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分析评价类

栏目:地理高考专栏 2022-07-09 
【重点梳理】
1.答题思路
在解答该类试题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明确是评价利还是评价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该从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等,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1)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
(2)要从多角度分析,如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
(3)注意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除此之外,解答分析评价类设问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材料信息,合理迁移相关地理原理、规律,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突出“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
2.答题规范
  分析、评价内容
农业生产 有利条件 水热组合条件好(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 水热组合条件差(雨热不同期);地形崎岖;土壤贫瘠;降水稀少,水源短缺;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资料缺乏;农业劳动人口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涝灾害频发
工业生产 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消费市场广阔;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 矿产资源缺乏;能源短缺;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等
港口建设 水域条件 航行、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河宽、流缓;海港——沿海、水深、易停靠、避风的海湾等
陆域(筑港)条件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便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交通条件(影响客货的集散);腹地条件(经济腹地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客货流量,进而影响港口的兴衰);依托城市(城市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利于港口的建设和发展)等
政策条件 自由贸易和对外开放有利于港口的发展
人口与城市分布 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达),工农业发展较早等
不利条件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都不适宜人类生存
河流航运 自然条件 地势落差大,不利于发展航运;径流量大,水深,通航能力强;结冰期长的河流航运价值较低
人文条件 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通过影响客货流量影响航运的经济效益;配套设施完善的水运网络有利于提高河流的航运价值
区域发展 优势 优越的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条件;丰富的矿产和能源;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方面占有优势;发达的教育和科技;优美的环境;政策支持等
劣势 地形、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不利因素;矿产和能源短缺;交通不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等
资源开发 有利条件 资源条件(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条件(市场广阔);距市场近;交通条件(交通比较便利)等

 

 
【典题精练】
1.(2022·江西抚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蕉是东南亚重要的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一般一年开花结果一次,挂果期对水热要求较高,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提高香蕉的质量和产量。下图是东南亚M山地地形剖面略图。传统条件下,M山地香蕉生产受制于降水条件,分布范围和挂果时间均明显受限。灌溉技术的发展,打破了M山地香蕉生产的时空限制,香蕉分布范围和挂果时间均可进行人工调控。

(1)根据降水时空特点,推测M山地传统条件下香蕉种植的坡向及挂果季节。
(2)分析图示地区人工调控香蕉挂果时间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积极意义。
(3)与西南坡相比,说明M山地东北坡夏季光照更加丰富的原因。
【答案】(1)西南坡降水丰富(东北坡全年少雨),香蕉应种植在西南坡;西南坡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少雨),香蕉应选择夏季挂果。
(2)更加充分地应用热量条件,提高香蕉产量(质量);合理选择香蕉上市时机(错峰上市),获得更好的市场条件(降低仓储成本)。
(3)太阳直射点位于M地北侧,东北坡光照强度大(属于阳坡);东北坡位于夏季风背风坡,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日出、日落方位偏北,东北坡日照时间长。
【解析】(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传统条件下,西南坡受到来自印度洋夏季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量较大,而东北方向降水量较少,因此香蕉主要种植在西南坡,而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少,香蕉喜高温高湿,因此选择在夏季挂果。
(2)根据题意可知,灌溉技术的发展,打破了M山地香蕉生产的时空限制,香蕉分布范围和挂果时间均可进行人工调控。证明可以更充分的改变时空变化,提高香蕉的产量和质量,进行错峰上市,扩大市场的范围,改变时间的限制条件,降低了存储的成本。
(3)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特别是在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位于15.8°N以北地区,因此东北坡位于光照强烈的阳坡;且受到山脉的阻挡,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较小,因此云层较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小;太阳日出和日落都偏北,光照时间长。
2.(2022·江西鹰潭·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的小丘。冻胀丘是寒区工程常见的一种次生病害。按其存在时间可划分为季节性冻胀丘和多年生冻胀丘。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
材料二:赛里木湖为伊犁河谷山间湖,盛行西北风。甲地为山间盆地坡面上的凹地(适宜冬季放牧),凹地底部杂乱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冻胀丘;如图示意赛里木湖周边的地形。

