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情境:学术前沿与地方特色结合:如基于真实科研数据、结合文献与考古成果的新情境。生活实践情境:如上海行道树(上海卷第1题)、北京交通枢纽(北京卷20题)的影响,强调“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命题·大预测:强化图表分析能力:重视等高线、统计图等信息的快速提取与整合。关注地理过程推导:如河流演变、灾害形成等动态机制,需结合案例训练逻辑表达。渗透核心素养:通过区域对比(如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模式)、实践探究(模拟实验设计)深化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消费市场,其中超过90%的鸡蛋来自“笼养”。近年来,“非笼养”成为鸡蛋市场的发展趋势。“非笼养”生产的鸡蛋称为“土鸡蛋”或“散养蛋”。广东韶关马市镇地处南岭大山深处,建设“非笼养”蛋鸡养殖基地,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健康、安全、可追溯,主要供给知名餐饮企业。完成下面小题。
1.较于“笼养”鸡蛋,“非笼养”鸡蛋受市场欢迎度更高,主要是( )
A.产量更大价格亲民 B.绿色环保便于储存
C.品质优良安全健康 D.价格低廉竞争力强
2.蛋鸡养殖基地的建成,直接带动的产业有( )
①文化旅游 ②仓储物流 ③餐饮服务 ④饲料加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非笼养”鸡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首先要( )
A.扩大养殖规模 B.了解目标市场
C.构建物流体系 D.创建知名品牌
【答案】1.C 2.C 3.B
【解析】1.题干中没有提到“非笼养”鸡蛋的产量和价格,且“非笼养”鸡蛋通常成本较高,价格不会更低,A错误; 题干中没有提到绿色环保和储存的信息,“绿色环保”可能成立,但“便于储存”与饲养方式无直接关联,B错误; 题干明确指出“非笼养”鸡蛋健康、安全、可追溯,C正确; “非笼养”鸡蛋通常成本较高,价格不会更低,D错误。 故选C。
2.题干中没有提到与文化或旅游相关的内容,养殖基地与文旅无直接关联,蛋鸡养殖基地旅游的市场较小,①不符合题意;基地需要将产品运输到国内外市场,运输鸡蛋需冷链和仓储,物流是直接相关的产业,②符合题意; 产品供给餐饮企业,属于下游销售环节,并非直接带动,③不符合题意; 养殖基地需要大量饲料,饲料加工是直接相关的产业,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虽然扩大规模是发展的一部分,但并非拓展国际市场的首要步骤,扩大规模需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盲目扩张风险高,A错误; 拓展国际市场需要先了解目标市场,包括需求、质量标准、法规和文化等,才能针对性调整生产和营销策略,B正确; 物流是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环节,但需先明确目标市场的地理范围和需求,并非首要步骤,C错误; 品牌建设是长期目标,需在市场调研后进行,并非拓展国际市场的首要步骤,D错误。 故选B。
已投用13年的我国国内首个跨省异地城市航站楼——上海机场昆山城市航站楼,2024年7月10日迎来其优化升级后的正式启用。异地城市航站楼,是指建在与航空服务所能辐射到的周边城市的航站楼。旅客在异地城市航站楼办理完登机手续后,乘坐机场的专门大巴,从航站楼所在城市直接到机场登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建设异地城市航站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机场的( )
A.占地面积 B.安全水平 C.运营效率 D.等级排名
5.上海机场首个跨省异地城市航站楼落户昆山,关键在于昆山( )
A.城镇化水平高,高精尖产业多 B.地理位置优,经济发展快
C.居民生活水平高,环境质量优 D.农业发达,土地租金较低
6.下列城市在其周边城市建设异地城市航站楼最多的最可能是( )
A.北京 B.天津 C.杭州 D.深圳
【答案】4.C 5.B 6.D
【解析】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设异地城市航站楼可以扩大机场的辐射范围,获取更多客源,旅客可在异地城市航站楼直接办理登机手续,提高机场整体运营效率,C正确;异地城市航站楼并不直接增加机场的占地面积和机场的安全水平,A、B错误;机场的等级排名通常由机场的设施、服务、客流量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航站楼所处地无关,D错误,所以选C。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昆山距离上海较近,受其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发展较快,人口集聚,人口密度大,出行需求大,吸引上海机场首个跨省异地城市航站楼落户,B正确;昆山的城镇化水平较高,且有一些高精尖产业、居民生活水平高,环境质量优、农业发达,土地租金较低,是机场布局的有利因素,但这并不是选择昆山作为异地城市航站楼的关键因素,A、C、D错误,所以选B。
