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情境:试题将更加注重真实性情境的设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如第18题,宣纸之乡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为背景材料,考查农业、河流地貌、工业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如第19题 , 以冻土为材料,涉及冻土退化对植被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命题·大预测:根据以往福建卷高考地理命题特点,2025年福建高考地理命题大概侧重于考查以下这几个知识点,如“植被与土壤”、“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产业区位因素”‘“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备考时应注重图表、数据分析和地图解读的训练,关注社会热点学科前沿,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提高地理信息的提取、整合和逻辑推理能力,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1000m以下空域,利用有人、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进行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飞行的经济行为。2024年2月27日,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从深圳飞往珠海,成功完成首次跨海跨城飞行,将单程2个多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到20分钟。深圳作为低空经济重要的试点城市,近年来积极推进空中场景的应用创新,现已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飞机相比,eVTOL具有的特点是( )
A.应用范围小 B.成本投入高 C.噪音污染小 D.货物运量大
2.目前,“低空经济”比较适合的应用场景有( )
①物流配送②大量农产品外运③应急物质救援④农田药物喷洒⑤长途客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3.近年来深圳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与之关联较小的是( )
A.交通拥堵严重 B.产业转型升级加速 C.消费领域拓展 D.“城中村”改造加快
【答案】1.C 2.B 3.D
【解析】1.与传统飞机相比,eVTOL使用电力作为主要动力,噪音低于燃油发动机,C正确;可以进行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飞行的经济行为,应用范围大,A错误;eVTOL体型较小,结构较简单,制造成本、运营成本均较低,B错误;eVTOL体型小,货物运量小,D错误。故选C。
2.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1000m以下空域,利用有人、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进行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飞行的经济行为。通过低空飞行技术,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可以用来物流配送,①正确;低空经济运量较小,不适合大量农产品外运,②错误;低空飞行技术可以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紧急事件时,快速响应并提供救援服务,③正确;通过低空飞行技术,进行农田药物喷洒,能够提高效率,④正确;低空经济目前多为短距离的飞行,不适合长途客运,⑤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城中村”改造加快主要与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关,与深圳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关联较小,D正确;低空经济运输速度快,可提升运输效率,能够缓解交通拥堵,A错误;深圳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需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支持,能促进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B错误;低空经济能够带动通用空中客运、无人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使消费领域拓展,C错误。故选D。
浮游植物有“海洋牧草”之称,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长规模决定了渔获量。浮游植物生长受到温度、营养盐、光照等因素影响。左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右图示意2005年和2012年九段沙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海水温度 ②含沙量 ③营养盐 ④光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5.2005年和2012年九段沙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季节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径流年际差异 B.气温年际差异 C.流域环境治理 D.周边区域干扰
【答案】4.B 5.A
【解析】4.在图示的小尺度区域内,海水温度差异很小,并不是导致浮游植物密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①错误;河口处水体营养盐主要由河流挟带而来,自西向东离河口渐远,营养盐逐渐减少,浮游植物密度应逐渐降低,③错误;图示海域位于长江口,这里的水体含沙量由河口向东逐渐减小,由于含沙量减小,海水透明度逐渐增大,使海水中的光照条件逐渐变好,导致九段沙海域浮游植物密度高于其西侧,②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结合所学知识,北半球气温最高月出现在7月左右,年际差异小,B错误;流域环境治理(比如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引起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应该是持续减少,与图示不符,C错误;周边区域干扰造成的结果主要是空间差异,与图示季节差异不符,D错误;2005年九段沙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的季节是夏季,2012年九段沙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的季节是春季,出现这种差异最可能是由不同年份长江最大径流量出现月份差异引起的,A正确。故选A。