(1)分析赛里木湖周边易形成冻胀丘的原因。
(2)冻胀丘被称为是寒区工程的拦路虎,以管道建设为例说明季节性冻胀丘对其造成的危害。
【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层分布广;水域面积广,增强了周边的空气湿度,有效增加了降水;植被覆盖率增加,下渗增强,地下水丰富。
(2)夏季冻土融化,管道沉降,冬季土壤冻结,抬升管道;反复冻融使管道发生弯曲变形。
【解析】(1)“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的小丘”说明冻胀丘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低温和丰富的地下水。读图可知,赛里木湖所处地区位于40°N附近,海拔超过3000米,海拔高,气温低,易形成冻土层。从地下水分来看,赛里木水域辽阔,使周边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利于降水的形成,降水有利于增加周边地区植被覆盖率,使雨水下渗增强,地下水丰富。
(2)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夏季冻土融化,土层松软,管道沉降,冬季土壤冻结的挤压力抬升管道;反复冻融使管道反复上升下降,易发生弯曲变形。
3.(2022·湖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资源生态足迹主要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水资源消费和消纳水污染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水资源生态赤字和水资源生态盈余是通过区域内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相比较而得。湖北省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左图为“湖北省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示意图、右图为“湖北省水资源生态承压能力的空间差异”示意图。

(1)读图文材料,分析湖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读图文材料,分析湖北省水资源生态承压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1)变化趋势:湖北省水资源总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
原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日益增加,湖北省水资源总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
变化趋势: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波动起伏(或年际间差异较大);
原因:降水的年际间差异较大导致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的年际间差异较大。
(2)特征:水资源生态承压能力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中间低、四周高”(或中低周高)﹔且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生态承压能力高(为极度可持续)(或西部高于东部)。
原因:水资源生态承压能力的空间分布不仅与区域的地貌特征有密切关系,且受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用水效率影响明显;湖北省中部主要以平原和平原丘岗地貌为主,区内耕作条件好,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相对高于四周,从而增加了水资源的生态承载压力;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的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水资源生态足迹较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较高。
【解析】(1)由材料可知,水资源生态足迹主要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水资源消费和消纳水污染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水资源生态赤字和水资源生态盈余是通过区域内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相比较而得。读图可知,水资源总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主要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日益增加,维持水资源消费和消纳水污染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呈上升趋势。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波动起伏大,主要是因为湖北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年际间差异较大,与水资源生态足迹差异变化大,导致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的年际变化大。
(2)读图可知,总体来看,湖北省水资源生态承压能力空间分布不均,中间低、四周高。局部来看,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水资源生态承压能力高。原因分析既要考虑自然原因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湖北省中部主要以平原和平原丘岗地貌为主,区内耕作条件好,水资源需求量大;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的地形起伏较大,耕地少,对水资源需求少;从社会经济方面来看,湖北省中部交通便利,经济水平高,发展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相对高于四周,水资源的生态承载压力大;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水资源生态足迹较低,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小,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较高。
4.(2022·陕西陕西·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历史上曾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但是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有迅速减少的趋势。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下图是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和河道变迁图。

