村,C错误;后10年间城镇老年人口规模超过乡村,但比重低于乡村,D正确。故选D。
10.近10年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尤其是乡村老龄化比重迅速增大的主要成因是乡村老龄人大量迁入导致的,城市医疗条件好,老龄人应该迁入城市,A错误;携乡村年老父母进城会增加城镇老龄化比重,B错误;农民工退休回乡养老会增加乡村老龄化比重,C正确;乡村振兴引导劳动力回流主要是年轻人回流,会降低乡村老龄化比重,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红土型镍矿多位于基岩上部的地表红土风化壳中,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经过淋溶过滤富集形成矿床。下图所示岛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镍矿产区,某地质勘探队在图中M观察点(纬度22°11'20”)对该地区进行相关的地理环境勘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①区域典型植被形态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草繁盛                                                 B.可排盐分,有呼吸根
C.板根茎花                                                  D.叶片刺状,根系发达
12.以下关于图中镍矿区丰富镍矿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旱雨季分明,风化强烈                            B.海拔高,降水量最大
C.红土质地疏松,易淋溶                             D.地势较缓,利于沉积
13.勘探队在图中M处观测到一年中该地昼长最短时正午太阳高度为H1,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H2,H1与H2的关系最接近(   )
A.H1=H2                  B.H2=2H1                 C.H1=2H2                 D.H2=3H1
【答案】11.A    12.D    13.B
【解析】11.读图可知,①区域位于20°—22°S地区,受东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交替控制,且①区域为山地的背风地带,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典型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高草繁盛符合其植被特征,A正确;有呼吸根、板根茎花、刺状叶片不是热带草原植被的特征,BCD错误。所以选A。
12.据材料“红土型镍矿多位于基岩上部的地表红土风化壳中,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经过淋溶过滤富集形成矿床。”可知,区域镍矿矿床的形成过程是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后在多雨的环境淋滤,后在缓坡地带沉积而成,D正确;风化作用强烈、降水多、易淋溶是基岩区的主要特征,ABC错误。所以选D。
1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勘探队在图中M观察点(纬度22°11′20″)勘测时,该观察点一年中该地昼长最短时正午太阳高度为H1,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H2。据图可知,该地为南半球,昼长最长时,太阳直射23°26′S,根据纬度算出H2=90°-(23°26-22°11'20″)=88°45′20″;昼长最短时,太阳直射23°26′N,根据纬度算出H1= 90°- (23°26'+22°1'20") =44°22'40",所以H2=2H1,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非洲热带草原的植物具有旱生特性。草原上大部分是禾本科草类,草高一般在1~3米之间,大都叶狭直生,以减少水分过分蒸腾。草原上稀疏地散布著独生或簇生的乔木,叶小而硬,有的小叶能运动,排列成最避光的位置。树皮很厚,有的树干粗大,可贮存大量水分以保证在旱季能进行生命活动。代表树种有纺锤树、金合欢树、波巴布树等。乾湿两季有截然不同的景色。每到湿季,草木葱绿,万象更新;每到干季,万物凋零,一片枯黄。
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及2022年第1号台风“马勒卡”台风过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受“马勒卡”影响,菲律宾部分岛屿(   )
A.滑坡、泥石流减少                                   B.海啸发生机率增大
C.西岸潮水较东岸高                                    D.水循环将受到抑制
15.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或地貌类型及成因分别为(   )
A.海沟板块挤压形成                                   B.海岭不同板块张裂
C.火山板块生长边界                                    D.沙垄暖流搬运堆积
【答案】14.C    15.A
【解析】14.台风中心在菲律宾东部,该国主要吹偏西风,岛屿西岸为向岸风,东岸为离岸风,因此西岸潮水较东岸更高,C正确;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导致滑坡、泥石流会增加,水循环将会增强,AD错误;海啸为海底地震等诱发,与台风无关,B错误。故选C。
15.菲律宾群岛东部为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就形成了海沟,A正确,故排除BCD。故选A。
【点睛】海岸山脉-岛弧链-海沟是由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大洋板块相对于大陆板块的水平位置要低一些,相向运动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就形成了海沟,同时在大陆部分容易形成海岸山脉,或在近海形成岛弧链。例如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和亚-欧大陆东部的岛弧链,在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