2000年我国正式进入老年型社会,但不同类型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存在差异。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 分类 | 总人口/万 | 占全国比重/% | 老龄人口/万 | 老龄化率/% |
2000 | 资源型 | 38358.49 | 30.85 | 2561.87 | 6.68 |
非资源型 | 85986.29 | 69.15 | 6370.45 | 7.29 | |
2010 | 资源型 | 39462.19 | 29.59 | 3497.44 | 8.86 |
非资源型 | 93912.13 | 70.41 | 8402.10 | 8.95 | |
2020 | 资源型 | 38499.39 | 27.31 | 5406.46 | 14.04 |
非资源型 | 102472.37 | 72.69 | 13657.74 | 13.33 |
6.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近20年来资源型城市( )
A.总人口数量较多 B.老龄化率一直较高
C.老龄化速度较快 D.老龄人口数量较多
7.推测2000~2010年资源型城市人口特征是( )
A.平均预期寿命较低 B.老年人口大量迁出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老龄人口比重升高
8.2010~2020年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老龄化率差异发生变化,其直接原因是资源型城市( )
A.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B.大量年轻人口迁出
C.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D.生态环境优美宜人
【答案】6.C 7.D 8.B
【解析】6.读表格可知,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近20年来资源型城市总人口数量较少,A错误;2000年和2010年老龄化率比非资源型城市低,B错误;2000~2020年,资源型城市老龄化率提高了7.36个百分点,非资源型城市老龄化率提高6.04个百分点,故资源型城市老龄化速度较快,C正确;资源型城市老龄人口数量少于非资源型城市,D错误。故选C。
7.读表格可知,2000~2010年资源型城市老龄人口比重升高,D正确;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会提高,A错误;图中老年人口增加,不能推测老年人口迁出,B错误;据表中信息无法推断人口自然增长率,C错误。故选D。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当资源价格走低或者资源面临枯竭时就会导致经济总体增长乏力,对青年人口的吸引力降低,青年人口不断流出,导致老年人口占比上升,B正确,A错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生态环境优美宜人会吸引老年人迁入,但资源型城市老龄化率升高并不是老年人口迁入导致的,CD错误。故选B。
B火锅餐饮企业起步于河南安阳,现已拥有超百家直营店、3个中央厨房、1个底料加工厂,店面覆盖北京、上海等30多个城市。该企业实施“底料工厂--中央厨房--餐厅”经营模式,通过集中采购、集约生产、统一配送等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图为该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企业的经营模式包括“底料工厂--中央厨房--餐厅”,其中中央厨房的主要功能是( )
A.直接面向顾客销售产品 B.提供消费者体验活动
C.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 D.负责全国物流配送
10.该企业实施“底料工厂--中央厨房--餐厅”经营模式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了就业率 B.选用优质食材,带动乡村振兴
C.完善了产业链,扩展消费市场 D.简化制作流程,降低相关成本
【答案】9.C 10.D
【解析】9.根据一般常识可知,直接面向顾客销售产品,提供消费者体验活动的是餐厅,AB错误;中央厨房的主要功能是将底料和其他食材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C正确;物流企业负责全国范围内的配送,D错误。故选C。
10.联系材料可知,该企业实施“底料工厂—中央厨房—餐厅”经营模式,通过集中采购、集约生产、统一配送等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集中采购可通过大批量进货压低原材料采购成本;集约生产可以简化制作流程,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减少勤杂人员,降低人力成本;统一配送可实现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率配送,降低物流成本,综上分析,D正确,A错误。选用优质食材,带动乡村振兴;完善了产业链,扩展消费市场,均不是该企业实施“底料工厂—中央厨房—餐厅”经营模式的主要作用,BC错误。故选D。
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下图为东祁连山某区域高寒草甸不同海拔、坡向的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导致图中南坡、北坡土壤容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植物 B.热量、水分 C.海拔、坡度 D.坡度、植物
12.据图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2800m处,单位体积土壤干重最小
B.北坡3200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少
C.南坡4000m处,土壤水分条件最好
D.植被覆盖率随海拔上升先升高后降低
13.南坡土壤整体有机碳浓度比北坡小,其原因是( )
A.蒸发强,土壤水分少,植被少 B.热量条件好,植被茂盛
C.降水丰富,有机碳流失多 D.气温高,有机质积累多
【答案】11.B 12.D 13.A
【解析】11.南坡向阳,北坡背阴,所以南坡的热量条件较好,蒸发强,水分差,容重较大;而北坡由于热量条件较差,蒸发弱,水分好,容重小。同时,南坡和北坡的降水差异也会导致土壤水分条件的不同,祁连山的北坡降水多于南坡,土壤含水量多,北坡土壤容重小。热量、水分是导致土壤容重的主要因素,B正确,海拔、坡度关系不大,植物主要受热量和水分影响,ACD错误,故选B。
12.由上题可知,土壤的水分越多,土壤容重就越小。而土壤容重越小,土壤的含水率就越高,越有利于植被的生长,由图可知,随着海拔的升高,该区域的土壤容重先降低后升高,表明含水率先升高后降低,因而被覆盖率也应先升高后降低,D正确;图中南坡2800m处的土壤容重并不是最小,说明在此处的土壤水分条件不是最好,A错误;北坡3200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多,B错误;南坡4000m处,容重最大,有机碳含量最低,说明土壤的水分条件最差,C错误,故选D。
13.南坡位于阳坡,且为背风坡,降水少,蒸发强,土壤水分少,植被少,有机碳浓度比北坡小,A正确;热量条件好,但降水少,植被稀少,B错误;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植被少,有机碳含量低,C错误;南坡为阳坡,气温高,有机碳分解快,有机质积累少,D错误。故选A。