(1)描述历史上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的几十平方千米“年轻”土地的形成过程。
(2)推测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明显下降的原因。
(3)分析黄河改道对河口三角洲附近海岸线的影响。
(4)列举制约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的自然因素及黄河三角洲的保护性开发措施,
【答案】(1)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属于流水沉积作用,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入海,黄河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潮顶托,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不断在河口前方堆积,形成陆地。
(2)一是黄河中上游兴修水库蓄水拦沙或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都使下游河水含沙量减少;二是黄河中上游工农业过度引水﹐使黄河下游水量减少,携沙能力减弱,两者都使得输往入海口的泥沙大大减少,进而造陆速度骤减。
(3)黄河改道导致河口位置发生变化,使原河口三角洲失去泥沙来源,面积逐渐萎缩,导致原河口附近附近海岸线向陆上退缩;新河口附近堆积的泥沙多,导致新河口附近海岸线向海上推进。
(4)制约因素:淡水资源缺乏;土地盐碱化;生态脆弱等。
保护性开发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黄河生态游。
【解析】(1)本题在描述过程中需要注意描述其物质来源、泥沙的搬运过程和泥沙的沉积过程。黄河三角洲受流水沉积而形成,首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向黄河输送大量泥沙,黄河携带泥沙向入海口附近搬运,随着黄河入海,河口水下坡度平缓,流速减缓,加之海水顶托作用较强,河流流速进一步减缓,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泥沙不断在河口前方堆积,三角洲向海洋一侧推进,新的陆地不断造就。
(2)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明显下降,主要原因在于黄河向入海口附近的输沙量减少,这与沙源减少以及河流的携沙能力减弱等均有关系。首先,随着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向黄河输送的泥沙减少。其次,黄河中上游地区由于大量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如水坝建设拦蓄泥沙,促进泥沙在库区淤积,也减少了黄河向入海口附近输送的泥沙总量。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中上游地区生产生活大量引水,导致黄河下游地区的径流量减小,河流的携沙能力下降,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所以向河口一带的泥沙输送量减少,所以造陆速度骤减。
(3)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每一次河流改道,对于新的入海口地区而言,由于黄河携带泥沙在新的河口地区沉积,使得新的河口附近泥沙堆积增多,三角洲面积扩大,海岸线向海洋一侧推进;而对于原河口位置而言,由于河流改道从其他地方入海,原河口处缺少泥沙来源,加之受海水侵蚀的影响,原河口附近三角洲面积逐渐萎缩,原河口附近的海岸线向陆地一侧退缩。
(4)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而言,由于地势低平,濒临海洋,易受海水的影响,土地盐碱化严重,且淡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土地开发。但作为重要的滨海湿地的组成部分,可以因地制宜建设自然保护区,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旅游业等。
5.(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别德马湖是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一个湖底以基岩为主的湖泊,长80千米,宽15千米,面积1088km2。别德马冰川在别德马湖西端,别德马湖自形成后湖水水位季节变化一直较小。别德马湖的湖水经一条湖间河流注入阿根廷湖,然后经短小的圣克鲁斯河注入大西洋,圣克鲁斯河中下游流经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区,且圣克鲁斯河河水清澈,河中生物稀少。下图为阿根廷别德马湖位置及其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别德马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别德马湖水位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圣克鲁斯河中生物稀少的原因。
【答案】(1)成湖过程:早期气候寒冷,别德马冰川向东延伸,冰川向下刨蚀形成别德马湖盆:后期气候变暖,别德马冰川部分消融,冰川融水在湖盆中汇集(积水成湖)。
(2)地处(安第斯山)背风坡,全年降水少;该湖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入湖径流量小,且湖泊面积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地势高,气温年较差小,蒸发量季节变化小;湖东南端有外泄河流,湖水高于外泄口,可外泄多余水量。
(3)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且纬度偏高,水温低,不利于生存繁殖;河流短小,生存空间小;冰川融水泥沙含量少,水中营养物质少;上游湖泊吸纳沉淀水中大泥沙,水中营养物质少;中下游流经荒漠地区,几乎无支流汇入,营养物质补充少。
【解析】(1)结合材料分析,“别德马湖是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一个湖底以基岩为主的湖泊,长80千米,宽15千米,面积1088km2。别德马冰川在别德马湖西端”,可知该区域早期气候寒冷,别德马冰川向东延伸,冰川向下刨蚀形成别德马湖盆:后期气候变暖,别德马冰川部分消融,冰川融水在湖盆中汇集形成湖泊。
(2)读图可知,别德马湖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全年降水较少,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入湖径流量小;别德马湖面积1088km2,面积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小;该区域海拔较高,气温年较差小,蒸发量的季节变化小;根据材料“别德马湖的湖水经一条湖间河流注入阿根廷湖,然后经短小的圣克鲁斯河注入大西洋”,可知该湖东南部有外泄河流,当湖水水位上涨使可通过该河外泄多余水量,使湖泊水位下降。
(3)结合材料分析,圣克鲁斯河纬度较高,水温低,不利于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水中营养物质少;上游湖泊沉淀了大量泥沙,使水中营养物质少;中下游流经荒漠地区,几乎无支流汇入,营养物质补充少,不利于水生生物生长;河流短小,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小。
6.(2022·福建福建·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尤姆洼地(下图)位于埃及西部沙漠,底部低于海平面45米,基岩上方覆盖深厚的淤积层。研究表明,该地淤积层是尼罗河泛滥和风沙活动的产物,其中的流水沉积物粒径较细,风沙沉积物粒径较粗。
尼罗河每年6~10月泛滥,给下游沿岸地区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70kaBP(即距今70千年),泛滥的尼罗河水冲过矮山,自此便可自由进入法尤姆洼地,加龙湖由此形成,面积不断扩大,一度占据几乎整个洼地。5kaBP起,尼罗河上游降水呈减少趋势。从3.8kaBP开始,埃及陆续修建了众多水利工程,减轻了尼罗河洪水对法尤姆洼地的威胁,促进了灌溉农业的发展。加龙湖的补给水源也随之转变为河渠来水和少量灌溉退水。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加龙湖面积不断萎缩。

