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栏目:地理高考专栏 2023-06-11 
(2023·浙江二模)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河出现“东水西沙”的主要原因是(   )
①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②干流东侧流域面积更广  
③干流西侧流经沙地   ④干流西侧上游地势起伏较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对辽河流域水循环的影响(   )
A.减少蒸发                    B.增加地表径流           C.减少地下径流           D.增加降雨
【答案】1.D    2.B
【解析】
1.读图可知,辽河干流西侧流域面积较大,②错误;辽河东侧山地丘陵对水汽抬升作用明显,年降水量较大,故“东水”;根据材料,辽河西侧上游地形起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强,且西辽河流经沙地,故“西沙”,①③④正确,所以选D。
2.调水增加水资源总量,所以蒸发、地下径流、地表径流都增加,降水是由多因素影响的,仅仅水量增加不一定能增加地区降水量,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平衡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使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为调整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又涉及输入地、输出地及沿线地区,对输出地及沿线地区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不利影响。
(2023春·安徽高三阶段练习)皖南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清水秀。近年来当地某高山村落为改善用水条件,构建引水及蓄水工程。下图是蓄水池结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蓄水池最主要的补给水源为(   )
A.雨水                              B.河水                             C.山泉水                         D.积雪融水
4.对该工程的应用评价合理的是(   )
A.能源消耗较高                                                         B.优先保障生产用水
C.水中杂质排物口单一                                           D.增强高山村落抗旱能力
5.推测该村落灌溉用水主要用于(   )
A.菜园                              B.茶园                             C.果园                              D.竹林
【答案】3.C    4.D    5.A
【解析】
3.据图文材料可知,雨水在坡面汇集进入蓄水池会携带大量枯枝落叶及泥沙,水质较差且雨水不稳定,A错;皖南山区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地下水丰富、稳定、水质好且易出露,C对;皖南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水水量有季节性变化,不稳定,该地又地处亚热带,缺少积雪融水,D错;故选C。
4.结合材料,引水及蓄水工程能实现全程自流,能源消耗较低,A错;生活用水出口最低,能使用的蓄水池水量最多,首要功能是保障生活用水,B错;泉水中泥沙等少量沉淀物在沉淀池沉淀,少许的落叶等漂浮物可以通过自流出口和灌溉出口流出,可见排除水中杂质的排物口较多,C错;蓄水池具有一定的容量,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增强抗旱能力,D对。故选D。
5.据上题分析,该村落蓄水池主要是用于生活用水,高山村落菜园分布离居住地近,面积较小且集中,一年四季菜园方便灌溉,A对;茶树、果树和毛竹为当地地带性植被,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且茶园、果园以及竹林种植面积大,灌溉需水量大,BCD错;故选A。
【点睛】河流补给是指河流中水的来源,河流水的补给来源有多种形式,包括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分类,这些不同的河流水补给方式,其最终都源于降水。
(2023湖南长沙阶段练习)疏勒河位于河西走廊,发源于祁连山,疏勒河流域中游玉门市至下游瓜州县之间是东西长300km的狭长地带,分布着绿洲、戈壁、山地和荒地,覆盖有天然林草地和人工林草地。近年来,区域生态用水严重不足造成土壤盐碱化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下表示意1980-2018年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植被年均生态需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植被类型 植被面积/万公顷 年均生态需水量/亿立方米
有林地 0.031 0.0065
灌木林地 2.153 0.3660
疏林地 0.905 0.1105
其他林地 0.228 0.1750
高覆盖草地 1.733 0.3845
中覆盖草地 1.320 0.9930
低覆盖草地 49.553 5.0695
合计 61.923 6.9475
注:有林地是指密闭度大于20%的林地
6.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不同植被生态需水量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植被类型与面积②土壤性质③水热条件④河流水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人工植被覆盖占比最高的区域是(   )
A.山前斜坡地带           B.绿洲边缘地带           C.荒漠过渡地带           D.绿洲中心区域
8.表中植被生长与水源补给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据此推测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和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植被耗水量大                                                B.夏季实际蒸发量大
C.秋季上游来水量少                                                D.冬季区域气候干旱
【答案】6.B    7.D    8.A
【解析】