地热流体是温度较高的地下热水、地热蒸汽和热气体的总称。储存地热流体的岩层为热储层,热储层之上的岩层为盖层。下图示意湖北省某地热田的储热构造,该地热泉出露较多。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盖层在地热流体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下渗 B.减少蒸发 C.增温增湿 D.隔水保温
15.该地地热流体的水体性质及其成因是( )
A.淡水 水岩相互作用强 B.咸水 地热高温蒸发强
C.淡水 径流循环条件好 D.咸水 地热流体流程长
16.图中甲处地热流体集中分布的有利条件是( )
①裂隙发育,地下水赋存②沟谷低洼,地表水汇集③岩层凸起,地热能聚集④岩浆冷却,地热能释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4.D 15.B 16.A
【解析】14.由材料可知,盖层为页岩,页岩为不透水,可以防止地面的冷水下渗,同时也可以保温,防止热量的散失,D正确;可以减少下渗和减少蒸发,但是不是最最要的作用,AB错误;无法起到增湿的作用,C错误。故选D。
15.由图可知,地热流体经过地下砂岩,且靠近地球内部热能,砂岩中的矿物质溶解到水中,形成咸水地热,AC错误;水体在高温的状态下蒸发强,B正确,根据图中比例尺来看,其流程较短,D错误。故选B。
16.由图可知,甲处有断层,裂隙发育,地下水赋存,①正确;甲处岩层凸起,且地处断层附近,利于地热能聚集,③正确;为地下径流,与地表水关系不大,②错误;甲处没有体现有岩浆活动迹象,因此与岩浆冷却无关,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法国是传统港口大国,共有500多座海港和河港。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法国形成了“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格局。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上升,法国的临港工业出现空心化态势。
材料二:如图为法国主要港口的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法国港口空间分布特征,并据此推测法国人口和水系的空间分布差异。(6分)
(2)解读法国“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6分)
(3)从劳动力角度提出缓解法国临港工业空心化的措施。(6分)
【答案】(1)海港主要分布于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沿岸,内河港口多,北多南少;北部和地中海沿海人口密集,中部较少;水系发达,北部河网较南部密集。(6分)
(2)港口增强对外联系,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和港口规模扩大;城市为港口和产业提供服务和支撑。(6分)
(3)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他国劳动力;提高港口自动化程度,降低对劳动力依赖;加强现有劳动力培训,提高适岗能力。(6分)
【详解】(1)推测法国人口和水系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根据港口的分布情况来进行判断,港口密度大,反映人口密度大,同时也能够反映水系较多。由图可知,由于法国英吉利海峡、地中海沿岸港口集聚,反映这一带人口密度较大,说明法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并且法国北部和地中海沿岸人口密度较大,中部较小。由图可知,由于法国内河港口数量较多,分布相对分散,且北部更多,说明法国河流较多,水系较为发达,并且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来说,北部的河网密度更大。
(2)港口的建设,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增强对外联系,吸引大量的人口和产业集聚;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随之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使得港口规模扩大;城市为港口提供广阔的腹地,并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人才。
(3)劳动力角度,即劳动力数量、成本、素质(受教育成本)。由材料可知,由于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上升,法国的临港工业出现空心化态势。从三个角度来分析解决,一是靠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他国劳动力;二是,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效率,提高港口自动化程度,降低对劳动力依赖;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加强现有劳动力培训,提高适岗能力。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被誉为“宣纸之乡”。传统工艺制作宣纸需经过100多道手工工序完成,主要原料之一为沙田(土壤含砂量较高的水田)稻草。近年来,泾县企业开始探索用造纸机器代替传统工艺,产品畅销全国。如图示意泾县地形和水系分布。

(1)说明泾县沙田稻草原料丰富的自然原因。(4分)
(2)从流水作用角度,分析泾县地形的南北差异对北部沙田形成的影响。(6分)
(3)评价泾县企业用造纸机器代替传统工艺的影响。(8分)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砂质土层深厚(沙田面积广);自然环境适宜水稻生长。(6分)
(2)地势南高北低,河流总体自南向北流(或自西南向东北流);南部山区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速较快,侵蚀、搬运泥沙作用强;北部地势低平,河流流速较慢,泥沙沉积形成沙田。(6分)
(3)利: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产品质量稳定,利于控制品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4分)
弊:可能造成传统工艺的失传;达不到传统工艺的产品特性;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高;排放更多的废弃物,污染环境;就业岗位减少。(4分)
【详解】(1)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含砂量较高,砂质土层深厚,沙田广布,自然环境适宜水稻生长。
(2)据图可知:泾县地势南高北低,由于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因此河流总体自南向北流,南部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较快,侵蚀、搬运能力强,北部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沙田。