(1)分析70~5kaBP期间法尤姆洼地年蒸发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5~3.8kaBP期间尼罗河上游气候变化对加龙湖面积的影响。
(3)说明加龙湖面积变化与法尤姆洼地灌溉农业发展的关系。
(4)分析3.8kBP以来灌溉农业发展对法尤姆洼地沉积物粒径的影响。
【答案】(1)地处沙漠,蒸发旺盛。加龙湖面积扩大,年蒸发量升高。
(2)加龙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尼罗河泛滥的河水。尼罗河上游降水减少,流量减少,下游泛滥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水量减少,加龙湖面积萎缩。
(3)加龙湖面积萎缩,洼地内裸露面积增大,便于被开发为耕地,促进灌溉农业的发展;灌溉农业规模扩大,促进人口增长,使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增加,汇入洼地的水量减少,使加龙湖面积进一步萎缩。
(4)尼罗河泛滥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水量减少,流水沉积减弱,风力沉积增强,沉积物粒径增大。
【解析】(1)该地纬度位于30度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晴天多,同时纬度低,气温高,位于埃及西部沙漠地带,蒸发强烈。从材料可知70~5kaBP期间,泛滥的尼罗河水冲过矮山进入法尤姆洼地,形成加龙湖,且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本区太阳辐射强烈,加龙湖面积较大,故年蒸发量升高。
(2)从材料可知5~3.8kaBP期间,尼罗河上游降水呈减少趋势,而加龙湖是尼罗河泛滥的河水越过矮山而形成,其主要的补给水源就是尼罗河泛滥的河水。而尼罗河上游降水减少,致使尼罗河流量减少,导致尼罗河下游地区泛滥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水量减少,加龙湖面积萎缩。
(3)从材料可知,3.8kaBP开始埃及修建众多水利工程,促使尼罗河洪水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流量进一步减少,加龙湖面积萎缩,洼地内裸露面积进一步增大,使得裸露土地开发为耕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灌溉农业的发展。而随着灌溉农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加龙湖的补给水源也随之转变为河渠来水和少量灌溉退水,而该区人口逐渐增多,使得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进一步增加,汇入加龙湖的水量进一步减小,使加龙湖面积进一步萎缩。
(4)从3.8kaBP开始,埃及陆续修建了众多水利工程,尼罗河洪水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流量进一步减少,使得流水沉积作用减弱。而该地气候干燥,处于沙漠地带,伴随流水沉积的减弱,风力沉积作用进一步增强,沉积物的粒径增大。
7.(2022·广东中山·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申姆错位于喜马拉雅山涅如藏布支流给曲源头,属于冰碛湖。湖泊南岸为申姆冰川,冰舌伸入湖中,东西两岸山体陡峭,北岸为内外两道冰碛垄构成的天然湖坝,坝高约40-85m,主体由碎石、大块石组成,大小不一,未见卵石,土石松散。湖泊主要受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并通过外溢和渗流补给下游河流。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近30年来申姆错面积扩大近1倍,且湖岸线向南扩展明显。据研究,突发性灾害可能导致湖泊溃决。下图示意申姆错地理位置。