6.疏勒河不同植被生态需水量产生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植被生长的状况不同,即植被类型及面积不同,另一方面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及导致的植被面积变化,影响疏勒河流域植被需水量变化。植被生态需水量由植物生长状况决定,与河流水源和土壤肥力无关。①③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往往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发达的地方。因此绿洲区主要是人工植被(包括人工林草地、农田作物等),尤其是绿洲核心区域人工植被覆盖占比最高,B错误,D正确。绿洲分布在山麓冲积—洪积扇上,绿洲核心区域人工植被占比高于其所在的山麓冲积—洪积扇、荒漠向绿洲的过渡地带,A、C错误。故选D。
8.植被生长与水源补给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结合材料可知,生态用水量等问题是当地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原因。春季气温回升,植被生长导致耗水量增加,加上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严重,A正确;夏季冰川融水量大,盐碱化比春季弱,B错误;秋冬季节气温下降,蒸发减弱,植被枯萎,耗水量降低,导致盐碱化减弱,CD错误。故选A。
【点睛】生态需水量是针对河流、湖泊、沼泽、绿地、森林等而言,维持其正常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平衡和稳定所需要的水量。盐碱化产生的条件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蒸发旺盛,人类过度灌溉等因素。
(2023·北京统考一模)表为我国部分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 平均年径流量/(108m3 枯水月份 丰水月份 平均年输沙量/(106t)
154 2 7-8 9
3457.8 1 5-6 83
345 4 8 2
662 12-1 6-7 8
 
9.表中河流为(   )
A.甲—海河                     B.乙—鸭绿江                C.丙—闽江                     D.丁—珠江
10.乙河平均年输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台风影响,降水量大                                      B.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低
C.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                                      D.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答案】9.A    10.C
【解析】
9.我国入海河流大多处在季风气候区,丰水期以雨水补给为主,依据丰水期的月份和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可知,从南(低纬度)到北(高纬度)依次为,乙-珠江,丁-闽江,甲-海河,丙鸭绿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乙河为珠江,处在我国华南地区,雨季开始时间早,结束时间晚,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C正确;台风活动带来降水,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珠江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B错误;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但不是平均年输沙量大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都有夏汛,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比较短。
(2023·山东潍坊阶段练习)多年冻土分为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年冻土层发生局部融化,地表土层塌陷,积水后形成的湖塘称为热喀斯特湖(图左)。图右示意长江源北麓河盆地某热喀斯特湖6月份水深与降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6月6日开始降水导致湖塘水位迅速升高,但6月20日的降水并未引起湖塘水位增加是因为(   )
A.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B.湖塘蓄满产流外泄
C.暖季升温蒸发旺盛                                                D.植被生长耗水增多
12.研究发现该区域近几十年来少数湖塘消失,推测其变化过程是(   )
A.人口增长一农牧业用水多一湖水枯竭          B.暖季降水一水土流失严重一湖床淤塞
C.水体蓄热一多年冻土融穿一湖水下泄          D.城市发展一平整建设用地一湖盆填充
13.热喀斯特湖季节性扩张与退缩过程对湖岸带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地表比热容,减慢冻土融化                    B.空气湿度增加,昼夜温差减小
C.水分周期性补给,植被更加繁茂                    D.改变土壤特性,加剧土地沙化
【答案】11.B    12.C    13.D
【解析】
11.据右图可知,湖塘水位自6月6日开始增加,到6月13日后水位保持稳定,因此可判断13日后湖塘已经蓄满水,降水汇入后外泄导致水位不再增加,B正确;降水持续时间长会使湖塘水位持续上升,A错误;蒸发量增加和植被耗水量会消耗部分湖水,但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
12.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长江源即青藏高原上。热喀斯特湖形成后,水体向下方冻土提供热量,使冻土层被融穿,湖水下渗导致水量越来越少直至消失,C正确;青藏高原上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农牧业用水量增加不多,城市建设占地较少,AD错误;该盆地周围地势起伏不大,且降水量较少,水土流失对湖床影响较小,B错误。故选C。
13.湖水季节性扩张与退缩导致湖岸土壤反复冻融,导致土壤特征变化,土地荒漠化加剧,植被减少,D正确,C错误;湖泊季节性扩张与退缩会使冻土反复冻融,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也会出现季节性变化,AB错误。故选D。
【点睛】热喀斯特湖即热融湖,其实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热:由自然因素(气候转暖、温差增大等)或人为因素(破坏植被、开荒、挖沟、筑路、修水库等)引起冻土受热增加;融:地下冰或多年冻土层发生局部融化,地表土层随之沉陷而形成热融沉陷;湖:这些凹陷积水后便形成了湖塘。
(2023·浙江二模)呼伦湖是中国著名的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湖泊。湖盆呈不规则四边形,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最低的区域,两侧为断裂带,其中湖岸的湖蚀崖上分布的湖蚀洞普遍高出呼伦湖水位线4m,且发育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图示意呼伦湖湖岸侵蚀地貌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呼伦湖最稳定的补给水源是(   )
