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植被与土壤
7.(2021年第6~7题)
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 )
A.气温 B.水分 C.光照 D.风向
7.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 )
A.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 B.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
C.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 D.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
【试题立意】
本题组以“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为素材。北美大草原是世界著名大草原之一,它位于落基山脉以东至密西西比河之间,东西长约800千米,从加拿大南部起,纵贯美国中西部,直到墨西哥中部,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南北长达3200千米。大草原地形主要是北美大陆中、西部海拔2000米以下的高原与平原,地势总体平坦而缓缓向东倾斜,地面受河流切割,形成一系列蜿蜓曲折的河谷注地。大草原地区降雨较少,气候相对干旱,以草原景观为主,近水的溪流处才能有少量柳树等树木生长。
本题组以加拿大草原三省某地的景观照片创设情境,以简洁的语言给出曲流发育条件,题干简练,主题突出,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地理图像信息的能力。本题组包含自然地带特征、植被发育的生态因子、地貌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变迁等必备的地理知识和原理。本题组既包含自然景观的空间格局,又指示了景观的时间演化过程,需要学生从自然景观与其他生态因子的关系、自然景观的演化过程与生态因子的变化入手,在综合分析地理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解题分析】
本题组简短文字中暗含了两个重要的关键信息:一是照片所在草原地形相对平坦,上面发育了典型的曲流;二是图名中的“北美大草原”,说明该地典型的水平地带性植被是草原。从图中可以看出,草原上的林地是沿河流分布。本题组要求学生通过图片判断林地所分布的地貌位置,分析不同地貌部位的生态因子差异,同时根据题干文字提示,建立河流地貌的演化过程,并找出地貌演化与生态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
解答第6题时,需要学生具备自然因素与地表植被关系的知识。通过北美大草原上曲流演化、局部地区林地分布,考查学生的获取图像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要素间关系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中看出,在大草原上局部地区有林地的分布,而林地与草地的生长需要不同的自然条件。据图可以发现,林地分布的地方恰好是在河流曲流处,与河流的关系比较大,可以推断出是河水改善了局部地区的生态条件,能满足树木生长的水分需求,林地景观沿曲流发育。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
解答第7题的关键是掌握曲流河道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演化阶段生态条件的变化。生态条件的变化直接导致景观类型的变化,从图中解读不同的景观类型,再按河流演化顺序进行排序。河流在流经平坦地形时,会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丰沛的水源造就了沿河蜿蜓分布的林地景观。由于河水流动的惯性冲刷,河道在部分地区又会由曲变直,曾经弯曲的地方形成牛轭湖。牛轭湖形城之初水分较多,适合林地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牛轭湖逐渐干涸,林地景观又会演替为与当地永平地带水热条件相适应的草地景观。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
【答题分析】
从学生作答情况看,第6题得分率较高,少量学生选择了其他选项。第7题有相当多的学生透择了选项B或C,反映了学生对地貌发育过程的理解不够系统,无法把握地貌演化不同阶段与景观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8.(2022年第24题)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图9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图9
(1)写出图中自然带II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6分)
(2)根据右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简述该局部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征,用曲线绘出虚线框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分水岭。(6分)
(3)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6分)
【试题立意】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特征,包括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自然环境还具有整体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区域具有整体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区域各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本题组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为背景,以该区域自然带、水系、冰川分布为素材。考查的必备知识包括经纬网知识、世界区域分布、亚欧大陆地形特征、自然带分布等。关键能力包括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地域分异规律的描述和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关性的阐释、根据要素特征对关键概念的认知和运用等。学科素养包括学生对世界局部区域的区域认知、运用原理分析问题的综合思维、根据地理原理绘制地图的地理实践力等。
本题全面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认知,需要结合具体区域和自然带分布规律写出自然带的名称,并结合地形简析该自然带在局部区域向南凸出的原因。第(2)题要求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用曲线绘出不同河流流域分水岭。简析特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综合思维要求较高;根据地势特征绘制不同河流流域分水岭,要求学生对流域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并根据理解进行准确的绘制,考查地理实践力。第(3)题分析局部地区冰川分布较多的原因,要求学生理解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并能用逻辑思维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描述。
【解题分析】
解答第(1)题时,儒要学生从题与图中提取该区域地理位置与地形类型、河流流向等信息,解读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该地位于亚欧大陆北部高纬度地区,跨亚、欧两大洲;在60°E附近的山脉地势较高,应为乌拉尔山脉;该区域主要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与极地气候区,北冰洋沿岸地区多为苔原气候;右图中水系较为发达,受山脉地形的影响,河流沿分水岭向东西两侧分流;自然带包括南部亚寒带针叶林带、北冰洋沿岸地区苔原带、北部岛屿部分地区的冰原带等。结合自然环境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得出自然带Ⅱ的名称为“苔原带”。苔原带南缘并不与纬线平行,而是向南延伸到亚寒带针叶林带内,通常是非地带性因素造成的,结合区域特点,可以得出其原因是山体较高、山地气温较同纬度水平地带低而导致苔原带向南延伸。
解答第(2)题时,首先要读懂“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即右图中的相关信息,了解冰川分布特征与地形地势的关系,分析区域地势特点;其次要结合地势起伏状况,推断河流流向及水系划分;最后根据河流水系状况和分水岭概念,正确绘制两条河流流域的分水线。