6.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四个城市中,北京、天津和杭州所处平原面积较大,珠三角地区平原面积相对较小,所以,相较北京、天津、杭州,深圳城市面积小,又是重要的航空枢纽,旅客客流量大,为了缓解机场周边交通压力、方便旅客出行,该市在其周边城市建设较多异地城市航站楼,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河流阶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河流阶地因构造运动及河流下切侵蚀形成,原来的河漫滩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下图示意汉中盆地河流阶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区域形成年代最早的河流阶地是( )
A.Ⅰ级阶地 B.Ⅱ级阶地 C.Ⅲ级阶地 D.Ⅳ级阶地
8.图中河漫滩形成时期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 )
A.相对稳定 B.急剧抬升 C.张裂下陷 D.水平挤压
9.汉中盆地内的聚落多布局在Ⅰ级阶地,其主要目的是( )
A.获取光热 B.取水便利 C.军事防御 D.抵御洪水
【答案】7.D 8.A 9.B
【解析】7.由图可知,形成时间越早的阶地距离河流越远,Ⅳ级阶地距离河流最远,直接和基岩接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河漫滩为河流的堆积地貌,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在低洼的地方以沉积作用为主,A正确;地壳抬升、下降、水平挤压不可能形成河漫滩地貌,BCD错误。故选A。
9.由图可知,汉中盆地内的聚落多布局在Ⅰ级阶地,Ⅰ级阶地靠近河流,取水方便,便于生产和生活用水,B正确;海拔越高的阶地越容易获取光热,Ⅰ级阶地海拔较低,A错误;此布局不利于军事防御,C错误;靠近河流,聚落容易遭受洪水威胁,D错误。故选B。
林贾尼火山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尼西亚龙目岛,每年1-3月为确保游客安全实行封山。某团队研究表明,不同海拔林冠层植物和地面覆盖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图a示意林贾尼火山位置,图b示意该山海拔与不同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林贾尼火山海拔1200米处,地面覆盖植物与林冠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光照 C.土壤 D.人类活动
11.林贾尼火山国家公园每年1-3月封山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活动 B.热带气旋 C.滑坡灾害 D.森林火灾
【答案】10.B 11.C
【解析】10.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林冠层植物较高,直接接受阳光,而地面覆盖植物则受林冠层植物的遮挡,光照条件较差,因此光照是海拔1200米处,地面覆盖植物与林冠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降水对植物多样性有影响,但通常是影响整体植物种类的丰富度,而不是特定层次的植物多样性指数,A错误;土壤对特定层次的植物多样性影响较小,C错误;海拔1200米处海拔较高,人类活动较少,且材料也没有提到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D错误。故选B。
11.林贾尼火山国家公园每年1-3月封山的主要原因是1-3月降水较多,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为了保障游客安全,实行封山,C正确;火山活动发生频率很低,且没有在1-3月集中爆发的规律,A错误;该地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小,热带气旋活动不频繁,B错误;1-3月降水较多,森林火灾的风险较低,D错误。故选C。
格兰威尔岛与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心仅一水之隔,岛上多森林,早期是众多伐木企业和木材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岛,二战后大部分企业迁出,成为一个衰败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前破旧的工业用地被更新改造成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服务中心,形成商业、娱乐、餐饮、购物为主的城市公园。原有的大部分工业厂房都被保留下来,从外部风貌上,保持原有的传统,但是内部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使用功能,让传统工业建筑形式和现代化商业使用功能和谐共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有利于格兰威尔岛更新改造的最主要条件是( )
A.距离市中心近 B.闲置土地较多
C.生态环境优美 D.岛上资源丰富
13.更新改造后,原有的大部分工业厂房都被保留下来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建设投资 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传承历史文化 D.改善生态环境状况
【答案】12.A 13.C
【解析】1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格兰威尔岛被更新改造成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服务中心,形成商业、娱乐、餐饮、购物为主的城市公园,从而形成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服务中心,而服务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因此,距温哥华城市近有利于靠近市场,是其形成的最主要条件,A正确;而闲置土地较多、生态环境优美、岛上资源丰富等均不是影响格兰威尔岛改造的主要区位条件,故B、C、D错误,所以选A。