钙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钙华形态多变,常见钙华锥、丘、扇、钟乳石等。在贵州遵义附近一处地下溶洞中,发现了金黄色的边石坝群奇观,堪称“地下黄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景观的基岩形成期的自然环境是(   )
A.高温高压               B.静水洼地               C.干燥山区               D.温暖浅海
17.与图示景观(边石坝)形成有关的环境特点是(   )
A.区域温暖湿润        B.河水呈碱性           C.洞内温度较低        D.河水流速较快
18.与图示景观(边石坝)成因相近的是(   )
A.石柱                      B.石芽                      C.石林                      D.溶斗
【答案】16.D    17.C    18.A
【解析】16.溶洞形成于石灰岩地区,而石灰岩是由生活在温暖浅海的珊瑚虫遗体堆积演变而来的,D选项正确;高温高压下形成变质岩,A错误;静水洼地形成沉积岩,但不一定是石灰岩,B错误;干燥山区多侵蚀作用,不易形成沉积岩,C错误。故选D。
17. 由材料“钙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可知,边石坝是溶洞中含碳酸氢钙的碱性河水因洞内温度较低,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形成的碳酸钙沉淀,故C选项正确。区域温暖湿润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环境条件,但不是本题局部边石坝形成的局部沉积小环境,A错误;河水呈碱性也是含碳酸氢钙的河流水的特点,但不是形成边石坝的局部沉积小环境,B错误;地表径流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但是本题中材料“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此不符合本题中形成的“边石坝”类型,D错误。故选C。
18.由上题可知,边石坝属于流水沉积地貌,石柱是流水沉积地貌,A正确;石芽、石林、溶斗是流水侵蚀(溶蚀)地貌,B、C、D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钙华景观是喀斯特景观的一种类型。所有喀斯特景观的生成都与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有关,假如水中二氧化碳的压力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压力小,水就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的酸性增强,水中的碳酸钙就朝着溶蚀的方向进行,这时喀斯特景观的生成就呈现负的、减少的状态(侵蚀),比如溶洞的生成;反之,二氧化碳就从水面逸出,水的酸性减弱,水中的碳酸钙就朝着析出沉积的方向进行,这时喀斯特地貌的生成就是建设性的、积性的,比如钟乳石、石笋的生成。我们看到的那些钙华景观,大多是碳酸钙沉积造成的,原因都是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
河床纵剖面是指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垂直剖面。P江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流域内山高坡陡谷深,降水丰沛,冰川广布,地质灾害多发。近几十年P江某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河段河床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湖泊的成因类型属于(   )
A.火山湖                  B.构造湖                  C.风成湖                   D.堰塞湖
20.汛期时,从空中俯视该河段河道的形态应是(   )
A.宽阔蜿蜒               B.狭窄笔直               C.散乱多叉               D.宽窄相间
21.导致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河床纵剖面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间歇性抬升                                       B.流水侵蚀增强
C.冰雪融水量增加                                       D.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19.D    20.D    21.C
【解析】19.读图可知,图中的湖泊下游均显示有堆积体,故可推测这些湖泊都是由于堆积体堵塞河道,积水而成的堰塞湖,D正确;火山湖于火山口积水成湖,构造湖由构造运动形成,风成湖由风力作用形成,均不具备湖泊前有堆积体的特征,ABC排除。故选D。
20.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P江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流域内山高谷深,河道分布的地区落差大,而宽阔蜿蜒和散乱多叉的河道多形成于地形平坦的地区,AC排除;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段中多发育堰塞湖,堰塞湖区积水处河道会较宽,无湖泊形成的河道则较窄,故河道形态体现为宽窄相间,而非狭窄笔直,B错误,D正确。故选D。
21.结合上题分析并读图可知,图中目前河床的纵剖面比推测的原始河床剖面较高,主要是因为有堰塞湖的发育,使得河床抬高,而堰塞湖的发育与该地冰川融水量增加有关,冰雪融水量增加,使得大量的冰碛物在河道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并且导致河床抬升,C正确;地壳间歇性抬升无法形成图示阶梯状的河床剖面,A排除;河流侵蚀加强和水利工程建设都可能会导致河床下降,BD排除。故选C。
【点睛】河流横剖面和纵剖面的区别:河流纵断面是沿着河流的延伸方向中心线方向平距为横轴,河床底高程为纵轴,按一定比例尺绘制成的剖面图。河流横断面是在河流流向的某一个地点,按一定比例尺横着切一条剖面,原理与剖面图原理一样,具体图面要素有河流的宽,深等。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 成因分析类
  • 上一篇: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
  • 下一篇: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