(1)分析构成申姆错北岸湖坝的物质大小不一、未见卵石的原因。
(2)相比其他岸线,说明申姆错湖岸线向南扩展明显的原因。
(3)分析可能导致申姆错溃决的突发性自然灾害。
【答案】(1)申姆错是冰碛湖,北岸湖坝的物质为冰川堆积形成;冰川搬运能力很强,堆积时多为同时进行,不具备分选性,故大小不一;且碎屑物未经历流水冲刷或相互撞击,磨圆度较差,故未见卵石。
(2)南岸为申姆冰川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湖区空间增大;冰川融水及流域降水增多,湖区水源补给增多,水量增加,湖水水位上升,湖泊面积向南扩大,因此湖岸线向南扩展明显。
(3)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受季风影响,暴雨或者暴雪会导致湖泊的补给过多,水量增大,且地势南高北低,水量增多会使北岸湖坝压力增大,湖坝本身土石松散,因此容易被冲垮;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靠近地震带,地质不稳定,影响南岸冰川和北岸冰碛物的稳定性,可能导致冰川北移、冰碛物坍塌等,进而导致湖泊溃决。
【解析】(1)本小题的关键在于解释物质大小不一、未见卵石,此为冰碛物的特点,因此解释物质的来源、冰碛物的特点及成因。申姆冰川所经过地区受到侵蚀作用,携带碎石和泥沙向前推移,直到北部消退后,冰碛物堆积堵塞河道,积水形成申姆错。由于冰川搬运能力很强,可同时携带大块石和泥沙等不同大小的物质,消退后冰碛物同时杂乱堆积,不具备分选性,故构成申姆错北岸湖坝的物质大小不一;而搬运过程中,碎屑物未经历流水冲刷或碎屑物相互撞击等,磨圆度较差,故北岸物质未见卵石。
(2)根据材料可知,湖泊主要受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且申姆冰川位于南岸,受气候变化影响,湖泊面积扩大,岸线向南扩展明显。北岸为碎石组成的天然湖坝,东西两岸山体陡峭,不具备扩展条件,而南岸为申姆冰川,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湖区空间增大;冰川融水及流域降水增多,湖区水源补给增多,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泊面积向南扩大,因此湖岸线向南扩展明显。
(3)从“溃决”一词可以判断,湖泊溃决的位置应在北岸冰碛垄构成的天然湖坝,根据材料,坝高40-85米,主体土石松散,故溃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湖水过多,由于地势南高北低,湖水增多会增加对湖湖水过多,田于地势南高北低,湖水增多会增加对湖坝的压力,而可能导致湖水增多的则是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结合地理位置可知此地受季风影响。根据地图,湖泊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靠近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质不稳定,可能影响南岸冰川和北岸冰碛物的稳定性,冰川向北移动,压缩湖泊空间,冰碛物受震动等影响,可能会坍塌,进而导致湖泊溃决。
8.(2022·江苏江苏·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沟谷是黄土高原物质交换最频繁,形态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在黄土高原沟壑系统中,分布着一类特殊的黄土勺状沟壑,这种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勺状沟壑”。
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沟壑类型示意图”。

材料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以滞洪拦沙和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
(1)描述勺状沟壑的外部形态特征,例举调查“勺沟”过程中可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各一例。
(2)在黄土高原,溯源侵蚀普遍存在,指出其在勺沟的发生位置,并说明勺沟发育的过程。
(3)简述淤地坝对减轻沟谷侵蚀的发生机制。
【答案】(1)整体形态上大下小,具有“头大、身宽、尾细”的特点。
研究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文献分析;
技术手段: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如遥感卫星影像判读等、无人机拍摄等。
(2)沟头。
降雨造成坡面的下切侵蚀,沟头落差加大,水流下蚀增强,沟头发生崩塌,沟头位置沿坡面方向往上游移动。
(3)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沟道坡度减小,侵蚀基准面抬升,侵蚀能力下降,溯源侵蚀减弱。
【解析】(1)黄土勺状沟壑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根据勺子的外部形状,描述勺状沟壑的外部形态特征,整体形态上大下小,具有“头大、身宽、尾细”的特点。调查“勺沟”的形成过程可以从野外实地调查或者借助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等;技术手段的研究需要借助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如遥感卫星影像判读等、无人机拍摄等。
(2)勺状沟壑的形成与地下水侵蚀、重力崩塌有关,尤其是题干中提到的沟头的溯源侵蚀,促进了勺沟的进一步发育。由于降雨造成沟床的下切侵蚀,进一步形成跌水,跌水不断侵蚀沟头,导致沟头发生崩塌,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循环过程,使沟头位置沿坡面方向往上游移动,从而沟道长度、宽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3)淤地坝的建设可有效地防止沟谷侵蚀,由于抬高了侵蚀基准,可以防止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减少了重力侵蚀的发展,从而控制了淤地坝上游的溯源侵蚀,同时由于淤地坝的滞洪作用,对坝下洪水也有一定的减蚀作用。
9.(2022·安徽马鞍山·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其中纯电动车因近乎零排放的环保标准,大致与传统汽车相媲美的价格使其前途更加光明。在努力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向好,这将促进充电站需求的扩大。下图是合肥市蜀山区部分区域充电站的分布。