13.根据材料“原有的大部分工业厂房都被保留下来,从外部风貌上,保持原有的传统,但是内部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使用功能,让传统工业建筑形式和现代化商业使用功能和谐共存”可知,原有工业厂房保留下来,主要用于商业建筑,但却保持了原有外貌风格和传统,所以目的是使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同时可以促进岛上第三产业的发展,C项正确;虽然能减少建设投资,但节约建设投资不是主要目的,A项错误;原有的大部分工业厂房都被保留下来,不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D项错误,所以选C。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对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坡度不同但深度相同的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坡度越大,地表径流流速越快 B.地形坡度越小,雨水下渗量越少
C.地形坡度越小,土壤孔隙越大 D.地形坡度越大,土壤发育越成熟
15.与同深度的阳坡土壤相比,阴坡土壤含水量偏高,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
A.风速 B.蒸发 C.降水 D.植被
16.由图可知,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较好的区域为( )
A.阳坡沟坡地带 B.河漫滩地带
C.沙地地带 D.墚峁阴坡缓坡地带
【答案】14.A 15.B 16.D
【解析】14.坡度较大的区域,雨水或灌溉水在地表停留时间短,迅速形成径流流走,导致下渗量减少,土壤含水量较低,A正确;坡度较小的区域,水流速度较慢,雨水有更多时间下渗,土壤含水量较高,B错误;土壤孔隙大小与坡度无直接关系,主要取决于土壤质地和结构,C错误;坡度较大的区域通常土壤侵蚀较强,土壤发育较不成熟,D错误,故选A。
15.阴坡由于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地表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小,因此土壤水分损失较少,含水量较高,阳坡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量大,土壤水分损失较多,含水量较低,B正确;风速大小对地下土壤含水量大小影响不大,A错误;黄土高原的阳坡降水较多,C错误;黄土高原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B。
16.由图可知,阴坡土壤含水率较高,阳坡同深度相对含水量较少,A错误;河漫滩地带虽然水分充足,但容易受到洪水冲刷,植被恢复不稳定,B错误;沙地地带土壤贫瘠,保水能力差,植被恢复困难,C错误;阴坡由于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地表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小,土壤水分损失较少,含水量较高,有利于植被生长,缓坡地带水土流失较少,土壤肥力较高,植被恢复条件较好,D正确,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荒漠中的一座“天然湿岛”,年产径流约130亿立方米,为荒漠中的河西走廊绿洲提供重要水源。河西走廊过去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玉米、蔬菜、花卉等制种业在河西走廊绿洲上迅速发展。该地生产的作物种子具有品质高、易脱水、耐储存等优点。河西走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种基地,能满足全国50%以上的用种需求。下图示意祁连山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

(1)分析祁连山成为荒漠中的“天然湿岛”的原因。(6分)
(2)说明河西走廊成为我国重要的制种基地的气候条件。(4分)
(3)分析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意义。(4分)
【答案】
(1) 深居内陆,周边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东南部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祁连山海拔高,冰川面积大,冰川积雪融水丰富,发育多条河流。
(2) 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生产优质种子;
气候干燥(光照强),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
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3) 制种业经济效益高于商品粮,可增加农户和地方的经济收入;