A.地表径流                    B.冰川融水                    C.积雪融水                    D.地下水
15.呼伦湖湖岸呈现直立陡峭的断崖形态主要是因为(   )
①断层发育强烈②全球气候变暖③湖水侵蚀冲刷④人类活动频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4.D    15.C
【解析】
14.根据材料可知,呼伦湖两侧为断裂带,有地下水出露,是其稳定的补给水源。故D选项正确。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随温度的变化,融雪和融冰量变化大,导致地表径流变化大,并不稳定,ABC错误;故选D。
15.由断层形成的岩石破碎带长时间受到湖水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导致陡崖逐渐崩塌后退,形成现今直立陡峭的断崖形态,①③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它并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②错误;呼伦湖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湖泊,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最低的区域,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小,④错误;故①③正确,选C。
【点睛】湖泊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等。
(2023·山东二模)下图为非洲某区域图,该区域内Z湖在几千年前由外流湖演变为内陆湖,但湖水盐度变化较小。有专家认为,Z湖盐度变化小的原因是有地下排水通道将水盐排泄到B洼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Z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积冬季大夏季小                                                B.盐度西南高东北低
C.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D.北岸人口多于南岸
17.为了证明专家观点,可研究比较Z湖湖水和B洼地地下水的(   )
A.密度大小                    B.含沙量大小               C.温度高低                    D.矿物质成分
【答案】16.C    17.D
【解析】
16.根据该区域图确定地理位置,该地位于非洲Z湖位于北纬10到15度,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该湖泊夏季面积较大,A排除;Z湖为内陆湖,西部和南部有河流汇入,盐度较低,东北部无河流汇入,盐度较高,B排除;Z湖南部为常年性河流,北部为季节性河流,本地区河流补给主要来自于雨水补给,因此降水南多北少,C正确;本地区人口逐水而居大多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区,因此大多聚集在该湖泊的南岸,人口南多北少,D排除。故选C。
17.根据材料信息“有专家认为,Z湖盐度变化小的原因是有地下排水通道将水盐排泄到B洼地”中可知,若该专家论述正确则Z湖和洼地的盐分矿物成分相同,D符合题意;密度大小,含沙量大小以及温度的高低无法证明Z湖通过地下排水通道将盐分排到洼地,排除ABC。故选D。
【点睛】湖泊补给类型包括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以及河流水补给。补给的类型和多少影响湖泊的面积大小,盐度高低等性质。
(2023·江苏二模)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和四川省宁南县境内,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也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水电站的机组厂房全部建在地下。下图为白鹤滩水电站位置及金沙江流域各月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白鹤滩水电站将机组厂房建在地下的原因是(   )
A.减少移民数量           B.地表平地狭小           C.防止滑坡崩塌           D.加大水位落差
19.推测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水位最低和最高的月份分别是(   )
A.1月、7月                  B.3月、8月                  C.5月、9月                  D.4月、10月
20.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大气环境质量③调剂国家电网供需④保护库区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8.B    19.C    20.A
【解析】
18.从水电站景观图看到,水电站位于“V”型峡谷中,山高谷深,地表空间狭小,建机组厂房的空间不够,这是将机组厂房建在地下主要原因,B正确;水电站只是将机组厂房建在地下,对库区移民数量和水位落差不会产生影响,AD错误;水库在峡谷地区,滑坡崩塌发生概率不因厂房位置变化而降低,C错误。故选B。
19.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金沙江流域降水集中在6-9月,在这个时间段,金沙江流域的降水量非常大,金沙江的流量剧增,水位升高,因此在运行机制上,白鹤滩水库会在雨季到来之前的5月底把水位降至最低,其主要目的是为雨季来临腾空库容,更好的发挥抗洪的作主;其次9月份白鹤滩水库将水位抬到最高,是因为金沙江流域9月后降水少,为了保障冬季发电的稳定性和供水需求,白鹤滩水库需要提前蓄至最高水位,C正确,ABD错。故选C。
20.白鹤滩的建设提供会为国家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可以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从而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①正确;白鹤滩水电的建设可以减少燃煤发电,减少很多污染物的排放,进而提高我国大气环境质量,从而保证生态安全,②正确;白鹤滩水电站并未改变我国国家电网供需,③错误;库区部分地区被淹,生态环境恶化,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水电发展的意义包括缓解能源供应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使用地大气环境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 水循环 水量平衡
  • 上一篇: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
  • 下一篇: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