(1)分析城市内充电站选址的适宜条件。
(2)据图说出蜀山区充电站布局的合理性。
(3)列举当前推广纯电动汽车面临的实际问题。
(4)简述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
【答案】(1)交通便利;用电方便;地价相对较低;充电需求大的区域。
(2)布局较分散,覆盖范围广;站点距离适中,利于及时充电。
(3)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充电不便;电池续航里程短,维护成本高;传统消费习惯影响纯电动汽车推广。
(4)有利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多;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扩大;有利于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解析】(1)充电站是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所以应该布局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量较大的区域;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充电站多分布于交通干线附近,有便捷的交通,利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应该布局在地价相对较低的区位;充电站电力需求量较大,应该布局在用电较为便利的点位。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充电站的空间分布较为分散,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扩大充电站的服务范围;各充电站之间的距离适中,有利于电动车及时进行充电,保障新能源汽车的运行。
(3)根据材料信息“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向好,这将促进充电站需求的扩大”可知,目前我国的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充电不方便,新能源汽车使用不方便;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较近,消费者容易产生里程焦虑;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较高;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油车。
(4)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其产业规模扩大;有利于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条的完善和升级等。
10.(2022·广东·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27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和(田)若(羌)铁路全线实现贯通,标志着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正式“闭环”(下左图)。和若铁路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修建,有75%的路段位于沙漠戈壁,大风天数多。该铁路是采用“外阻内固、外高内低”的防沙模式,即外侧设置用尼龙网制成的1.5米高立式沙障阻沙(右图);在靠近铁路两侧设置草方格沙障,里面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与此同时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以桥代路,运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再运到现场安装)建设桥梁。

(1)指出修建和若铁路遇到的困难。
(2)简述高立式沙障对防沙治沙的作用。
(3)说明草方格沙障内的灌木种植与养护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的原因。
(4)分析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和若铁路的好处。
【答案】(1)气候炎热干旱,水资源短缺;风季长,风沙大天气多;沙漠面积广;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生活设施。
(2)发挥阻沙作用,使沙尘在铁路外围沉积,减少对铁路的掩埋;有利于固沙植被的生长。
(3)沙漠中干旱缺水,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可根据植被用水需求进行智能化灌溉,提高灌木的成活率;道路线路长,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可节省管理维护费用和劳动力成本。
(4)和若铁路工程量巨大,应用该技术可缩短工期;减少恶劣环境条件对现场施工的影响,保障工程质量;可减少对沿线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和若铁路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修建,有75%的路段位于沙漠戈壁,大风天数多。可知夏季气候炎热干旱,冬季寒冷,水资源短缺;由于多大风天气且风季长,风沙较为频繁;沙漠面积广;由于有75%的路段位于沙漠戈壁,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生活设施。
(2)根据材料,该铁路是采用“外阻内固、外高内低”的防沙模式,即外侧设置用尼龙网制成的1.5米高立式沙障阻沙。所以高立式沙障主要发挥阻沙作用,使沙尘在铁路外围沉积,减少对铁路的掩埋;有利于高立式沙障以内的固沙植被的生长。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漠中干旱缺水,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可根据智能系统计算出植被用水需求,再进行智能化灌溉,提高灌木的成活率;和(田)若(羌)铁路全长820余公里,道路线路长,灌溉费用和劳动力成本高,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可节省管理维护费用和劳动力成本。
(4)和(田)若(羌)铁路全长820余公里,工程量巨大,应用该技术可缩短工期;根据材料,和(田)若(羌)铁路有75%的路段位于沙漠戈壁,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可减少恶劣环境条件对现场施工的影响,保障工程质量;和(田)若(羌)铁路有75%的路段位于沙漠戈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可减少对沿线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
11.(2022·福建漳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底光缆又称海底通讯电缆,在浅海水深小于20米海域,缆线采用埋设,而在深海则靠海缆自重敷设在海底表面。与陆地光缆相比,海底光缆投资少且传输安全稳定。海底光缆作为当代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承担了90%的国际通信业务。亚非欧1号海底光缆项目(下图)全长2.5万公里,是近10年来由中国企业发起并主导建设的、世界上覆盖国家最多、传输距离最长、技术最先进、时延最低的大型洲际电信传输系统,也是第一条绕开马六甲海峡经由泰国连通印度洋和南海的国际海缆。该项目沿途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法国设有国际电路枢纽,在1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登陆点,进而与全球网络实现互联。柬埔寨是亚非欧1号海底光缆项目19个登陆点之一,项目竣工后,柬埔寨将改变国际电信业务需经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第三国中转的历史。