制种业种植耗水量少于商品粮种植,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缓解水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知,祁连山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且受周围高大山系阻挡,导致降水较少,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多荒漠景观。祁连山为西北东南走向,山脉的东段易受太平洋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再加上该地山地海拔高,气温低,高山雪山和冰川发育,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较大,发育了众多河流,由于上述原因使得该地的水资源比周围地区丰富,是荒漠的一座“湿岛”。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生产和积累,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气候干燥,风力强,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种子品质高。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的商品农业,耗水量大,且经济效益较低,还加剧水资源短缺,河西走廊降水稀少,虽然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但水资源总量有限,大规模垦荒种粮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环境恶化,易导致土地退化。制种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集约型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高,缓解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现象,同时,制种业产值高,经济效益高,市场广阔,有利于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罗莫湾地处北海东岸,是一个半封闭的潮汐浅海湾,有树状的潮汐深槽发育。罗莫湾成为幼鱼育苗场,幼鱼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力较弱,成鱼在罗莫湾繁殖后代,幼鱼借助潮汐深槽向外海迁徙。图示意罗莫湾潮汐深槽的形态。

(1)简述罗莫湾成为幼鱼育苗场的有利条件。(4分)
(2)说明罗莫湾潮汐深槽的形成过程。(4分)
(3)分析潮汐深槽对幼鱼向外海迁徙的积极作用。(4分)
【答案】
(1) 水域较为封闭,天敌较少;
有半岛阻隔风浪,风平浪静;
浅水地区光照强,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2) 涨潮时,大量潮水涌入罗莫湾,罗莫湾水位高;
落潮时,受半岛约束,落潮流集中从两座半岛之间的缺口退出罗莫湾;
罗莫湾受能量集中的潮水冲刷,形成深槽,且不断延长,支流增多。
(3) 落潮流顺着潮汐深槽流动,助力幼鱼向外海迁徙,节省体力;
提供相对固定的通道,防止幼鱼走失、走散幼鱼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力较弱,深槽水体较深,水温较为稳定,有利于为幼鱼在迁徙过程中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详解】
(1)育苗需要稳定的水域环境和安全的生存空间,因此需要从风浪、天敌等角度分析,还需要考虑幼鱼生长过程中的食物需求。据图分析,罗莫湾是一个半封闭潮汐浅海湾,水域较为封闭,天敌较少;罗莫湾有半岛阻隔风浪,风平浪静利于幼鱼育苗;罗莫湾是一个半封闭潮汐浅海湾,浅水地区光照强,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利于幼鱼育苗。
(2)潮汐深槽的形成必然与潮汐进退有关,涨潮时潮位涌高,落潮时能量集中释放冲刷出深槽,伴随溯源延长,深槽扩大。涨潮时,潮位涌高,大量潮水涌入罗莫湾,罗莫湾是浅海湾,大量潮水涌入导致水位高;落潮时,受两侧半岛约束,落潮流集中从两座半岛之间的缺口退出罗莫湾,潮水受狭管效应影响,流速加快;罗莫湾受能量集中的潮水冲刷,形成深槽,且不断延长,支流增多。
(3)潮汐深槽对幼鱼向外海迁徙的积极作用可以从节省幼鱼体力、提供路线以及适应环境等角度分析。落潮流顺着潮汐深槽流动,速度较快,可以助力幼鱼向外海迁徙,节省体力;潮汐深槽提供了相对固定的通道,防止幼鱼走失;由于走散幼鱼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力较弱,而深槽水体较深,水温较为稳定,有利于为幼鱼在迁徙过程中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因此潮汐深槽对幼鱼向外海迁徙有积极作用。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苏北滨海地区是长江、淮河、黄河等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广袤平原,受多次海侵海退影响,海陆相地层交替形成。该区域地表下100m以内的地下水以咸水为主,河口处表层土壤含盐量较高。下图为江苏局部海岸线变化示意图。

(1)指出图示时段滨海地区海岸线的总体变化特点,并简析该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2)从水循环的角度,简述滨海地区河口处表层土壤含盐量较高的形成过程。(4分)
(3)请你为滨海地区地下水及土地合理利用提出建议。(4分)
【答案】
(1)特点:向海洋方向发育(向东发育)。
原因:历史时期该地区有多条入海河流,河流挟带的泥沙较多;
泥沙在入海口处受海水顶托作用影响,大量沉积;