(3)造纸机器通过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产品畅销全国,扩大了消费市场;现代造纸机器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纸张的厚度、强度等特性,从而生产出质量更为稳定的纸张,利于控制品质。随着机器取代手工劳动,造纸行业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古法造纸的成品因其工艺所凝聚的智慧与技艺,却是机器化生产的纸张所不能替代的,大规模造纸机器代替传统工艺,可能造成传统工艺的失传,影响到文化的传承;在模拟传统手工制作的晾晒环节时,机器很难完全模拟出自然环境下阳光和空气的作用效果,从而影响到宣纸的质量和韵味,达不到传统工艺的产品特性。大规模的机器化制造加工会排放更多的废弃物,加剧环境污染,且机械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高。另外,大规模的机器化制造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冻土是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冻结状态的土壤,按照土壤冻结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和多年冻土(也称永久冻土,数年至数万年)。中国高纬度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部,属北半球中高纬多年冻土区的南缘。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在一定程度上退化,并影响植物生长。除气候方面的直接影响外,冻土退化引起的活动层深度增加也会影响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从而影响植被生长。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指示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生长情况,其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度越高。下表示意1982—2014年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分区夏季NDVI变化趋势的面积比例(%)。
多年冻土分区 | NDVI变化趋势的面积比例(%) | |||
<0 | 0~0.002 | 0.002~0.004 | ≥0.004 | |
连续多年冻土区 | 0.15 | 0.93 | 6.43 | 92.49 |
不连续多年冻土区 | 0.39 | 4.76 | 24.20 | 70.65 |
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区 | 7.37 | 15.42 | 37.41 | 39.81 |
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 | 23.38 | 16.44 | 31.81 | 28.38 |
(1)根据表1指出东北多年冻土不同分区在夏季对植被生长促进作用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与连续多年冻土区相比,简析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夏季NDVI增加较小的原因。(6分)
(3)若将“连续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视为多年冻土的退化过程,分析气候变暖导致的东北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6分)
【答案】(1)促进作用大小:连续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2分)
判断依据:NDVI越大表示植被覆盖度越高。对表格中各冻土分区夏季NDVI变化趋势的面积比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夏季对植被生长的促进作用是连续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2分)
(2)连续多年冻土区除了大气降水外,夏季地下冻土活动层融化可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促进植被生长。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为季节冻土区(或无冻土区或夏季无冻土区),植被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导致该区夏季NDVI增加较小。(6分)
(3)(短期来看)多年冻土退化的初期阶段,随着温度升高,土壤水分增多,促进(高纬度低温环境下)植被生长,植被覆盖度增加。(长期来看)随着多年冻土进一步退化甚至消失,由于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供应不断减少,将会阻碍植被生长。(6分)
【详解】(1)由材料可知,NDVI指示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生长情况,其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度越高,因此要判断东北多年冻土不同分区在夏季对植被生长促进作用的大小就需要判断多年冻土不同分区夏季NDVI变化趋势的面积比例。具体分析如下。NDVI变化趋势<0,说明对植被生长具有阻碍作用,该变化趋势的面积比例越大,说明阻碍植被生长的作用越强;NDVI变化趋势≥0.004,说明对植被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大,该变化趋势的面积比例越大,说明对植被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在夏季对植被生长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连续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
(2)由材料可知,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除气候外,还有冻土活动层深度变化引起的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我国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温和多雨利于植被生长;且夏季较高的温度会引起地下冻土融化。对于连续多年冻土区,地下冻土融化会为土壤带来水分,进而促进植被生长;而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夏季地下无冻土,相较于连续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为植被提供的水分较少,因此NDVI增加较小。
(3)多年冻土退化属于长期的动态过程,而且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短期来看,多年冻土发育或者维持相对较好的区域,由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温度升高,多年冻土发生退化,土壤水分增多,可以促进植被生长,增加植被覆盖度;长期来看,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供应不断减少,多年冻土的持续退化甚至消失会阻碍植被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