解答第(3)题时,首先应厘清冰川分布广泛的必要条件,即较低的温度与丰富的水汽;其次追溯其低温的成因,即纬度高、地势高,水汽来源地主要是北冰洋,其临近北冰洋的区位为冰川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最后再作逻辑整理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题分析】
解答第(1)题,需根据自然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城分异规律,得出自然带Ⅱ的名称为苔原带,该答案具有唯一性。苔原带南缘局部向南凸出,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作答时应强调山地(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分析自然带Ⅱ向南凸出的原因时,部分学生一方面不能根据大尺度的经纬网和海陆位置,判读出“乌拉尔山脉”这一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另一方面也不能根据小尺度的冰川和河流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图中有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出现常规分析气温低的套答思路,如“中低周高”“地形开阔”“受狭管效应影响”“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等。
解答第(2)题,首先从“地势起伏特征”和“山地走向”两个方面作答;其次推断河流流向及水系划分,正确绘制两条河流流域的分水岭,分水岭不能与河流交叉,线条绘制应准确、清晰。部分学生不能利用图中冰川、河流、山峰等信息进行综合判读,不能判断分水岭的特征及位置;还有部分学生绘图较为随意,如绘制的分水岭与河流存在明显交叉、分水岭南端明显偏离山峰、指定框内分水岭未画完整、绘制多条分水岭、图例随意等。
解答第(3)题,可从纬度、海拔等分析冰川形成的温度条件,从距海远近等分析冰川形成的水分条件。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冰川的形成条件”需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方向出现明显偏差,如侧重于气候类型判读和气候特征分析;出现“受沿岸寒流(洋流)影响”“地处阴坡,雪线低”“高山冰雪融水多”“积雪覆盖面积大”“积雪易留存”等;或将区域特征的原因分析类问题回答成过程原理阐述,如“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与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不足、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有关。此外,表述不规范、地理术语表达不准也是解答本题时出现的突出问题。如将自然带Ⅱ类型错误表述成“北寒带苔原带”“北半球苔原带”“苔原带北寒带”,或答成植被或气候类型“苔原”“苔原气候”等。在地形类型这一要素的表述上,学生多把“山脉”表述成“高地”“高山”“山体”“山峰”“高原”等。
9.(2023年第5~7题)
图3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 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A. 山地坡度 B. 上部林带
C. 山体海拔 D. 基带类型
6. 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A. 面积小 B. 降水多
C. 风力大 D. 气温低
7. 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A. 水分 B. 土壤
C. 温度 D. 光照
【试题立意】
本题组以贺兰山垂直带谱及云杉林的垂直分层这一真实复杂的地理现象创设情境,并围绕“植被类型变化特征”这一主线设问贺兰山为我国的重要山脉,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自然界线,又具有鲜明的垂直自然带更替特征。从山麓到山顶,贺兰山自然带依次为山前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疏林草地带、山地针叶林带以及高山灌丛草甸带。不同坡向的自然带谱存在分布高度、结构与物种组成的差异,如阴坡的山地针叶林带可以分为云杉林亚带和松林亚带。同时,在云杉林亚带上,由于云杉林的郁闭度随海拔高度先升高后降低,从而导致不同高度的云杉林群落形成不同的垂直分层结构。
本题组考查的必备知识主要是山地垂直分异和植被生态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高大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的不同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同时,学生还要能够理解在稳定的植被类型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本题组考查的关键能力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这一复杂、陌生的情境时,能够调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内容解读,进行综合分析以解决相关问题。
本题组打破了地理学通常由现象到原因机制的传统思维模式,在第5题题干中,首先给出了地理规律认识的结论,让学生从结论反演是哪些现象可以推导出这一结论,这既是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测评,又是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解题分析】
第5题给出了“水分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要求学生推断这一结论的依据。学生需要理解森林比草原往往有更高的水热条件要求,同时结合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理解“热量作为影响垂直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之一,其变化规律是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由图可知,山地草原带分布较森林带海拔低,意味着山地草原带热量条件好于森林带,因此从热量条件来看,山地草原带与森林带都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要,但森林发育需要更好的水分条件。也就是说,水分条件较差导致山体下部发育了草原而不是森林。不同坡向林带分布下限的海拔不同,说明不同坡向的水分条件随高度的变化状况不同,这导致了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
第6题要求学生分析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的原因。高山草甸带位于山体顶部附近。山体顶部面积狭小,自然环境高度同质化,导致了山体顶部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
第7题要求学生分析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的影响因子。首先,在Ⅲ2、Ⅲ3和Ⅲ4三个云杉林亚带中,Ⅲ3是最典型的云杉林,Ⅲ2、Ⅲ4是云杉林带与上下两个植被带的过渡区域,具有景观过渡性的特征。其次,造成山地垂直带谱形成的影响因素是水热条件随海拔发生变化,而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不同植物对光的分层利用的结果。云杉具有浓密的树冠,云杉林的疏密直接影响地面的光照条件,影响近地面的灌木植物、草本植物、藓类植物的生长。Ⅲ3的乔木发育最好,近地面光照条件最差,因此近地面是藓类;Ⅲ2、Ⅲ4的乔木密度适中,近地面光照条件有所改善,因此发育了草本层、灌木层。分析三个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可以发现,是光照条件导致了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不同。故正确答案为选项D。
【答题分析】
从学生作答情况看,本题组错选作答表现较为集中,第5题错选集中于选项D,第6题错选集中于选项D,第7题错选集中于选项A。
第5题选项D为基带类型。反映了学生在理解山地垂直带谱的过程中,对带谱的形成机制、“基带”等基本概念没有准确掌握,基带是由水平地带决定的,主要是山地垂直带谱变化的起点,并不能以此判断上部带谱类型的高度与位置。
第6题选项D为气温低。本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从地理系统观去理解,在山体顶部,任何单一的自然地理要素可能都会起作用,但在一定的小区域范围,这些要素的差异可能无法形成景观差异,进而导致植被带谱的差异不明显。
第7题选项A为水分。这反映了学生对植被垂直分层形成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在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水热条件是决定因素,而在同种植被类型中,决定其垂直分层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