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势较低,汛期河流水位快速上涨,易导致河流频繁改道,从而使河口泥沙淤积的范围扩大,大片区域成为陆地,进而使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移动。
(2) 河口处地势低平,海水易倒灌;
海水在倒灌的过程中使部分盐分渗透至土壤表层与地下水中;
随着地表水分的蒸发,地下水挟带地下深层的盐分向上运移,在地表汇集。
(3) 地下水:汲取地下盐水,发展制盐工业;
实施淡水回灌,避免海水倒灌。
土地合理利用:种植耐盐碱作物,吸收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盐分;
设立湿地、盐沼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干扰,避免盐碱化加重。
【详解】
(1)读图结合图例可以判断从7000年前到现代海岸线总体呈现向东或者从陆地向海洋方向发育。原因可以从泥沙沉积角度分析;读图历史时期该地区有多条河流入海,河流含沙量较大,河口处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在河口沉积;夏季降水多,地势低洼,河流易改道,河口淤积范围扩大,陆地面积扩大,海岸线向东发育。
(2)根据材料该区域地表下100m以内的地下水以咸水为主,滨海地区地势低平,枯水期海水容易倒灌,海水在滨海地区下渗,土壤和地下水含盐量上升,地表水分蒸发,地下水携带盐分向上运移到地表,地表盐分较高。
(3)该问从地下水合理利用及土地合理利用两个方面作答;地下水含盐量高,所以可以利用地下水发展制盐工业,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减少海水倒灌;土地合理利用:土壤含盐量高,可以种植耐盐碱作物;设立;设立保护区,减少人类干扰,避免加剧盐碱化。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伊拉克西古尔纳油田曾被美国M公司控股,目前则由中国H公司牵头作业。为探索该油田的成因及H公司牵头作业的意义,苏扬老师组织学生搜集了相关资料。资料表明:(1)西古尔纳油田位于一个断裂构造盆地内(见图1),油气藏埋藏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2)地质时期,油田所在区域地层多次升降,导致海水成岩环境和大气淡水环境不断转换,海水成岩时期,海水生物大量繁生,为油藏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并形成巨厚的碳酸盐层,大气淡水环境则有利于稳定的暴露风化胶结型岩层(盖层)的形成(见图2);(3)H公司是一个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十几年前就参与西古尔纳油田的建设。

(1)推测中国H公司能牵头西古尔纳油田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4分)
(2)简述中国H公司牵头该油田作业在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中的作用。(4分)
(3)魏兴华和尤治国两位同学分别从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角度,研究了该油田的成矿条件。下面是他们各自的观点。请任选其一并加以分析。(4分)
魏兴华:构造运动是该油气矿藏形成的前提条件。
尤治国:外力作用是该油气矿藏形成及富集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答案】
(1) 资金充足;
技术先进;
政策优惠;
管理和建设经验丰富。
(2) 拓展石油供给渠道:
稳定我国石油供应量;
提高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
(3) 观点一:魏兴华
构造沉降运动使该地形成海洋环境,利于成油生物的生长和含油气岩层的形成;
构造抬升运动形成大气淡水环境,促进盖层的发育;
构造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形成背斜,利于油气的富集。
观点二:尤治国
外力搬运沉积作用使碎屑物在该地富集,并固结成含油岩层;
风化胶结作用形成致密盖层,阻挡油气挥发;
重力分选作用使分散状态的油气资源运移至背斜构造中富集。
【详解】
(1)文字信息显示,该油田地质条件复杂,且曾被外国公司控股。因此分析中国H公司能牵头作业该油田的主要优势条件可从资金、技术、管理和建设经验、政策等方面推测。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科技水平较高,由中国H公司牵头作业,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丰富的管理和建设经验;同时政府政策给予优惠等。
(2)中国H公司牵头作业该油田,可为我国获取海外石油提供新的渠道,提高国内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采石油,可提高勘探和开采技术,为勘探国内石油提供技术支撑。
(3)图示信息显示,魏兴华:油气矿藏形成于沉积岩、富集于背斜构造中;地壳的沉降运动使该地形成海洋环境,海水生物大量繁殖,为油藏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并形成巨厚的含油气岩层;地壳的抬升运动形成大气淡水环境,有利于稳定的暴露风化胶结型岩层形成,促进盖层的发育;构造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形成背斜,利于油气的富集。
尤治国:海洋生物的成油过程中,离不开碎屑物的搬运与富集,外力搬运沉积作用使碎屑物在该地富集,并固结成含油岩层;盖层的形成离不开风化胶结作用,风化胶结作用形成致密盖层,阻挡油气挥发;油气的运移离不开重力分选作用,重力分选作用使分散状态的油气资源运移至背斜构造中富集。