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试题结构
高考试题结构一直保持稳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比重相当,考查区域以中国区域地理为主,世界区域地理为辅。
(2)高考特点分析
①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②突出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考查。
③突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3)2022核心考点考向预测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与地图:纬度计算,区域特征 | 66%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15%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差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40% |
内、外力因素: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 41% |
天气系统:降水、气温综合运用 | 33% |
水循环:河流水文特征,城市水循环 | 61%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9%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59%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61%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46% |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22% |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 | 42% |
人口数量变化 | 23% |
城市的空间结构 | 36% |
城市化的进程及其问题 | 61% |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 46% |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 52% |
地域联系:交通布局,商业贸易 | 35% |
生态可持续发展:荒漠化,水土流失 | 37% |
河流可持续发展:河流的综合开发 | 51% |
农业持续发展:区域农业的开发 | 53% |
资源的开发:能源基地的建设,区域资源的开发 | 41% |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 56% |
中国的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 56% |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 50% |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 42% |
(一)主干知识考查。天气与气候、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工农业生产、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等主干知识点仍将是2022年高考的热点。
高考热衷于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更多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明白,无论怎样变形变式,都能把握知识的实质。这就要求考生在学习的时候,多想一步,主动拓展知识,举一反三。
(二)地理空间定位。就是地理学科的“特质”,知道“在哪里”始终非常重要。地理学习要求考生头脑中装有世界与中国的“格局”,重要的经纬线及大陆、国家轮廓都要熟悉。高考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注意宏观与微观的转换,通过提供有用的定位信息,考查快速定位能力。
(三)地理图表。2022年选择题中等值线图、统计图、景观图、示意图出现的概率较大。图像考查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求考生从图像类型入手,穷尽图中信息,正确理解命题者意图。图像信息的给予方式也不一样,或显或藏,需要大家与问题相结合,抓准利于解题的直接信息,通过读图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快速解题。
(四)选材切入的角度会更加新颖,试题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情景。2022年的命题原创性明显,都是首次在考场上见面的材料,体现了公正与公平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试题的选材、切入点的角度,也会更加新颖,体现原创性;通过选材和情境设置,力求体现“稳中求新”,新的情境设计,新的知识组合在2022年高考中一定会有体现。
(五)突出地理核心素养相关知识考查。关注学科素养,突出区域认知、人地协调体现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向,试题以区域作为情境信息的载体,渗透区域认知素养,考生通过对区域地理信息的判断,从时空两个维度判断地理要素发展变化特点;凸显能力立意,注重信息获取、综合思维,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综合思维在试卷中的比重仍然会较大。
(六)热点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考查。 全国卷很少考热点本身,但是在试题中会隐含热点地区知识。如:“热点气候变化问题”“中外经济合作” “能源问题”“数字经济” “美丽中国、幸福中国” “产业转型与升级”“环境问题及影响”等相关背景为2022年高考命题热点。
(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考查。试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内涵,思考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传统民居是我国古代聚落建设的典范,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表现,描述了我国古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身体验,以及对人地关系的初步认识,在揭示地理现象的同时,帮助学生对悠久中华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树立文化的自信和自尊,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