(1)说明香港成为国际电路枢纽的主要优越区位条件。
(2)分析与陆地光缆相比,海底光缆投资少且传输安全稳定的主要原因。
(3)推断亚非欧1号海底光缆东南亚段绕开马六甲海峡选择陆上通过的主要原因。
(4)简述亚非欧1号海底光缆建成后,对柬埔寨通信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国际贸易繁忙,通信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科技水平高。
(2)占用土地少,铺设海底电缆不需要坑道或用支架支撑,投资少;受风浪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扰少,故安全稳定。
(3)缩短海底光缆铺设距离;增强信息通信的自主性和可控性,保障我国国家信息通信安金。
(4)完善当地通讯基础设施,促进当地互联网和宽带的快速普及,带动数字经济发展;降低通讯费用;缩短通讯时间,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提升柬埔寨国际通信能力。
【解析】(1)香港地理位置重要,位于中国南部靠近东南亚。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港口,贸易繁忙,通信需求量大。香港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资金充足,科技水平高,有能力建成国际电路枢纽。
(2)海底光缆在海底铺设,占用土地少,投资少。受风浪等自然灾害影响小,海底自然条件相对稳定。人类活动干扰少,因此稳定。
(3)绕开马六甲海峡可以缩短距离,而且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不通过马六甲可以增强通信的自主性和可控性,保障我国通信安全。
(4)通信为基建,可以完善当地的通信基础设施,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带动数字经济发展。不需要再中转他国,可以降低通讯费用,减少中介费用,缩短通讯的时间,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提升柬埔寨的通讯水平。
12.(2022·江西·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套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在种植业中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金沙江干热河谷光照充足、气温高,主要生产早中熟鲜食葡萄(4月下旬至5月初成熟)。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当地积极开展葡萄与蜜瓜的复合种植模式(葡萄套种,蜜瓜间作)。下图示意葡萄“T”形高架稀植。

(1)说明当地葡萄成熟较早的气候条件。
(2)推测该地“高架稀植”种植方式对葡萄生长的有利条件。
(3)分析该地葡萄套种、蜜瓜间作的优势。
(4)政府对当地农户采取了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贷款扶持、技能培训、定向收购等措施,试指出这些引导措施的意义。
【答案】(1)冬春季升温快,受地形阻隔冷空气影响弱,免受低温冻害;温度较高,热量丰富,葡萄生长快;光照充足,空气较为干燥,利于葡萄催熟。
(2)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提高结果能力和质量);光合效率高,利于葡萄生长;通风条件好,减轻病虫害;
(3)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综合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总产出;错开农忙时间,利于农事安排。
(4)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保障农民经济收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解析】(1)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气温、昼夜温差等分析。根据材料,该地区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光照充足,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山高谷深,有利于阻挡冷空气的进入,冬季气温较高,适宜农作物过冬;地势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2)葡萄采用高架稀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葡萄的生长习性,一方面是高架稀植的优势。葡萄属于藤本植物,高架适应葡萄的攀援习性,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挂果率和葡萄质量;此外,葡萄攀援高架,架顶受光率高,叶片分布空间充足,而下部通风条件良好,有利于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而稀植则可以为葡萄的根部生长提供充足的土壤空间,避免相近植株间的过分争水争地,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作业空间,便于操作和机械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节省人工和架材,降低果园的生产成本。
(3)分析该地葡萄套种、蜜瓜间作的优势,首先需要明确套种、间作的概念,其次再分析套种间作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套种,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植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指在一作物生育期间,于该作物植株行间栽培另一种或多种作物的方式。从套种和间作的概念以及材料即可得出,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此外,葡萄为藤本植物,蜜瓜为匍匐或攀援草本,二者植株高低错位,生长的空间不重叠,有利于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总产出;同时二者的生长周期不同,可以错开农忙时间,利于农事安排。
(4)政府政策的强力有效引导,可以促进地区农业的发展,其具体的意义需结合具体的政策来进行作答。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同时也可以调动和提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税收减免、贷款扶持,可以降低农业发展的内部交易成本;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尤其是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养;再者,地区农业经济的综合发展,也可以保障地区的农业安全。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 分析评价类 重难点能力 专题突破
  • 上一篇: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
  • 下一篇: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